张小红
(平顶山技师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机械知识》课程主要内容包含极限与配合、带传动、齿轮传动、液压传动等知识[1]。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能获得基本的机械基础知识,熟知常用的传动机构,会分析机器的传动路线,具备较强的机械分析能力,为学习涉及到相关机械知识的后续课程打下基础。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懂“电”又懂“机”的综合型人才,使学生将来能够胜任设备的调试、安装、维修等岗位的工作。在实际教学中,《机械知识》课程大多是由机械类专业的教师来任课。任课教师习惯于以机械专业学生为教学对象,在为电工专业学生授课时往往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由于电工专业学生之前并没有学习过《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等机械类课程,在仅学习了《电工基础》、《机械与电气识图》等课程后就开始学习《机械知识》课程,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一些专业术语和名词感到陌生,理解起来会感到困难。时间久了,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越来越难并渐渐失去学习兴趣,教师教起来也可能会渐渐失去信心,导致教学效果越来越差[2]。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电工专业学生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和改进了电工类专业《机械知识》的教学方法。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一门新课的第一节课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老师的第一个亮相得到学生的认可,那么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就会愉快些、圆满些。因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只是十几岁的孩子,不像成年人那样客观理智,学生可能会因为喜欢教师这个人而喜欢这门课,也可能会因为讨厌某个教师而讨厌上这门课,所以教师要精心准备第一节课。那么到底怎么做呢?老师在学生面前应注意个人形象,上第一节课时一般要先做自我介绍。这个开场白要出彩,既要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又要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自我介绍之后,应系统介绍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学习前做到心中有数。
《机械知识》是电工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学生通常会认为这门课没有电工类专业的专业课重要,部分同学甚至质疑该课程的实用性。因为这种错误思想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产生消极松懈情绪,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所以应该让学生正确认识课程的重要性。例如,在讲传动机构之前教师应该先给学生举例讲解设备中零件、构件、机构的区别,强调电气专业的学生将来要和各种机器设备打交道,首先要熟悉机器设备的传动系统及组成,就像医生要给病人看病,先要熟知人体的结构一样。
运用多媒体技术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满足学生直观感知信息的需要,使课堂教学活泼生动,使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有利于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讲解普通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移动方向的判定以及移动距离与导程的关系等问题就非常直观,使学生容易理解。否则,教师就是费尽口舌,学生也只能凭空想象,难以理解。当然,过多依赖课件教学,可能会把课堂教学变成老师“放电影”、学生 “看电影”,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适当地利用直观教学模型实施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观察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传统教学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由于中职学生大多在初中阶段就厌烦了老师的“滔滔不绝”而更乐于动手操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任务引领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任务,通过展示教学模型、播放视频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总结发言[3]。针对问题,采用讲与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练,边讲边练,边练边讲。针对这些问题实施专题训练,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对于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一定要在课堂内完成练习或操作。首先,教师和学生必须及时了解本节课应达到的学习效果。其次,课堂练习中的总结评价不仅仅是知识的巩固和评判,更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激励与引领。鼓励和表扬都是对学生的肯定,是推动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利手段。最后,尽量不要把课堂练习留成课外作业。这样既占用了学生课外活动时间,也增加了教师的负担,甚至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4]。
(2)要精心设计习题,确保教学质量。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前,要深刻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明确练习的目的,选取典型例题。教师设计习题时,要注重知识层次的递进和内容的拓展。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技巧。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例如,教师在讲解定轴轮系各齿轮的方向判断时,给学生分发了单对齿轮传动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判断齿轮传动的几种情况并总结。教师补充讲解引入直箭头示意法的判断方法,设置任务单引导学生分析传动路线,让学生结合教学模型自己去完成轮系的判断并总结评价,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社会在发展,环境在变化,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也是不同的。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不断探索、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