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宁 赵 璇 师立松 颜 硕 付雅丽 金素娟 李占军
(河北省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石家庄 050041)
大豆是世界上主要的油料作物,是人类优质蛋白和油脂的主要来源。大豆油在众多植物油中占有重要地位,含有丰富全面的油脂营养成分[1]。大豆油消费量在植物油总消费量中占比超过半数,且保持逐年稳定增长趋势[2]。中国油用大豆产业需求量巨大,国产大豆生产量与供给量严重不足,急需提升高油大豆生产与供给能力[3]。因此,选育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优化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加快新品种推广应用,对发展我国大豆生产及油料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河北省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针对河北省夏播区大豆生产对优质高产、适应机械化大豆品种的需求,利用系谱法选育出高油高产夏播大豆新品种石豆24。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好,田间抗倒性强,抗病性、落叶性好,适宜机械化操作,于2021 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选育的同时对其栽培技术进行了优化研究,形成了该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以达到良种良法搭配,促进石豆24 产量潜力的发挥,提升河北省夏播区大豆的生产水平。
1.1 母本化诱5 号是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与河北省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采用甲基磺酸乙酯和平阳霉素复合处理诱变大粒选育而成的集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广于一体的大豆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参加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产量表现突出,均居参试品种第1 位;品质优良,粗蛋白含量43.86%,粗脂肪含量19.63%,蛋白质和脂肪总含量达63%以上;籽粒大,百粒重27.2g,商品性好;抗逆性好,适应性广。化诱5 号配合力高,自育成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被多家育种单位引用,培育出了一批优异的后代材料。
1.2 父本石豆1 号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合作,经化学诱变与常规育种相结合育成的高产优质大豆品种,2007 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脂肪含量高达22.75%,粗蛋白含量39.39%,百粒重20.78g,株型收敛,抗倒性好,抗病性强,落叶性好,夏播生育期104d。石豆1 号综合表现好,适应性强,已作为亲本育成多个大豆新品种进行推广应用。
1.3 选育过程2008 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化诱5 号为母本、石豆1 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进行杂交,共做20 朵花,当年收获杂交种子13 粒。2009 年单粒点播于大田,与母本比较去除假杂种后得到9 株F1,混合收获脱粒。2010-2013 年对F2~F5定向选择。2014 年株行选择,发现其中1个株行表现荚多抗倒,生长整齐,将其收获计产,产量较对照品种增产显著。随后该品系于2015-2016年连续2 年参加产量比较试验,2017-2018 年连续2 年参加多点鉴定试验,表现突出,将其定名为石豆24。2019-2020 年参加河北省夏播大豆区域试验。2020 年参加河北省夏播大豆生产试验。2021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豆20210004。
2.1 农艺性状石豆24 夏播生育期105d,亚有限结荚习性,茎秆坚韧,株型收敛。株高109.9cm,底荚高度11.5cm,主茎节数17.9 个,单株有效分枝数2.0 个,单株有效荚数55.1 个,单荚粒数2.2 个,百粒重23.7g。叶卵圆形,紫花,茸毛棕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黑色。
2.2 品质2019-2020 年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2019 年粗蛋白(干基)含量39.66%,粗脂肪(干基)含量22.10%;2020 年粗蛋白(干基)含量38.40%,粗脂肪(干基)含量22.34%;综合2 年检测结果,石豆24 平均粗蛋白(干基)含量为39.03%,粗脂肪(干基)含量为22.22%,属于高油大豆品种。
2.3 抗性2019-2020 年经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室内人工接种大豆花叶病毒鉴定石豆24抗病性,2019 年抗大豆花叶病毒病流行株系SC3,中感大豆花叶病毒病流行株系SC7;2020 年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流行株系SC3,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流行株系SC7。石豆24 田间表现适应性好,抗倒伏,成熟时落叶性好,不裂荚,适宜机械化作业。
3.1 区域试验2019-2020 年参加河北省夏播大豆区域试验,2019 年每hm2平均产量3676.5kg,比对照冀豆12 增产5.8%;2020 年续试,平均产量3652.5kg,比对照增产9.0%;2 年平均产量3664.5kg,较对照增产7.4%,产量表现突出。
3.2 生产试验2020 年参加河北省夏播大豆生产试验,8 个试点全部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产量3509.3kg/hm2,比对照冀豆12 增产8.1%。
4.1 种子选择与播前准备石豆24 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播种植。种子纯度、净度和发芽率分别不低于98%、99%和85%,含水量不高于12%。播种前于微风晴朗天气晾种2~3d,以提高发芽势。
4.2 整地联合收割机收获的麦茬直播地块,将秸秆粉碎并均匀抛洒地面,小麦留茬高度在15cm 以下。连续2~3 年直播地块宜深翻土壤30cm 以上。地块应整平耙细。根据墒情选择播前造墒或播后3~4d 浇水。
4.3 播种麦收后抢茬播种,以6 月20 日前播种为宜,不晚于7 月5 日。每667m2播种量4~5kg,保苗1.4 万~1.6 万株。采用精量播种机播种,播后覆土、镇压一次完成。行距40~50cm,播种深度3~5cm。
4.4 水肥管理每667m2施用底肥硫酸钾型复合肥料(N-P2O5-K2O∶15-15-15)20kg;未施底肥的地块,可在幼苗期随水追施尿素5~6kg、钾肥5kg。花荚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5%,中午叶片出现萎蔫时应及时浇水,随水追施尿素5kg/667m2。雨季及时做好排涝。鼓粒成熟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及时浇鼓粒水,结合虫害防治喷施叶面肥。
4.5 虫害防治花荚期注意及时防治点蜂缘蝽、大豆蚜虫等害虫[4]。点蜂缘蝽、大豆蚜虫、灰飞虱等每667m2用2.5%溴氰菊脂乳油2000~2500 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 倍液75~150mL 喷雾防治。棉铃虫、食心虫、卷叶螟等可用20%氰戊菊酯乳油8000~12500 倍液、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000~4000 倍液和8000IU/mg 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00~300g 配合施用进行防治。
4.6 收获贮藏收获前要注意田间观察,豆粒变硬,摇动茎秆籽粒发出声响且叶片脱落达90%时[5],可进行人工收获。当植株叶片发黄至完全脱落,荚皮干燥,种子变硬,含水量在15%~18%时适宜机械收获。无论人工收获或机械收获,最好在晴天无露水时进行,以保证籽粒的商品性。收获后及时晾晒、清选,当籽粒含水量低于13%时,可入库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