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述评

2021-11-29 07:19唐乾敬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双循环经济

唐乾敬

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衰退,中国经济面临诸多中长期问题,新冠肺炎疫情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使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现阶段的问题与挑战,提出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将其作为“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战略部署。基于双循环的重要意义,它已成为当前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国内学界努力在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的统一中,在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互动中,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言献策。本文对近期有关双循环的主要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试图提出进一步强化研究的思路。

一、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背景

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它是党中央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主动做出的战略转型与提前部署。学界认为做出这一重大决策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一)新冠疫情影响下的全球经济衰退

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国内和国际经济循环不畅。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使全球经济陷入同步性衰退,且衰退的程度深,持续的时间长,波及的范围广,对未来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1]。受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人均收入减少,居民消费趋于保守,国内消费恢复不及预期,制约了国内经济循环[2]。各国出于对本国经济安全的考虑,纷纷支持产业回流本国,“使全球供应链出现了本地化、区域化、分散化的趋势”,严重阻碍了国际间正常的经济循环[3]。一些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出现了断崖式下滑,不利于我国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对外贸易受限。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应对疫情的应然之策,通过畅通国内循环,扩大国内需求,使企业产品销得出、销得多,使居民愿意消费,从而推动国内经济回归正轨[4]。

(二)逆全球化思潮下的国际经贸摩擦

国内国际双循环是中国应对逆全球化趋势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持续发酵,导致全球对外投资下降,贸易增速降低,贸易摩擦不断[5]。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美国加严对华出口管制,对中国企业大搞封锁和断供[6]。美国的对华政策严重影响了中国业已形成的全球产业链条,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利益和我国经济安全,阻碍了国内和国际经济的良性循环[7]。疫情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逆全球化趋势,“隔离”现象、“孤岛”行为增多,不利于我国的外部经济循环[8]。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要从以国际循环为主转变为以国内循环为主,以强大的国内循环带动国际循环,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

(三)中国经济存在结构性“供需梗阻”

国内国际双循环是中国应对经济发展转型的实然之举。新中国创造了各种经济奇迹,但目前还存在结构性“供需梗阻”,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循环畅通,进而损害中国经济效率,削弱经济发展动力[9]。中国经济主要存在三大“梗阻”:第一,过去国内“拼资源、拼消耗、拼投资”,以及“两头在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进大出”的发展模式重视外部循环、忽视内部循环[10]。第二,我国超大规模内需市场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国内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而低端和无效供给相对过剩[11]。第三,国内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间产业链衔接不充分,经济循环不充分,使经济发展整体呈现不平衡、不充分的状态。

(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要求

国内国际双循环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主动选择。双循环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主动选择。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多样化,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制约着人们的美好需要,应通过国内大循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12]。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脱贫攻坚战成效显著,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现象还将长期存在,所以经济发展要更加关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在新的发展阶段,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好地为全体人民所共享,真正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3]。

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内涵

关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内涵,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学界从理论与战略的角度对其进行了阐释,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三种观点:一是国内大循环是双循环的基础和核心,二是双循环赋予国际大循环新内涵,三是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是辩证统一的。这三种观点以双循环战略的远景目标为导向,聚焦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和正在解决的问题,回答了双循环要做什么。

(一)国内大循环为主是双循环的基础和核心

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十四五”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促进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在国内市场的有序循环,是双循环的核心内涵。与以往提出的扩大内需不同,双循环把满足内需的国内大循环作为“十四五”经济建设的主攻方向。“所谓国内大循环,就是指再生产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出发点,同时也以此作为落脚点。”[10]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需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通过提升国内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依靠内部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民经济增长[3]。国内大循环要求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从出口导向型转向内需增长型,内需扩大的同时还要提高满足内需的能力[13]。实现双循环首先要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领域实现国内循环,同时还要培养国内新的经济爆发点[14]。学界在畅通国内大循环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把扩大内需,提高国内产品供给质量,构建完整内需体系作为双循环的核心内涵,作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双循环赋予国际大循环新的内涵

双循环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方式,根本目的是在国际循环中获得新优势,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传统的国际大循环是资源型国家和资本型国家的国际分工和利益分配[15]。在传统的国际大循环中,我国是以内需为基础,以外循环带动内循环,只能承接一些处于国际价值链低端的国际代工,产业链处于中低端水平,利润不高还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费。新的国际循环模式是以内需为基础,以内循环带动外循环,更加注重产品和劳动力的质量,实现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三链升级”,形成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中心节点位置[16]。双循环要从过去依赖外需被动适应经济全球化竞争,逐步转向依靠内需主动创造全球化发展的机遇[17],破除欧美国家在国际循环中的主导地位,使中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

(三)厘清内外循环的辩证关系是理解双循环的关键

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相同,但国内循环在双循环中处于基础性、全局性的地位。双循环的辩证统一关系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双循环是两个循环体系,不是单一的;二是国内循环是国际循环的基础。首先,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并不意味着我国经济不再重视国际循环,而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依托,把我国经济深深融入国际大循环中,在推动国际循环的同时,使国内循环迈向更高层次。其次,双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也就决定了国内大循环在双循环中的基础性和全局性地位。搞好国内大循环有利于推动国际循环,形成双循环互动[3];因为畅通国内循环使得国外更加依赖中国的产业链和庞大的消费市场,参与国际循环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国内经济发展[18]。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是辩证统一的,而国内大循环处于主动地位。弄不清内外循环之间的关系,也就不能准确理解双循环的内涵。

三、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困境

(一)推动国内循环面临的困境

首先,技术创新不足与产品转化困难,导致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成为内循环实现的拦路虎。目前我国创新还不充分,高新科技发展相对落后,一些涉及经济发展命脉的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外国人手中[19]。此外,我国的新科技运用转化率并不高,难以转化为国产高精尖产品,产业链不长,使一部分有购买能力的消费者流向国外市场。

其次,国内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体制、机制弊端阻碍内循环。我国的营商环境不佳,导致民营投资和社会投资增速变慢,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不利于内循环;由于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不强,“过度”生产、产品滞销、循环不畅等情况时有发生;国内各地区运输标准不统一,导致商品在流通环节物流成本过高、效率偏低[20];由于高端人才配套体系还不完善,户籍、编制等阻碍了人才的自由流动[21]。

最后,消费不足是制约国内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虽然我国人均收入在全球已达到中等偏上水平,但仍存在大量低收入人群,中等及以上收入水平的人数仍偏少,还未形成“橄榄型”的收入分配格局。加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居民的住房、消费、医疗和养老支出压力较大,使有刚性消费需求的居民无消费能力,有消费能力的居民消费意愿不强,严重阻碍了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限制了超大规模内需市场优势的发挥,不利于国内大循环[22]。

(二)推动国际循环面临的困境

首先,中国在全球化中的红利逐渐消失,原先在国际循环中的地位逐渐被其他国家所取代。中国一直是通过释放人口、资源和环境红利融入国际循环,拉动经济增长。随着中国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行列之后,上述几种红利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中国也在国际循环中失去了原有的优势,很多劳动力更加低廉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开始承接原先中国的国际订单,不仅影响中国的出口和外贸,对国内的制造业和就业也产生了一定影响[20]。

其次,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鼓吹“去中国化”,对我国的国际循环造成巨大挑战。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中国在某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美国等老牌西方发达国家害怕中国瓜分它们的既得利益,因此不遗余力地打压中国发展,通过鼓励制造业回流本国试图与中国经济“脱钩”。近年来,美国凭借自己在国际上的霸权地位,强迫他的“盟友”们抵制中国的产品,企图将中国纳入由美国主导的国际循环体系中,将中国遏制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23]。

最后,“十四五”规划时期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将更加复杂多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新冠疫情的叠加影响,世界各国经济交往的不确定性增加,中美经贸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依然不会改变,逆全球化滋生使全球贸易受挫,中国也不能幸免,这些都对中国实施国际大循环战略蒙上一层阴影[24]。

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中的每一个困境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都成为双循环的堵点。内循环的困境将影响外循环和双循环,外循环的困境也将影响内循环和双循环。内外循环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者不同环节之间出现困境,都将导致双循环不畅。

四、实现国内国际大循环的路径

实现国内国际大循环需要大力度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大力度改革针对的是如何畅通国内大循环,高水平开放针对的是如何畅通国际大循环。

(一)大力度改革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产业化水平,以新科技驱动双循环。“十四五”时期,中国在传统循环中的生产和组装优势逐渐被其他国家超越,这就倒逼中国必须向世界的研发、技术中心转变。所以,实现双循环必须“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25]。要大力推动中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在数字化时代抢占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先机,注重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上的投资和培育,把这些新技术转化为数字经济、互联网经济、虚拟经济等新兴产业,以新产业带动大数据中心、5G基站等新基建建设,在带动就业的基础上,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提供高科技产品,牢牢把握住创新驱动这个双循环的核心动力源。

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双循环的主线,重塑双循环产业链,构建完整内需体系。供给侧影响着内循环是否有效率、是否能做大做强、是否可持续,是经济内循环能否有效实现的关键。“十四五”时期要继续将供给侧改革作为双循环的主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和效率,解决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在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26],形成国内完整的产业链条,构建起完整的高、中、低内需体系,形成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再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形成内外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推进需求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居民收入,保障改善民生,以消费促进国内大循环。实现双循环必须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同时发力。“十四五”时期必须通过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以此刺激国内经济循环。通过需求侧结构性改革,建立民生改善的长效机制,重点是深化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改革,完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敢于消费、乐于消费,用消费带动国内大循环[27]。

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困扰内循环的各类障碍,为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制度保障。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该进一步打破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藩篱,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用制度为实现双循环保驾护航[28]。如何通过制度改革激活双循环,国内学界提出了几种可能的路径;第一,必须通过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并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29]。第二,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推进新型城镇化[30]。第三,坚持“放管服”改革,通过“互联网+”模式,进一步使政府简政放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31]。第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24]。第五,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拆除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使其享受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同样公平的竞争条件[10]。第六,完善国内国际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形成具有自由流动和良性循环优势的人才制度体系[21]。第七,推动城市群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城市群协调协商机制,破解阻碍区域经济流通壁垒,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32]。虽然提出的具体路径不同,但学界普遍认同通过制度改革发挥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通过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可以助力双循环的顺利实现。

(二)高水平开放

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以高质量开放促进双循环。推动形成双循环,需要全面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质量,拓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使高质量开放成为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纽带。要用好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扩大进口和外资市场准入,坚持《外商投资法》,减少负面清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外资提供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33]。

打造高质量的对外开放平台载体,畅通区域经济合作。形成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必须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要以“一带一路”为重点构建对外开放新平台,形成更多面向“一带一路”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大循环。同时,要加快发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走出去开展国际产业合作,加强中国同东北亚、南亚、东南亚、欧洲的区域合作,推进中日韩经济小循环,实施贸易零关税,促进内外循环[34]。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高水平开放提供政策保障机制。对外开放和国际循环涉及不同国家的商业往来,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经济规则,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引发经济纠纷甚至贸易摩擦,这也是过去国际循环不畅的主要原因。所以,构建双循环必须坚持正确的义利观,适时提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制定能够促进国内国际市场有机相容的新规则,如多元商事争议解决机制,以新的基于规则的国际治理为重点推动国际经济循环,对国际经贸摩擦进行理性回应,让双循环在合理的制度框架内运行[35]。

五、国内国际大循环的未来展望

目前,国内国际双循环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为当下我国推进双循环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撑。但已有的研究并未很好地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还未变成“十四五”规划中的具体政策。笔者认为学界还应从以下三方面进一步强化研究工作。

(一)注重政策理论化与理论政策化的结合

第一,所谓政策理论化是指对国内国际双循环这一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进行学理阐释,深化双循环研究的科学性。双循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坚持了哪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怎么发展这些原理,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理论问题,否则双循环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第二,所谓理论政策化是指把关于双循环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政策导向,研究如何把双循环战略落实落地。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不是市场或者个人可以完成的任务,实现双循环一定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将我国的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未来实现双循环需设计哪些制度,怎样设计,市场主体的责任范围如何界定,如何处理市场—政府—个人的关系,如何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等等,都是双循环研究中的应有之义。第三,把政策理论化与理论政策化结合一定要重视对双循环进行跨学科研究。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经济学的视角构成了当下国内学界分析双循环的主要视角,但双循环并不只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它还涉及诸如法学、政治学、管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关系、自然科学等领域。未来对双循环的研究,视角一定要多元化,支持跨学科研究,让双循环从应然状态变为实然状态。

(二)注重生产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结合

随着中国在数字技术中实现的弯道超车,数字化生产已成为推动我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重要途径。作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主导,数字技术将深刻地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它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双循环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为了顺利实现双循环,“十四五”时期在继续坚持创新驱动战略的基础上,要重点研究数字技术,探索覆盖官、产、学、研的创新网络与全社会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探索以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以新兴产业带动双循环的路径,在不断推动数字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探索如何将数字技术廉价化、大众化、产业化,解决政府、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在数字产业中的分工问题,提高数字技术的成果转化率,让数字技术助力双循环。以数字技术作为双循环的重点并不是目的,在数字技术的实践中总结创新经验和规律,再把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应用于其他科技领域,形成全面的创新格局才是应该关注的重点。

(三)加强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有机衔接研究

不充分的科技创新、不平衡的产业布局、不合理的市场配置、不确定的国际形势等等共同形成了双循环的复杂场景,也使得实现双循环充满了问题与挑战。深刻理解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内在逻辑,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双循环的纵深性与系统性研究。目前对双循环的内涵、路径等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很多问题没有深入研究。双循环怎么循环,为什么国内循环是主体,内循环如何衔接外循环等都是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双循环包括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两者的内部要素及相互关系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今后的研究要以“问题—目标”为导向,一方面要从横向研究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的内部衔接机制及其相互关系;另一方面要从纵向研究国内循环的实现路径与国际循环的可能前景,在发现双循环存在问题的同时,加强制度设计,用制度来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实现双循环。

猜你喜欢
双循环经济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中国削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现“内外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双塔双循环脱硫系统超低排放运行优化研究
亨通集团:畅通“双循环”,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张明:如何系统地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