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闻 徐加利 李新民 刘 嘉 刘明毓
(1 山东省泰安市农业农村局,泰安 271000;2 山东省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泰安 271000;3 山东省东平县种业发展中心,东平 271500)
农作物新品种跟踪评价暨展示示范是优化品种种植结构、促进种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品种在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降低用种风险的最直接的捷径,是快速有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1]。本文以市级开展的农作物新品种跟踪评价暨展示示范工作为切入点,解析对展示示范工作的认识,剖析存在的问题,探讨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新品种跟踪评价暨展示示范根据承担主体可划分为政府职能部门、科研单位和企业为主体的3种展示模式,在此,主要以政府职能部门为主体的新品种跟踪评价暨展示示范模式为重点展开探讨。
1.1 新品种跟踪评价暨展示示范的概念对国家、省级通过审定、登记的农作物新品种,按照审定、登记文件的栽培技术要点,在审定区域内进行集中种植,通过对其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等性状进行综合评定,比较筛选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的主导品种,进一步摸索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通过这种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的方式指导农民,实现良种良法配套。
1.2 新品种跟踪评价暨展示示范的认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农业农村部在《2020 年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工作要点》中明确要求提升种业系统合力,统筹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进形成种业发展合力,强化种业事业单位在基础科研、成果转化、品种试验、展示示范、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支撑作用;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强调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和打好种业翻身仗,并在《关于做好2022-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农业建设项目储备工作的通知》将“农作物育种创新能力提升项目”列为重点支持项目。因此,农作物新品种跟踪评价暨展示示范工作是当前我国现代种业发展中的侧重点工作之一,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1.3 新品种跟踪评价暨展示示范的意义通过开展农作物新品种跟踪评价暨展示示范工作有利于政府筛选适宜品种,科学规划品种布局;有利于直观宣传,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有利于摸清新品种特性,促进新品种科学监管;有利于强化新品种推介,提升新品种更新换代速度;有利于通过对新品种的科学种植考证,一定程度上降低用种风险。
2016 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以来,随着各项配套种业法律法规的相继实施,现代种业市场进一步放开,经营主体不断增加,审定方式更加灵活,对新品种跟踪评价暨展示示范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新品种跟踪评价暨展示示范工作和现代种业均取得高效发展。与此同时,出现的许多问题也对新品种跟踪评价暨展示示范工作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2.1 生产经营主体增加,品种不实宣传严重为优化发展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伴随“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种业生产经营的门槛不断放宽,改革尚不完全的国企种子公司、科研院所、持证企业、分支机构、代理(代销)门店等经营主体不断涌入种业市场,经营主体逐渐增多,据统计,仅泰安市从事种业生产经营的单位就已突破3000 家。由于不同经营单位生产经营或代理代销的品种不同,在品种生产经营上势必造成夸大或片面宣传的情况,给农作物新品种推广造成极大安全隐患。
2.2 新品种审定数量增多,跟踪评价任务压力增大随着育种进程的推进和审定渠道、方式的变化,新品种审定数量急剧增加,同时,由于育种体系不健全,跟风多、创新少,商业性重复育种和品种同质化严重,真正高产、稳产、优质、广适性、突破性品种少,推广价值打折。据统计,仅在2018-2020 年3 年时间内,国家新审定农作物品种近3000 个,山东省审定农作物新品种341个,引种452个,具体到泰安市,目前在种业市场上推广的小麦、玉米主要新品种都超过200 个。品种数量的增加,丰富了品种类型,繁荣了市场供应,促进了粮食生产发展,同时,也造成了种子市场管理和农民选种难问题更加突出,增加了选种和购种的盲目性和难度,同样也给新品种跟踪评价暨展示示范带来极大任务压力。
2.3 现有工作重复,资源浪费严重各级种子管理机构、农技推广机构、科研育种机构和种业生产经营单位都有自身的新品种展示示范任务,展示示范基地多,展示示范任务和品种重复,缺乏统一、权威的新品种推荐制度,造成当前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中人力、物力、资金和土地等方面投入的严重资源浪费。
3.1 整合现有资源,科学统筹规划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结合当前高标准田建设项目、高产创建项目、职业农民培训项目、区域性良种基地建设项目、现代种业提升项目以及省级农作物新品种跟踪评价暨展示示范任务,根据当地种植结构调整规划,统筹建立“政、科、企结合”“省、市、县、乡、村一体化”的农作物新品种跟踪评价暨展示示范体系,本着“政府搭台,品种表演,企业唱戏,农民受益”的原则,整合现有项目资源、品种资源、土地资源、农技推广科技人员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开展农作物新品种跟踪评价暨展示示范工作。
3.2 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利用各农业项目资金,明确农作物新品种跟踪评价暨展示示范建设内容,积极争取科研单位、生产经营企业合作资金及财政展示示范工作专项扶持资金,加大项目资金多元投入力度,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扶持机制。
3.3 健全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任务实施科学健全新品种跟踪评价暨展示示范工作的组织、管理、评比、推广及服务综合工作机制,协同推进农作物新品种跟踪评价暨展示示范工作。首先,健全基层农技推广和种业管理机构,组建由种业管理人员和农技推广人员组成的农作物新品种跟踪评价暨展示示范统一领导小组,根据当地种植结构情况和区域优势,合理选择品种,科学规划各级展示基地,统一部署全市各级农作物新品种跟踪评价暨展示示范工作。其次,成立由农技推广专家、科研育种专家组成的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专家评比培训组,协助审议跟踪评价品种,对跟踪评价品种综合性状科学评比,培训相关农技和专业技术人员。最后,健全由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种业管理人员和农技推广人员及科研单位和生产经营企业的科研人员和品种销售推广人员共同组建的农作物新品种跟踪评价暨展示示范服务队伍,做好田间技术指导、展示示范调查总结和新品种、新技术的开发推广。
3.4 搭建信息服务推广平台,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一是搭建现场观摩平台[2]。及时组织现场观摩会议,进行品种科学评比和现场观摩考察。二是搭建推荐平台。在对品种展示示范进行科学考证的基础上,通过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对主推品种、主推技术进行官方或行业推荐。三是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健全新品种查询、农技网络咨询服务、跟踪评价结果公示和新品种风险提示信息等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网络信息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