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玉 马云国 车会学 徐国芳
(山东鑫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聊城 252400)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约占粮食总产量的20%。中麦4072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从济麦22/烟5286 杂交组合选育而成,是适应性广、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的小麦品种。201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90057。山东鑫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 年引进高产、多抗、广适品种中麦4072,为了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快速将中麦4072 推向市场,一直积极探索该品种的良种生产技术,做到良种与良法相结合,从而生产出纯度高、饱满、健壮的种子,达到小麦良种高产与高质量同步提升。本文主要介绍中麦4072 及良种繁育栽培技术,以期为小麦良种生产提供参考。
1.1 农艺性状该品种半冬性,比对照济麦22 早熟1d。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株型较紧凑,成穗率较高,叶色深绿、蜡质较厚,旗叶上冲、叶功能好,抗病性较好,熟相较好,抗倒伏。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较饱满、半硬质。亩穗数45 万,穗粒数33 粒,千粒重43g,株高80cm左右。
1.2 品质中麦4072 属优质中筋品种,据河南省粮食科学研究所2017-2018 年2 年的多点采样测定,粗蛋白质(干基)14.5%~15.4%,湿面筋29.3%~31.9%,吸水率60.0%~62.3%,稳定时间2.6~3.5min,最大抗延阻力237.0~323.0E.U.,拉伸面积50.0~68.0cm2。
1.3 抗性2017-2019 年度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鉴定:中抗白粉病,感纹枯病,中感赤霉病,高感条锈病和叶锈病。抗寒性好、节水性中等、后期耐热性较好。
2.1 鉴定及品系比较试验2014-2015 年度参加品比试验,21 个品系中平均产量列第1 位。2015-2016 年度参加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新品种示范,18 个品系中平均产量列第4 位。
2.2 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2017-2018 年参加国家小麦良种联合攻关黄淮北片区域试验,2017 年22个试验点汇总,每667m2平均产量589.3kg,比对照济麦22 增产4.8%,居21 个参试品种第5 位;2018年21 个试验点汇总,平均产量491.3kg,比对照济麦22 增产6.8%,居19 个参试品种第2 位。2018 年进行生产试验,14 个试验点汇总,每667m2平均产量511.5kg,比对照济麦22 增产6.6%,居7 个参试品种第2 位,增产点率100%。
小麦良种生产特别是高倍繁育要应用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要求土壤肥水较好,适当降低基本苗,构建合理群体,促进个体发育,从而使穗足、穗大、粒重高、籽粒均匀饱满、秕瘦粒少,实现高产、稳产、低耗。
3.1 播前准备在公司所在地周边选择领导班子健全、工作能力强、制种积极性高、农户科学文化素质高的村庄,选择管理精细、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灌溉便利、无检疫病害、成方连片能达到一村一种的地块为制种田,与其他品种保持空间隔离25m 以上。前茬秋作物收获后,应及时粉碎秸秆,灭茬保墒。结合土壤墒情及时深耕细耙,加深耕作层,深度为25~30cm,若土壤墒情不足,整地前应先浇底墒水,耙地时要耙细、耙透,达到上虚下实、无明暗坷垃[1]。施足底肥,每667m2施复合肥(N∶P2O5∶K2O=15∶15∶15)40kg。严禁种肥同播,防止烧苗。原种要根据当地易发生的病虫害情况,选择立克秀和帅苗等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减少病虫为害。
3.2 播种适时播种 根据每667m2产700~750kg的产量三要素结构:亩穗数40 万~45 万,穗粒数40左右,千粒重42~45g,容重815g/L,确定合理的基本苗和播量。足墒播种,依据播期确定每667m2播种量:10 月中旬播种7.5(沙地)~9.0kg(黏地);10月下旬播种10.0~12.5kg;针对不同的生产方式选择当地最佳播期。
播种方式 宽幅条播,播种密度为行距27cm,播幅8~10cm。播前要严格清理播种箱、排籽系统及运输工具,确保无混杂。依据墒情,播种深度掌握在3~5cm 为宜,播行要直、深浅一致,不能串行重行,后期易田间管理。出苗后有缺苗断垄的要及时补种同一品种。
3.3 冬季管理适时冬灌,应根据温度(日平均气温在3~5℃)、土壤墒情、苗情、天气等因素确定冬灌时间,以保证冬灌质量[2]。此期注意调查越冬群体和病害发生情况(注意纹枯病),掌握苗情,进行必要的防治。可追施冬肥,酌情灌水,严禁牛羊啃青。
3.4 返青期管理应及时进行化学除草,以节节麦、雀麦、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每667m2用甲基二磺隆30mL 加助剂90mL,兑水25~ 30L 进行茎叶喷雾,田间操作时不能漏喷、重喷。白天温度连续3d 不能低于10℃,夜间温度不能低于0℃。在土壤比较湿润时用药效果较好,用药后3d内不能大水漫灌。掺兑二甲四氯、苯磺隆、双氟磺草胺可以同时防治阔叶类杂草。春季化除要在小麦返青期拔节前结束。
3.5 起身拔节期管理合理控制两极分化,保证适宜的成穗数,因苗管理。群体在80万/667m2左右的壮苗,每667m2施氮肥6~10kg,并及时浇水;群体在60万/667m2以下的弱苗,应充分利用小麦起身期是肥水最大效应期,施氮肥9~12kg,及时浇水;群体在80万/667m2以上的旺苗,要控制肥水,可用多效唑喷雾,降低株高,氮肥后移,在拔节中期追施氮肥7~10kg,并根据墒情及时浇水。
3.6 抽穗扬花期管理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防治4 病3虫(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叶枯病,麦穗蚜、吸浆虫、麦蜘蛛)为重点,兼治其他病虫害,防早衰、增粒重,夺取小麦丰产丰收[3]。将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微肥、抗旱剂等)混配,一次施药可以达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增加粒重的目的。例如每667m2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加5%的高效氯氟氰菊酯50mL,再加98%磷酸二氢钾100g兑水喷雾。
3.7 去杂去劣根据中麦4072 的株型、株高、叶型、叶相、叶色和穗期穗部形状,去除种子田间的异品种作物(如大麦、燕麦、节节麦、恶性杂草等)以及不符合品种性状的杂株、变异株。各个基地必须组织去杂专业队进行人工去杂,去杂开始前派技术员对去杂专业队成员进行培训,告知杂株类型、去杂要求、质量要求等,以保证去杂效果。去杂时要去彻底、去干净,整株拔除,灌浆期去杂要将整株带出 田间[4]。
3.8 适时收获为进一步提高种子质量,一般以小麦进入完熟期收割为宜,具体时间应根据各基地天气、种子成熟程度及实际情况确定,收割前要测量水分。繁种单位方派技术员负责小麦种子田间收割工作,做到统一专机收割。对繁种区域要逐块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不合格地块要报废。收割机进地前,要对收割机进行清机,包括割台、粮仓、输粮系统等,杜绝机械混杂。收割过程中,技术员注意引导收割机明确收割范围,避免错收混收。
3.9 收购入库繁种单位应提前准备好专门用于贮藏小麦种子的仓库,仓库管理应符合“三防五无”的要求,即防盗、防火、防潮,无偷盗、无火患、无差错、无霉变、无虫鼠,有通风设备。收购时仔细核对《繁种档案》中交种农户的所有信息记录、去杂收割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质量检验。检验时要对该批种子的纯度、水分、节节麦及其他杂质进行检验。袋装种子进行逐袋扦样,散装种子进行随机取点抽取样品进行检验。验收合格后即可过磅并记录数量,办理入库手续。在种子入库过程中,由公司质检人员再次进行质量检查,防止入错,发现异常要立即终止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