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思考

2021-11-29 05:04尹艺蓓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专业课协同辅导员

尹艺蓓

(安阳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以“95后”为主,他们的成长、成才过程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节点高度吻合,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这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在育人的高度、力度、效度上下功夫,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2]。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作为与大学生群体接触最频繁的一线教学人员,两者应不断创新协同育人新路径,提高协同育人水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的体制机制的优势转化为育人实效。

一、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意义

(一)有效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作为高校育人主体,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育人过程中,辅导员大多与学生所学专业不一致,难以对学生的学业规划、就业等方面进行专业的分析,指导学生就业的效果不理想;部分专业课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度不够,缺乏立德树人意识和协同育人的观念,思政育人效果仍有提升空间。

辅导员作为学生日常接触最密切的管理者,熟悉掌握学生思想、学习、个人及家庭情况,这是辅导员开展协同育人的工作优势。辅导员不仅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够在教学工作中协同专业课教师,发挥协同育人合力;专业课教师不仅对学生讲授专业知识,指导学生生产实践,还能够通过“课堂思政”等元素的引入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协同育人合力。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发展中更侧重于德育为先,专业课教师则更侧重于智育发展,两支队伍的协同育人将有效促进方法的互鉴、领域的互补、德育和智育的融合等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3]。

(二)加强合作,提升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三全育人”背景下,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的协同育人更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共享,使得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加合理。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根本的目标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成才成长,两支队伍有着极大的合作空间。专业课教师根据课堂表现,通过与辅导员交流,能够第一时间更深层次了解掌握学生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更好的实现因材施教;辅导员则可以加强与专业课教师的协同合作,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使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有针对性;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积极主动的配合将会使教学资源在协同育人机制中更加高效的运作,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4]。

作为高校的育人主体,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的相互协作,有助于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建立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好地认清新形势下大学生群体所面临的困境及网络舆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共同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育人方案,采用更加有针对性的方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

(一)协同育人的理论概述

早在19世纪,合作教育的理论就已经提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被广泛采用,成为学者普遍认可的人才培养模式。新时代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合作教育的理论也应当与时俱进,不应仅仅停留在通过理论实践结合提升学生工作技巧和经验的层面,而且合作教育的模式不断地进行改革和调整。

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的协同育人不仅可以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而且可以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高效开展[5]。通过各自资源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学生专业知识,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合理、更有实效性,逐步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因此,高校辅导员和任课教师的协同育人模式是新形势下顺应时代发展而产生的。

(二)协同效应是协同育人理论依据

协同效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要素相互协作共享特定资源,产生大于单独各因素应用时所起作用的总和,发挥增效作用的一种现象[6]。简单地说,就是“1+1>2”的效应。协同理论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在社会科学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实现各因素效益最大化。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战略管理学家伊戈尔·安索夫(H.Igor Ansoff)将协同的理念引入到企业管理中,逐步成为企业综合性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和重要依据[7]。在高校协同育人体系建设中,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的协同育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传统的各自独立开展工作的做法应该别打破,充分实现资源共享,相互协作,最终促进协同育人体系真正发挥作用。

高校协同育人应将多方资源进行整合,相互协作,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使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工作中的问题

(一)工作内容相对独立,协同育人观念淡薄

在很多高校中智育和德育出现了明显界限,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意识有待提高。当前在高校中普遍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属于辅导员工作职责范围,专业课教师的工作职责仅仅是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导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第一责任人不明确,尤其是任课教师对大思政育人格局理解有待提高,协同育人观念淡薄,甚至带有情绪,导致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的协同育人无法长期扎实的落实。另外,因很多专业课教师同时承担多个专业、多个年级的教学任务,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力度有限,加之学生数量多,导致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中插入课程思政内容时也不能够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辅导员日常工作中,很多高校由于制度不完善,分工不明确,导致大家普遍认为只要和学生相关的事情就是辅导员的工作,造成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范围越来越广,所以辅导员工作中常常出现在学生管理中虽然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另外,这两个群体在高校中属于不同部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行其是,仅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进行,协同育人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制度不够完善,协同育人后劲不足

目前,多数高校在协同育人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可量化的考评机制,完善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是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有效途径,应作为高校创新高质量人才培养体制的重要内容[8]。当前在我国高校教评考核体系中,专业课教师多侧重于教学、科研、论文等方面,导致专业课教师将更多的工作重心放在教学和科研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对较弱,甚至忽视这一工作,导致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相互协同育人的积极性降低,两者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联系[4]。此外,高校协同育人的激励机制不健全,职称评聘多以教学和科研为依据,致使多数教师对协同育人缺乏动力和热情,这也成为协同育人没有达到应有效果的重要原因。

高校在管理上应双管齐下,一方面要加强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考核,以便够更好地打造一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主力军;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套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有效评价反馈机制,以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思政育人得到有效实施。两者有机的结合才能够真正有效的凸显高校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三)资源融合较差,缺乏有效的协同平台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局势越来越复杂,各种文化思潮多元碰撞。受互联网时代社会认知碎片化的影响,高校大学生在思想、观念、思维等方面与以往不同,传统的“主阵地”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大大降低。传统的高校辅导员单独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已经不能适应当下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专业课教师的“课堂思政”仅侧重于理论宣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限。二者协同育人一方面可以避免出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力军的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与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和生产实践的脱轨的局面,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专业课教师“课堂思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营造和谐的思政教育氛围,提升育人效果。

就目前来看,各高校普遍出现了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缺乏行之有效的协作途径,各方面师资力量的融合不够,资源共享不足等问题,导致信息交流不够通畅,对于一些新问题、新情况不能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不能够及时、充分的掌握学生的信息。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虽然有着共同的工作对象,却因沟通平台建设滞后,导致资源浪费,不能够形成育人合力。

四、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模式探索

(一)践行“三全育人”理念,达成协同育人共识

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协同育人不是简单地将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工作简单叠加。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面对相同的受教育群体,有着相同的协同育人的任务目标。虽然工作职责有所不同,但是两者的工作内容具有互补性,工作方法具有交叉性,两者的目标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的长远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将德育和智育相结合,使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树立协同育人的观念,增进各部门间的协作联动,将立德树人贯彻学生的大学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简单依托于学生在校日常生活,应紧密联系学生的专业和就业情况,需要不断去营造健康和谐的教育氛围。辅导员应当与专业课教师相互合作,从学生日常生活琐事和课堂教学等多方面营造健康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促进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升思想政治觉悟。

(二)完善协同育人制度,建立考核激励标准

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是开展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工作模式的有力支撑,而良好的激励机制能够保障评估机制得以充分实现。完善有效的激励制度对于提升协同育人的实效性,调动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健全和完善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激励机制应成为高校的发展任务之一[9]。

完善的激励机制能够更好地激发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主动性,促进协同育人责任感有效提升。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应在积极参与学生的课后社会实践过程中建立以双方合作为基础的协同育人机制[10]。高校应将协同育人项目纳入年终工作量核算内容,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课时补贴;在职称评审制度中改变单纯以科研和教学为导向的职称评审制度,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项目等因素;此外高校还应合理安排辅导员承担教学任务,使辅导员能够走进教室,融入教学第一线,加强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三)构建协同育人工作平台,及时掌握学生动态

专业课教师通常会同时担任多门次,多年级的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和学生的交流时间基本仅限于上课时间,课后交流很少,甚至没有,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业规划等个人情况了解较少。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但大多辅导员负责数百名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没有充足的精力向专业课教师交流所有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个人情况,导致专业课教师无法对学生因材施教。另外,大多数辅导员所学专业与学生专业不相符,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及未来规划并不能进行有效的指导。有鉴于此,可通过APP、微信群、定期联席会议等形式搭建协同育人信息沟通平台,打破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日常交流障碍,实现学生信息资源的及时交流与沟通,有效、及时的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升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最大合力。

总之,在加强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实践过程中,不仅需要二者积极主动参与,各级职能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也同样重要,多方共同制定协同育人方案,不断完善和创新方式、方法,探索协同育人新路径,真正将协同育人系统化、常态化,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合力,更好地促进高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猜你喜欢
专业课协同辅导员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京津冀协同发展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