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成刚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西安 710119)
我国数控技术起步较晚,虽然最近几年我国的数控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世界上其他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1]。我国先进数控机床的数量和种类相对较少,制造水平也还处于学习和仿制并不断走向自行开发阶段,缺乏数控技术专业制造和生产人才以及熟练操作数控机床的操作和使用人才,很多机床制造关键技术、重要的生产部件以及数控系统等还需要国外技术的支撑。数控关键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也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提高关键技术的掌握程度,最终能为我所用。目前,数控机床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流产品及设备,广泛应用在农机制造、航天航空、汽车生产、轨道交通、家电制造等各个行业[2]。因此,加快发展数控机床产业是我国制造业不断发展的现实需求。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应当担负起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任。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传统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等已经不适合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不能满足社会、生产制造企业对数控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面对这一情况,高职院校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数控技术的发展前景,加大数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变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高质量、满足企业要求的技术技能型数控技术专业人才。
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制造产品从简单产品向高精尖产品发展,制造精度不断提高。传统制造业的制造速度和制造精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需求。制造产业的升级换代需要依靠数控机床来保证产品的生产与制造,因此就需要大量数控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到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产品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也对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创新性不断提高,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高职院校为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好地和社会接轨,就需要对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改革。
高职院校对学生培养的最终目的是适应企业需求,学以致用。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从事数控机床操作人员和数控机床编程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企业对数控专业技术人才的考核不仅仅局限在高职院校毕业生专业技能的高低,更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如外语水平的高低、产品质量意识、工匠精神、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等,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空间,注重其是否可以在未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由于企业和学校之间缺乏沟通,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企业需要经过二次培训才能上岗,形成了高职院校教学和企业用人要求严重脱节[3]。目前,企业和高职院校通力合作,可以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提高了人才培养的实用性,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新要求。
高职院校的教学,特别是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实践性非常强,学生毕业之后大多是走向了制造技术与装备的一线应用岗位,需要根据企业的要求,完成岗位的相关工作,主要是数控设备的操作、现场简单的参数更改和数控编程,以及数控机床设备的维护、维修、保养等。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实践性能力的培养较弱,多侧重于理论知识教学。高职院校面对社会和企业提出的新要求和新需求,需要切实转变高职院校数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倡适度的专业交叉,积极推进教学内容的更新迭代,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适合制造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改革的两个主体就是高职院校和数控机床的使用企业。在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高职院校和企业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在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和企业要紧密合作,共同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首先,企业要提出用人需求,提出专业技术人才必须达到的技术水平,高职院校根据企业提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其次,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强调实践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及时配备当前主流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让学生学到的技术技能在工作后可以得到充分应用,随时上手操作,以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用工之间的无缝对接。最后,高职院校和企业单位要互惠互利,企业在能力范围内为高职院校提供学生实践场地和实践机会,在服务高职院校的同时也是为企业培养后备人才。
培养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是高职院校教育的最终目的,高职院校在探讨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企业需求。高职院校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只有建立校企共建的教育模式,才能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培养面向应用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规划要立足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企业积极参与,形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划新局面,校企共商。企业最清楚市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对于高职院校对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自己的规划和见解,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企业用人需求,改进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制定人才培养规划目标。
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教师是教学的执行者,教师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学生未来技能水平的高低,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校企共建的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仅局限于本校教师,而应该广泛扩充教师资源。首先,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的理论知识教学还是建议由高职院校自身的教师来担任,学校的老师理论知识相对比较强,可以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其次,涉及实践性比较强的实操课以及数控机床的检测和维修等课程,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教师。由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常年从事数控技术方面的工作,对于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可能出现的情况等都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对于工作中出现突发情况的处理也能提出比较合理的方案。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进入高职院校是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强有力补充。最后,高职院校和企业教师之间也要建立互通有无、互相学习的机制,学校应定期派遣教师去企业实践,让教师有机会学习新系统、操作新机床、掌握新知识,这样能有力地提高学校教师的技能操作水平,也有助于企业技术人员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巩固及提高。
理论学习是为实践进行服务的,只有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指导工作和实践。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实训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高职院校由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的限制,人才实训基地的建设明显不足,校企共建人才实训基地可以切实解决经费不足问题,是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可以使学校和企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实训基地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创新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构建适合市场和企业要求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立校企共商共建的高职教育新发展理念,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和效果,有效提高学生专业技术理论和技能实践水平,便于更好地为我国的制造业培养专业的数控技术人才。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