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莉,王俊拴
(1.内蒙古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包头014010;2.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710119)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分析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民族工作提出的时代课题,深邃思考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大计,做出了一系列内涵深刻、意义深远的重要论述。他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场域、主线、制度保障、根本旨归”等重大问题,成为引领新时代民族工作和民族事业不断开拓新境界的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重要论述蕴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民族领域发展的新高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与现实维度,对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场域做出了全面深刻的研判,明确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国情依据、时代特征与现实成就,坚定了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自觉自信,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的科学运用。
我国的民族地区是我们党开展民族工作的主要空间场域,习近平总书记从地理的视角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区位特征做出了“六区”的新概括。其中,“资源富集区”既凸显了民族地区的资源禀赋,又强调了民族地区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与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水系源头区”与“生态屏障区”既定位了民族地区的重要生态地位,又强调了民族地区在保障全国生态安全中担负着重大责任;“文化特色区”既展现了民族地区文化的独特魅力,又强调了民族地区在释放独特文化资源方面的强大吸引力,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并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中的价值功能;“边疆地区”既反映了我国绝大部分民族地区的边疆性特征,又强调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对于维护边疆与国家安全、民族团结以及拓展国家新发展空间的重大战略保障作用;“贫困地区”既表明民族地区是我国反贫困的主战场,又强调了民族地区在促进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以及推进我国人权事业进步中的重大战略意义。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地区的区位特征的精准把握,表明其全面盘清了我国客观存在的多民族“家底”,同时强调了多民族的巨大优势,阐明了我国多民族的鲜明特色,这决定着我国民族工作的独特性;阐明了多民族是国家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与国家发展的强劲动力,而不是阻碍我国发展的“包袱”;深化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的认识,指明了民族地区、民族工作对党和国家事业全局至关重要的现实与前景。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现实场域”视角,对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时代特征做出了“五个并存”的新判断。“五个并存”包含了机遇和挑战,其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1]47即新时代民族地区迎来了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不断释放内生潜能的新机遇;但同时民族地区市场发育滞后、产业发展层次水平较低、造血式的自我发展能力不强。“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势头和发展低水平并存”,[1]47即近年来民族八省区GDP大幅跃升,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民族地区的总体发展仍滞后,与东部地区存在着发展的量与质的双重差距。“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并存”,[1]47即近些年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国家政策的驱动下取得了又快又好的发展成效;但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的任务仍任重道远。“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并存”,[1]47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快速转型,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大融居叠加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使各兄弟民族之间的新型民族关系不断巩固;但同时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产生的摩擦纠纷也不断增多。“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1]47—48即近年来我们对“三股势力”坚持依法严打方针,并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有效遏制了其横行气势,但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境外反华势力借民族宗教问题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不断加剧,民族地区反分裂反渗透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新疆、西藏等局部地区暴恐活动频发并有向内地蔓延的趋势,而制约我国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五个并存”是对当前我国民族工作时代特征的客观判断,表明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情势更为复杂,并对民族工作实现创新推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指明了努力方向。
任何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选择,都不是简单移植他国模式实现的,而是观照本国历史、立足本国实际、契合本国各民族根本利益三者辩证统一的必然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56个民族,我们能照谁的模式去办?谁又能指手画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2]表明基于我们历史形成的客观社会存在,探索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必然且正确的选择,任何国家不能也不应该干涉我们的自主选择或强加给我们接受他们所谓的“普世性”理念甚至具体模式。西方国家奉行的“文化多元主义”等解决民族问题的多元模式虽然对缓解其民族矛盾起了一定历史作用,但由于资本主义性质以及对民族政策的根本性制约以及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等影响,致使这些模式的局限性逐渐暴露,有效性大打折扣,实施效果与人们的预期相去甚远,甚至适得其反,并成为引发社会骚乱的一个重要根源。至于西方发达国家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出的“西药配方”,不但没有帮助这些国家解决民族问题,反而给这些国家带来持久战乱、部族屠杀等更多更大的灾难。这表明西方国家所奉行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模式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模式,关键是要找准符合本国的历史传统、国情实际和各民族根本价值追求的正确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3]阐明我国民族工作取得的成就和创新推进基于我们的社会存在而找到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和正确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表达了对我国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以及民族理论与政策的高度自信。
社会意识不仅依赖于社会存在,而且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并以强大的力量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命题,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深化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并且对这条主线做出了完整阐述和全面规定,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意识反作用原理在中国民族领域发展的新境界。
对中华民族的族体结构与鲜明特质的准确把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前提。明晰中华民族的族体结构这一前提意涵,坚持包容多样、多元共存,才能不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竭动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历史视野中阐释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是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造就的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这一共同体根源于各民族经济、文化与情感上的休戚与共;运用辩证思维阐释了异质的各民族即“多元”并不是分散的“多元”,而是中华民族“一体”中的“多元”,各民族作为“多元”的生存发展都依赖于中华民族“一体”的发展,“一体”作为主线贯穿于“多元”,并为“多元”提供了方向。中华民族“一体”是包含着“多元”的一体,作为中华民族构成要素的“多元”既丰富了“一体”的内容,又是使“一体”历久弥新、永葆生机的动力源。这澄清了社会上把“中华民族”与“56个民族”对立起来,强调“民族个性”否定中华民族内蕴着共性的错误认识,为深化对中华民族族体结构的认识,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与使命意识提供了重要依据。明晰中华民族“共同性”的鲜明特质的前提意涵,增强了各族的“共同”理念,拓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同”视野。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丰厚遗产”与“巨大优势”的高度,从历史现实未来的三重脉络中凝练出了各民族贯通古今、面向未来的共同力量,全面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性”的鲜明特质,昭示着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和贯通、守望相助、共筑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指向问题,体现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巨大反作用所指向的社会存在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方向问题。明确这一重大问题,才能引领和保证各民族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奋勇前进。习近平着眼中国梦的远大期许,指出:“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4“]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5]8阐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指向与实践意义,并且从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等方面赋予了不断创新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新的理论元素与实践指导。习近平多次强调我国各民族与中华民族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逻辑关系,这深化了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共同性认识,提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动力,体现了民族团结是“生命线”的定位,决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奋进,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血脉相连的各民族成员坚定不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抱在一起,致力于共同把中华民族大家庭建设成更加坚固和谐、更具凝聚力与包容性的永屹世界民族之林的命运共同体。
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本路径至关重要。习近平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5]“9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1]196既揭示了增强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又揭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五个认同”中最深层次的认同,对于增强和巩固其他“四个认同”具有基础性意义,这正是对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社会意识反作用原理在民族领域的体现与发展。同时,习近平对如何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问题做了重要论述,强调要充分发挥各族人民共同认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并从文化的传承保护、创新发展与互鉴融通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夯实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强调要充分发挥作为文化、经济、战略等资源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中的重要功能,因为语言相通是各族群众相互沟通、达成理解、增进认同的重要环节和基本条件;中国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大家庭成员之间实现沟通理解、互学互鉴、团结共事都离不开通用语言文字的保障,而且中华民族共同体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民族能够以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不断深化的团结融合。因此,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是促进各民族群众在“三交”中共同涵养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共同夯实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对作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的民族区域自治作出的新阐释,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上层建筑反作用的原理在新时代民族工作领域的科学运用。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形式,是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向往的制度保障。有人认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照搬了“苏联模式”;有人提出,我国应与时俱进地实现民族政策转型等模糊认识。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国情及中华文明的高度强调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说成“苏联模式”并不符合事实,是张冠李戴了,并从党的民族政策和我国民族事业实践的高度创造性地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源头和根本”。[1]61这些重要论述阐释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坚持从统一多民族的中国实际出发独立探索、自主创新的结果,是对我国“因俗而治”传统政治理念的扬弃;揭示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式与内容并不是对苏联模式的照搬,而是立足于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基本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的伟大制度创举;澄清了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非议,坚定了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自信;表明了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始终不能动摇的政治立场;阐明了民族区域自治在解决我国民族问题中所发挥的重要功能;揭示了作为上层建筑的民族区域自治的深远历史意义;揭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以各族共同繁荣为追求的民族事业发展中的现实价值。
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举,蕴含着对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党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创时期,我们党认识到民族区域自治包含着区域自治与民族自治、经济与政治因素等,之后又认识到还包含着国家统一与区域自治、历史与现实、法律与制度等综合因素,深化了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标识的认识。在不确定因素逐渐增多的大发展大变革的当今世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奋斗征程中,为了防止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在认识与实践上出现新的偏差,习近平强调:“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做到‘两个结合’。一是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二是坚持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6],这深刻揭示了坚持“两个相结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坚持和践履“两个结合”对于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助力新时代制度文明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阐释了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两个相结合”的精髓要义。其中,统一与自治相结合既体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内涵逻辑,又体现了对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充分保障,展现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在统筹国家整体利益与各民族具体利益中的制度优势;民族区域二因素相结合,辩证地阐明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不是单纯的民族自治,也不是单纯的地方自治,而是二者的有机结合。“两个相结合”彰显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蕴的价值追求,揭示了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应恪守的基本原则与现实要求,进一步深化了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标识的认识。这指引着我们要以坚持“两个相结合”为基本遵循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发挥其助力提升民族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推进整个国家全面现代化的重大反作用。
制度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是重要的,但重要制度运行的强大生命力在于落实。习近平强调,“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关键是帮助自治地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1]68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原理在我国民族领域的最集中的运用与创造性发展,体现了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揭示了我们党之所以特别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能颠覆,而是必须坚持。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实现跨越式、高质量的发展和民生事业的逐步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共同富裕,彰显了党和国家统筹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坚定立场;指明了新时代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所在,揭示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改善民生是落实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任务,强调要依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平台,发挥好中央、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三个积极性,形成强大合力,助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增进民生福祉、缩小发展差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平衡可持续发展;明确了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点任务,强调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八项重点”,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自主探索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政治立场和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旨归。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考察调研、关于民族工作的专题会议、全国两会等重要场合,多次强调要把坚持维护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其过上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根本出发点与最终归宿。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民族领域的集中体现,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在民族领域的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立足于“现实的人”的本质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提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一观点有着高度的认同与践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民群众及其利益的根本立场,多次阐明了坚持和尊重各族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的思想要义和实践原则,特别强调新时代的民族工作要始终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这一由各族人民所创造的经验、所表达的意愿的伟大制度安排,要完善差别化的区域政策等系列政策设计,要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不断走向法治化,更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族人民以主人身份行使国家权力;“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5]8要处理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问题,即要坚持围绕民族团结与民生改善去推动经济发展,要坚持在经济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正是基于强烈的人民主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和尊重各族人民的主体地位的核心理念,体现了对人民权利主体、评判主体地位的高度尊重。这是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历史唯物主义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必然逻辑延伸,揭示了把坚持和尊重各族人民主体地位体现在民族工作全过程和全领域,使民族发展进步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是党的民族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宝贵经验,是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新时代民族工作持续创新推进的必然要求;阐明了坚持和尊重各族人民主体地位是民族工作的重要价值取向,也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真挚的人民情怀和对党的初心使命的自觉担当。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7]列宁也曾强调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历史的创造是俄国革命的伟大之处。习近平总书记对各族人民群众在推动中华民族和国家社会发展进步中的创造性作用也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论述,他强调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各族人民共同书写的,中华民族未来的繁荣进步仍要靠各族人民守望相助、携手推进。正是怀着对各族人民是推动祖国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的由衷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8]揭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深厚的根基与源泉在于中华各族人民群众,启示新时代民族工作要深深扎根于各族群众推动的伟大实践中,最大限度地汇聚起各族人民同铸中国梦的伟大创造力。基于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创新能力、探索精神的高度尊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地区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民族地区特点的科学发展路子”,[1]113揭示出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各族人民,充分释放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创造伟力,不断增强民族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内生动力。在打击“三股势力”的部署中,指明了各族干部群众是严密防范、打击“三股势力”的强大依靠力量,只有依靠和发动各族群众深入开展多样化的群防群治活动,才能筑牢维护各族人民切身利益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铜墙铁壁。总之,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民族地区各族群众不能缺位,不能忽略各族群众的首创精神,因为他们才是创新推进民族工作的最根本力量。
为人民谋取最大利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核心内容和内在要求。在民族工作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不能仅仅停留于尊重各族人民的主体地位、依靠各族人民携手推进民族事业,更重要的是要让各族群众全面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这一理念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始终。习近平强调,“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108;“解决好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生活问题,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1]10“8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不断增加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5]9“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5]9;“让各族人民共创美好未来、共享中华民族新的光荣和梦想”,[5]9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共享”是民族地区发展内在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要求,反映了共享新发展理念在民族领域的具体运用,回答了新时代民族事业建设“为了谁、怎样为”等重大问题,为真正实现各族人民全面共享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了各族人民共建共享的基本路径,彰显了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共建全面小康、全面现代化的历史担当。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影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共享发展成果的最大制约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高到社会主要矛盾的高度,表明我们党决心解决民族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全面共享所肩负的时代使命。总之,这些重要讲话就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新时代民族领域的创新表达,从而在新的时空中进一步丰富、升华了历史唯物主义。
综上所述,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民族领域的具体运用和创新性发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新时代民族工作必将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持续创新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伟大实践也必将推动其理论形态不断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