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

2021-11-28 08:33曹咏平
时代人物 2021年34期
关键词:毕业生院校职业

曹咏平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2)

就业竞争力是从事职业需要的各种能力的总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自身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水平。

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基本因素

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文凭与同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文凭相比属于“弱势文凭”,在学历方面,高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要获得竞争力,就必须在专业素质方面求得突破。高职学生在校期间要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努力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并通过考试获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就业竞争中获得优势。

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新技术层出不穷,仅凭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将难以适应新的工作需求。从业者应该不断学习,与时俱进。高职院校毕业生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做好岗位工作的同时坚持学习,勇于创新,才能使自己拥有持久的就业竞争力。

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主要包含健康状况和体能状况。各行各业都可能面临高强度的工作,如果没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就无法将工作进行下去。例如,护理专业毕业生需要面临忙碌的早中晚轮班工作,据调查,有些身体素质不好的护士就曾在工作岗位上晕倒。因此,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

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心理素质主要包含良好的情绪、健康的个性、奋发的进取心、广泛的兴趣等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促进毕业生用科学的态度求职,用积极的态度工作,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道德品质和工作态度。高职院校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指导下学习、工作,爱岗敬业,树立服务意识和坚定的信念,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

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政府层面

在政府主导下积极开拓网上就业市场。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在疫情时起时伏的特殊时期,政府要充分利用国家、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平台开展网上招聘活动,并提供就业指导和网上签约等服务。切实完善就业信息共享发布机制,及时收集和发布求职信息,及时发布就业岗位,向高职院校提供更多优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资源。

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增加升学和深造机会。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扩大高职院校专升本招生规模,特别是扩大国家战略和民生领域急需的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层医疗、软件、人工智能等相关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的招生规模,向护理、养老服务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生物医学工程、社会管理与服务、应急管理、社会工作等专业倾斜,在弥补岗位空缺的同时培养更多社会急需的人才。

对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给予扶持。高职学生是充满活力和智慧,拥有极高的创业热情与潜能,政府和高职院校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创业。例如:对持有自主创业证的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或个人独资企业的,可按照一定标准适当扣减其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个人所得税等相关税费或在创业地申请1-2年内免收登记类、管理类、证照类等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允许自主创业的高职学生在创业地申请一定的创业担保贷款;还可对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便捷的毕业生落户手续等等。

学校层面

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职业核心素养是与从业人员的人生价值观紧密相连的,是职业价值取向的行为表现。“爱岗、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们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要创造一种有效传播核心价值观的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学生职场上能否具备竞争力主要取决于职业核心素养能否满足就业以及创业的实际需要。学生的工作能力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培养,企业更关心的是求职者是否具备严谨负责的态度,这种职业态度需要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来培养,形成满足岗位需求的职业素养。因此,高职院校要把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发展核心素养作为根本目标。

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例如,主动担当志愿者为校园或社会服务、参加学生会干部竞选、申请勤工助学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积累为人处事的经验、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

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高职院校要设置符合大学生实际需求的活动内容;其次,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增强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例如,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管理系统”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计分管理,并将第二课堂成绩作为学生综合成绩的一部分。通过激励督促学生踊跃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转变就业服务理念,优化就业服务形式。高职院校应逐步转变就业服务理念,不再以“就业率”为唯一考核目标,从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主转变为以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为主,将“入职教育”贯穿高职学生的培养过程。对大一学生开展职业调查、建立测评档案;对大二学生开展职业测评和职业规划辅导,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制定个人职业规划;对大三学生开展专业实训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正确认识自己,并找准自身定位,以便毕业后顺利求职。

在手机软件客户端优势日益凸显的今天,高职院校要积极优化就业服务形式。学校就业部门可运用微信、QQ、抖音、快手、微博等多种新媒体形式开展就业服务。例如,利用微博、QQ空间或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最新的就业方针和政策,宣传就业的要点和关键点,促使学生树立防诈骗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接口,为学生提供就业心理辅导、就业咨询和就业信息反馈等。

打造一站式毕业生云就业服务体系。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打造移动化、智能化的“互联网+就业”平台,实现“云宣讲”“云面试”等一系列服务。首先,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全方位信息获取,并对抓取的数据进行过滤和筛选,确保就业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可用性;然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精准推送就业信息。就业云平台以高职院校就业服务网站为核心,将各地域、各行业和各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与毕业生档案信息进行整合,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综合分析学生求职画像,实现就业信息的实时精准推送。并进一步完善云平台上的各个就业服务功能,例如,简历“云投递”、求职技能“云培训”、招聘单位“云宣讲”“云面试”“云签约”等等。

加强产教融合,培养适应行业发展创新型人才。深化校企合作。首先,高职院校要主动与企业在就业创业和技术创新方面开展合作,实现把专业建到产业链上的目标;其次,学校要促进特色专业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与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开设合作班或订单班等等,通过定向培养学生加大产教融合力度;再次,通过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建大学生孵化基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平台。

探索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在产教融合的实施过程中,校企双方必须共同进行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首先,学校要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双师型”教师;其次,学校可邀请企业相关人员来校参加教学能力培训,提高企业带教人员的职教经验和水平;再次,邀请企业成功人士到学校开展讲座,并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体验岗位环境和职场文化,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个人层面

提高终身学习能力。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高职毕业生随时都可能面临知识急剧增加和迅速老化的双重压力。毕业生只有不断接受继续教育或坚持继续学习,及时补充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才能在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高职学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持续学习的意识,提高终身学习能力。

提高个人信息素养,有效获取和正确识别就业信息。在互联网时代,毕业生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有效获取和正确识别就业信息。首先,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互联网的使用方法,学会利用网络搜索信息、传输文件,能利用电子邮件跟朋友老师进行交流;其次,具备尊重知识产权和遵守网络道德的素养,具备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学会防治病毒;然后,培养信息生成能力,要善于挖掘有用信息和浓缩有效信息,并对信息内容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通过多方面的调查分析获取有效的就业信息。

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提高就业过程中的抗挫折能力。首先,大学生要合理进行个人定位,客观认识自己,面对择业问题要有个人主见。知道自己适合哪种工作,参加招聘时要考虑这个工作是否适合自己,自己能否胜任,未来有没有发展,而不要一味地追求高薪或寻求在大城市、大公司的工作机会,对自己的未来要有长远的规划。其次,主动适应社会,增强就业心理能力。大学生的就业观要跟随社会的发展而做出适应性调整,树立适应社会需求的正确就业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就业的基础和保障,就业过程中难免遇到挑战和挫折,大学生要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克服自卑和胆怯心理,提高抗挫折能力,凭借自身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

猜你喜欢
毕业生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伤心的毕业生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