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飞龙 临沂大学音乐学院
在推动民族音乐事业发展的过程中,高校民族管弦乐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校园文化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部《关于加快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美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质。大学生民族管弦乐团作为学生触及传统文化的载体,对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更是增强了自身的爱国情怀,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了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思想境界[1]。
学校拥有一支优秀的民族管弦乐团除可以提高学校知名度外,还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良好途径。目前国内已经拥或是有条件成立民族管弦乐团的高院,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地方(区域)特色的综合类院校;具备充足条件建设民族管弦乐团的高等院校;具有高水平艺术团招生资格的高等院校。
该类院校较为普遍,具有地域特殊性、优越性、有限性特点,但在乐团建设与管理上出现了诸多问题。这类院校虽然设有艺术学院,但开设专业类别远远满足不了民族管弦乐团的需求,对于演奏“小众乐器”的学生无法固定招收,即使拼凑成团,其音乐的演奏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乐团整体演奏水平与其他两类乐团差距较大,这类乐团成员的演奏基础较薄弱,需要学校给予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乐团成员自身需要在保证完成个人学业的前提下,抽出大量时间进行学习与排练。笔者所在的乐团就属于此类民族管弦乐团[2]。
这里的“具备”是指学校已开设音乐学或音乐表演专业,其中开设专业招收的学生完全可以满足民族管弦乐团的建设。从国内整体实力看,有11 所音乐与艺术学院和部分省字头大学和师范类院校属于此类院校。从招收学生来看,这些高校所建立的民族管弦乐团的演奏水平整体高于全国各类院校的平均水平,是整体专业化程度最高的一类。这类高校已建立自己的民族管弦乐团,就整体发展而言,如何保持乐团整体演奏水平,即拥有或者说纳入或者说培养了卓越的团员,形成梯队的发展状态,才是这类乐团所面临的棘手问题[3]。
目前全国拥有高水平艺术团招生资格的高校约有40 所,这些高校建设有“高水平音乐、舞蹈、戏剧团”试点。这些高水平团体立足高校校园文化,重视学校美育教学工作开展,承担着学校对外交流、高雅艺术进校园、校园文化普及等任务,引领和带动着全国高等院校艺术团体的发展。这一类乐团成员主要由艺术专业生、艺术特招生组成,整体专业水平较高。这类乐团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良好的后勤保障下更好地发展[4]。
随着山东省高校教育的不断改革,山东高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近年来,高校民族管弦乐团的发展迅速,无论从乐团的数量还是参与人数都大幅增长,各个高校的民族管弦乐团对高校中音乐教学、欣赏,以及整个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有着强大的推动及促进作用。
目前,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大学、临沂大学等20 余所山东高校建立了民族管弦乐团,虽然各高校的民族乐团成立了数年,但对高校民族管弦乐团与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关系的研究记载寥寥无几,国内对高校民族乐团的研究,一是对高校民族乐团的建设与管理的研究;二是高校民族乐团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三是对高校民族乐团各个声部和指挥特点的介绍、沿革以及代表作品分析的研究。
笔者所在山东红色老区,学校多为三年或四年学制,学生的流动性较大,因此民族管弦乐团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稳定性和长期性。而精良的艺术作品需要沉淀很长的时间,学生流动性较强的状况,不利于建设高水平乐团。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民族管弦乐团是其艺术教育的延伸和专业水平的拓展。但是由于长效机制的缺乏,学生流动性较大,这就造成了民族管弦乐团几乎没有固定成员,而且相对缺乏系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计划和程序,缺乏长效机制,人流频繁流动,这也是当前笔者所在地区乐团建设存在的不良现状和问题。
笔者所在乐团建设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引导,成员在自主创新能力上稍显不足,训练的作品相对单一和陈旧,笔者所在学校不仅有民族管弦乐团,还有合唱团、舞蹈团,在演出时大多是借鉴其他乐团的作品,其原创性不足。为了拓展深度和丰富作品的形式,笔者所在民族管弦乐团于2019 年委约作曲家王甫建先生专门为乐团量身打造,为这所具有红色革命历史底蕴的老区大学,创作了包含9 个乐章的大型民族管弦乐《沂蒙史诗》。这部作品具有较强的红色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是我校艺术团的原创和深度作品。但除此之外,我校突出红色育人主题的优秀作品数量仍然较少,其他作品在内容及形式上各有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不够丰富,并且很多作品还停留在模仿的层面上,缺乏真正符合当代大学生题材的优质作品,作品与训练深度不够,对红色育人教育实践的推动力不足。
民族管弦乐团在建设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经费和软硬件设施,由于其是高校的自组性团体,经济类收入来源较少,比较依赖地方政府或学校的支持,对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艺术实践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并且训练演出的场所及师资配备、乐器采购、音响设备等都会对民族管弦乐团的日常训练和建设产生较大的影响。除此之外,民族管弦乐团的排练和巡演也比较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所以红色育人等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实践活动辐射的范围较小,活动保障不足,对民族管弦乐团长期的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5]。
素质教育从1996 年就已提出,时至今日20 多年间已经有了长足发展,而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推动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首先,乐团在排练与演出的过程中都能使学生参与其中,可以通过作品的演奏,使演奏的团员和聆听的观众更了解民族乐器、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其次,乐器练习和演奏一定程度上也有益于团员智力的开发;通过排练不同的曲目,可以提高团员和听众的审美素质和艺术修养,调节其身心,从而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这对大学校园的长远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参加乐团也有利于其个人的未来发展,乐团的运行最重要的是合作,合作意识是课本上学不到的人生经验。通过乐团的演出,广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和直观的了解,从而获得自我认同感,增强了自信心,形成了健全的人格,这些对团员(学生)走向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笔者从地方高校民族管弦乐团功能性及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发现,无论在舞台演奏的学生还是在台下欣赏的学生,都对作品特定的情境产生了感悟,从而加深自身对作品原有的思想内涵的认知,这是民族管弦乐团的功能性。演奏者通过音乐艺术形式为听者展现了新的美学画面,有助于欣赏者感知美、欣赏美,提升其艺术审美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加深其对传统音乐文化内涵的了解和意境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