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

2021-11-28 23:23:20张明亮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18期
关键词:手术室下肢骨折

张明亮

( 辽阳市中心医院 , 辽宁 辽阳 111000 )

下肢骨折为临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近年来随着交通业等发展使得下肢骨折发生率不断上升。对于下肢骨折临床治疗措施为内固定手术治疗,而手术具有一定风险性,且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需要加强护理干预[1]。手术室护理配合是指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加强各组护理人员之间配合、加强护士与医师之间的配合,从而提高护理效果。根据以上情况,本次重点分析下肢骨折采取内固定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配合对疾病治疗作用。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在我科室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7年1月-2019年1月患者致伤原因:高空坠落29例,交通事故33例,暴力所致12例,其他6例,本次所有患者均同意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签订知情协议。随机方式平均分为观察及对照组2组,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为25/15,年龄22-71岁,中位年龄(43.3±3.3)岁;观察组男女比为22/18,年龄22-73岁,中位年龄(44.1±3.5)岁,经统计分析2组患者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方法:2组治疗模式一致,而护理方式不同,对照组为一般护理,,即术前开展协助检查、术前教育,术中配合医师开展操作等,观察组强调手术室护理配合:(1)临床护理计划制定。患者入院时热情接待,仔细核对其姓名、年龄、骨折病情等,对于存在紧张以及焦虑患者需要加强沟通,采取深呼吸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并且护理过程中按照流程及计划开展工作。(2)术前配合护理。术前将手术所需器械消毒,准备相应药物以及物品,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需要耐心讲解手术室环境,并教导其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同时接受手术和麻醉过程以及需要注意事项,加强患者对于手术治疗认识度,通过语言鼓励患者树立治疗信心。(3)术中配合护理。手术过程中保持绝对安静,并保证手术室环境卫生,将室内温度以及湿度调节合适,在不影响手术操作情况下注意患者保暖,预防术中着凉感冒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医师操作过程中需要充分读懂其意思加强护理配合,骨折位置获得暴露后充分清理破碎组织等,并采取牵拉方式将骨折端固定,之后进行复位,保证手术效果。复位结束后协助医生固定钢板,然后清理创面,并协助医师将伤口缝合。同时注意加强手术室巡回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4)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患者麻醉清醒后需要告知患者手术顺利性,缓解紧张焦虑情绪,患者衣物上的血迹等需要及时清理或者直接更换衣物,而在以上操作过程中注意动作需要轻柔,不能降低患者舒适度,患者回到病房休息后需要加强体征监测,保证术后恢复效果。

3 观察项目:记录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记录术后并发症,比如切开感染以及血管损伤等。护理满意度采取医院自制量表,总分为100分,满意为90分以上,基本满意为80分及以上,80分以下为患者对于服务情况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4 数据分析:统计软件SPSS20.0对数据分析,t检验和卡方(x2)检验对应性计算计量和计数资料,检验水准为α=0.05。

5 结果

5.1 手术状况比较:对照组手术时间(125.2±11.3)分钟,观察组为(102.0±10.6)分钟,2组差异显著(t=12.23,P=0.000);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9.8±2.1)天,观察组为(6.2±1.7)天,2组差异显著(t=1.35,P=0.025);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50.2±5.7)天,观察组为(41.2±4.7)天,2组差异显著(t=3.57,P=0.010)。

5.2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1例,切口水肿4例,血管损伤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8/40);观察组切口水肿1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2/40),2组差异显著(x2=6.24,P=0.000)。

5.3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满意19例,基本满意13例,不满意8例,总满意率为80.0%(32/40);观察组满意23例,基本满意15例,不满意率2例,总满意率为95.0%(38/40),2组差异显著(x2=6.09,P=0.000)。

讨 论

下肢骨折是骨科常见的一种疾病,需要及时开展,降低致残率。股骨干骨折以及胫腓骨骨折均属于下肢骨折的类型,下肢骨折后患者的行走功能降低,需要卧床休息或者出现行走障碍,长期不治疗或者治疗不当容易引发肌肉萎缩等,影响美观以及生理功能。下肢骨折采取石膏固定以及药敷等保守方式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开展手术治疗。内固定手术在下肢骨折治疗中具有理想效果,通过在骨折处使用钢板固定模式恢复相应的生理解剖结构,从而恢复下肢功能;该种治疗模式可使得患者快速获得康复,开展日常生活,并避免下肢功能障碍等,但是该种手术需要将骨折部位完全暴露,为一种创伤性方式,对于患者损伤较大,需要加强护理配合。在综合性手术室配合护理中,可在术前及时的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对手术进行全面安排,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时机。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加强对于患者生命体征监护,熟悉手术流程,积极配合医生开展手术工作,确保手术顺利开展。此外术后需要做好完后工作,清理患者衣物上的血迹,患者清醒后做好交接工作,并将其送回病房,叮嘱患者家属后续护理需要注意事项,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本次我们对于观察组患者强调手术室的护理干预,采取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术后患者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于患者的跟骨解剖结构特点以及患者的跟骨骨折发生机制相关。因此需要做好手术的充分安排,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手术过程中采取全厚皮瓣,避免过分的皮瓣进行牵拉和反折,利于术后恢复。本次我们护理流程中,首选进行术前护理,术前除了协助患者做好相应的检查外,还需要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手术护理方案,最大程度保证手术顺利性,并且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提高护理依从性;术中护理过程中需要加强相关器械的准备以及消毒工作,并且充分了解手术流程,充分读懂医师的手术肢体语言,及时传递相应物品,减少手术时间,从而使得本次手术时间从传统的(125.2±11.3)分钟缩减为(102.0±10.6)分钟;在不影响手术操作过程中为患者做好保暖措施,防止感冒等降低机体免疫力,尽最大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本次观察组经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一般护理的20.0%,进一步说明手术室配合护理重要性;最后在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调查分析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说明该种护理模式使得患者舒适,并获得认可,本次研究结果与前人报道基本一致[4,5]。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于下肢骨折患者一般采取内固定手术治疗,为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需要加强手术室的配合护理,并且该种护理模式获得患者高度认可,这对于融合护患关系,减少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荐使用。

猜你喜欢
手术室下肢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50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天津护理(2016年3期)2016-12-01 05:40:03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中外医疗(2015年11期)2016-01-04 03:58:43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