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淑品, 常 伟
(上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4)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作为维持生命存在和延续的必要生活物资,是满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前提和促进经济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基本保障和推动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基本要素,更是确保国家安全和民族独立的战略武器。因而,从联系的观点出发我们不难看出: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民生问题、安全问题,也是关乎政权稳固和民族复兴的重大政治问题和战略问题,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复杂性,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和“永恒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和粮食生产实践,在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粮食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独立自主依靠自身绝对掌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始终守牢“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战略底线,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和粮食质量,科学处理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调控的有机统一,立足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科学解决国家粮食安全等重要基本原则。原则的提出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既突出规律性,又不失创新性。
习近平粮食安全观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过程中,即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根本价值取向,又坚持依靠制度体系完善与政策引导、科学技术创新与推广、生产者科学文化素质提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实践主题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最终实现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国家粮食安全水平渐次跃升,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中国粮食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和统一。习近平粮食安全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实践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这就要求无产阶级政党承认并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群众观点,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服务,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粮食作为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生存必需品,是人类从事一切社会生产的必要基础和前提。正如马克思和列宁所言,“因为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的条件”[1]“最近颁布的法令提出了一个最根本的生活问题,这就是粮食问题”[2]。吃饭的问题不解决好,人心就难以安定,社会就难以稳定,经济就不可能发展,民生福祉和政治民主就只能是“天方夜谭”。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尽管一些地区、人民的生活富裕了起来,但有些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不高,生活水平之前还长期处在贫困线以下。对此,国家在开展“脱贫攻坚战”时提出了“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要求,并把“不愁吃”这一项放在了第一位,体现了粮食作为人类生活必需品在维持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2020年4月,党中央提出了以“保基本民生”和“保粮食能源安全”等为主要内容的“六保”新任务,将粮食安全和基本民生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来狠抓落实,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一贯宗旨,也体现了保障粮食安全和基本民生对于民生福祉、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没有粮食安全就谈不上人民的美好生活和社会的繁荣发展。
中国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主体,中国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生产实践的主体。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尊重农民首创精神,保护农民正当合法利益,激发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农民群体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经营能力,努力培育一大批懂得科学技术和生产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不仅是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也是尊重农民在农业实践中的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现代农业,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上,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3],为此要“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农业后继有人……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4]。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尤其是青年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亟须在教育培训中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亟须在教育培训中提升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经营能力;亟须在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领导支持和制度规范的保障下持续推进,即尊重了农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保障了广大农民的合法发展权益和正当利益,也合乎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应当一以贯之,持续推进。
“人与自然共同存在于整个地球,自然界是人类的生存基础,人既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也是自然环境的塑造者,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紧密联系的整体。”[5]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在坚持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是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基础上也强调人类社会来源于自然界。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要求人们要保护自然、顺应自然、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既不征服自然,也不屈从于自然。“即生态保护与治理发展两者相互联系,相得益彰。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发展也是在保护中发展。”[6]在此基础上,习近平在浙江执政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科学地论证了自然生态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基于对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辩证统一关系的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以及对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耕地污染状况及其后果的充分认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要求不断加大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力度,持续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时,就农垦工作发表谈话时提出:“要加快绿色农业发展,坚持用养结合、综合施策,确保黑土地不减少、不退化。”[7]
我国农业发展的整体现状和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耕地仍然是极为宝贵的农业资源,仍然是农业发展的“命根子”。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国计民生。因而,在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同时,要格外注重耕地质量保护,要持之以恒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要不遗余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坚持“用养结合”原则,要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和基础上,准确把握合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人和自然、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坚定不移走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型农业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发展绿色农业生产,绝不让土壤污染和地力下降断绝了子孙后代的活路!
“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8]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前提和动力因素”[9],是驱动社会生产力持续提升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其本质是生产关系。作为生产关系的一种,当利益关系能够使利益相关方感到满意的时候,其能够更加充分地调动各方面的生产积极性,更加充分地挖掘经济发展潜力,更加高效地配置各类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有效提升。
“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价格的变动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息息相关。同样,作为粮食安全“压舱石”的粮食主产区,因其地理环境因素而承担起粮食生产重任的同时,其被用以发展附加值更高的第二、第三产业的人口、土地等资源就相较于经济发达的地区少。另外,农产品价格机制限制,客观上必然拉大粮食消费区与主产区之间的经济差异,有损粮食主产区及粮食生产者的产粮积极性,导致土地撂荒和农民“非农化”,这不仅导致农业资源的极大浪费,更有可能危及国家粮食安全。
有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4月在安徽考察时强调,“优化技术措施,落实扶持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着力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努力实现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发展和经济实力增强有机统一、农民生产粮食和增加收入齐头并进”[10]。因此,要创新农民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把农业补贴额度同粮食产量和品质直接挂钩,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提高财政补贴的精准度,把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只有充分保护和补偿种粮者和粮食主产区“两个利益”,积极调动农民和粮食主产地区“两个积极性”,才能充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高效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推动历史强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邓小平同志就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1]。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并在诸多重要场合强调科学技术创新和应用的极端重要性。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3月“两会”期间提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要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12],也就是“两藏”战略。这里的“技”,就是指科学技术,具体包括:种业科技、农机科技、种植栽培技术、土壤改良技术等。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农业大省——山东省考察调研时强调“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13]。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是驱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农业生产力持续发展的强劲内生动力,是确保国家粮食长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优先选项。“确保粮食产能,强化科技支撑是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着力点”[14],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必须牢牢牵住的“牛鼻子”,是农业高质量快速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翅膀”。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作为生产关系范畴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多次强调制度建设在各方面、各领域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在事关国家根本和人民福祉的粮食安全领域同样也不例外。在涉及“三农”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要抓紧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真正让农民吃上‘定心丸’”[3]。除此以外,国家不断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及用途管制制度、资源节约集约制度、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度、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及相关金融法律支持保障机制等,深化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深化细化土地制度改革、土地承包“三权”分置制度改革等。努力形成涵盖粮食生产、收购、定价、交易、监管、储存、消费等各环节在内的、全方位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体系,全面有力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长期性、根本性的制度保障,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巨大优势。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告诉我们,构成事物的组成部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动可能引发质变和飞跃,要求我们格外注重事物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的主要矛盾已经由农产品产量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之间的矛盾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为此,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就“三农”工作发表重要谈话,提出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
“十四五”时期,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进一步深入。为此,要始终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粮食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深化粮食价格市场机制改革,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将是这一时期我国粮食产业发展主攻方向”[15]。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具体和细化,其目的在于通过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充分发挥作用,调节和引导供给端转变生产方式,对农产品供给端进行除旧革新,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优化升级,不断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竞争力,不断拓宽农产品国内外销售市场,在保证农产品产量充足的同时,使农产品品种和质量更加充分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打造更多、更响亮的品牌,真正做到使消费者满意和生产者增益。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充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福祉的必由之路。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任何时代都不能丢弃的基本立场和重要原则。在关乎国家经济安全、政治稳定的重大事项上,在关乎国家兴衰、民族命运和人民利益的粮食安全这一根本性问题上更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和原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调研时所强调的,“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7]“我国有十四亿多人口,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如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出了问题,谁都不可能救我们”[16]。因此,要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的立场和原则,坚决保证谷物基本自给自足与口粮绝对安全,时刻警惕西方国家使用“粮食武器”制约国家发展、损害人民利益的卑劣用心和险恶图谋。
不过,为了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持续发展,我们也必须在保障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讲“要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适当增加进口和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把握好进口规模和节奏”[4]。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不允许的情况下,从“保全部”转变到“保谷物”“保重点”的政策转变也体现出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有机统一。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与国际粮食市场长期保持紧密联系。一方面,需要从国际粮食市场上进口大豆等农产品补充调剂国内农产品;另一方面,需要将国内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小麦、玉米等农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东非蝗灾影响,部分产粮国家推行限制和禁止粮食出口政策,使得国际粮价市场出现短暂波动。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持续加深和国际环境的复杂变化,国际粮食市场变数难免增多。这就警示我们一定要辩证看待和妥善处理好“以我为主”和“两种市场”的辩证统一关系,兼顾两面,突出重点,在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保证谷物基本自给自足和口粮绝对安全的基础上,积极顺应潮流,深入融入国际粮食市场,明确自身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加大科技投入,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为充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粮食产量年年攀升。截至2020年,全国粮食产量已达到13 390亿斤,创下粮食产量历史新高。而与产量的不断提升相对应的是粮食品种的相对单一和品质的相对滞后,进而所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和农产品“高产出”“高库存”“高进口”困境,不仅成为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民生焦点,也造成了非常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粮食数量和质量并重,“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17]。对此,应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质量为导向的粮食生产方式,支持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持之以恒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不断加强经费支持和科技创新,努力培育优良农作物品种,从源头上提升农作物产品质量。着重提升粮食质量并不代表就此可以忽略粮食产量,就可以牺牲粮食产量换取粮食质量提升,而是在确保粮食产量稳中提升的同时,更加重视粮食品种的优化、多样化和粮食质量的提升。只有准确把握好“增量”和“提质”的辩证统一,才能真正有效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福祉。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粮食产量的不断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中国社会的食物浪费现象比较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 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18],相当于约8 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尽管我国粮食总产量连年攀升,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我国粮食供需仍然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19],并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要通过立法、宣传教育、加强监管等多种措施,培养良好社会风尚,坚决遏制餐饮浪费,厉行粮食资源节约,为保障粮食安全“查漏补缺”。从一定意义上讲,节约粮食本身就是最低成本的“种植生产”。
处理好粮食生产和节约的辩证统一关系,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求我们在增加粮食产量的基础和前提下重视粮食节约,在节约粮食的情况下进一步巩固粮食安全,两者缺一不可。既要不断增加粮食产量和提升粮食品质以充实国家粮仓,又要强化粮食管理监督,多措并举持续减少粮食在储存、运输、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不必要损耗和铺张浪费,既要不断“开源”增量,又要突出勤俭“节流”,只有这样,中国的饭碗才能变得越来越大,端得更稳、更好。
从方法论层面上讲,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增强历史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和底线思维能力等。纵观习近平粮食安全观,其同样蕴含着历史思维、战略思维和底线思维等核心意蕴。
所谓历史思维,就是要在历史过往中吸取经验教训,鉴古思今,用历史的眼光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方向以更好地指导今后各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时刻牢记“忍饥挨饿”的艰难历史,充分汲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居安而不忘危,在粮食安全问题上要时刻保持警醒的头脑。确保粮食安全对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中国来讲是一项永远不会过时的课题,无论何时都要绷紧这根弦。历史上的惨痛教训警示我们,要想解决好14亿多人民的吃饭问题,就务必要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坚持独立自主原则。“要牢记历史,在吃饭问题上不能得健忘症,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16]
正是基于对苦难历史的深刻认识和对国家民族未来的高度负责,习近平总书记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多次强调,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上,且碗中主要装中国粮食。只有手中有粮,才能心里不慌,务必坚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一底线。针对“14亿多中国人靠谁养活”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维度给出的答案非常明确,只能靠中国人自己养活!
所谓战略思维,就是要从战略高度出发,统揽全局,高屋建瓴,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和大发展方向上把握事物。“粮稳则天下安”,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粮食是一个国家发展稳定、独立自强于世界的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该战略的提出明确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要结合实际,合理、适度地利用国外市场和国外资源,但归根结底还是要立足国内生产,还是要依靠自身的科学技术进步来保障这一战略基点和基本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在粮食生产方面也不例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和科技进步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依靠科技支撑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调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内涵式、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不断更新粮食品种,提高粮食品质,优化生产结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在推动农业发展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贡献率。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粮食安全战略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基本的原则立场和重要的理论指导,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可行的行动指南,必须认真研究和长期坚持。
所谓底线思维,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设定最低的目标,立足最低点,却竭尽全力争取最大希望值和最好结果。自古以来,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谁能掌握粮食,谁就能掌握人口的生存权,而人口的生存和活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因而谁掌握了粮食谁就掌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申言之,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底线的粮食问题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粮食安全问题要经常抓,要持续抓好。
粮食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和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20]。因而,在粮食安全问题上,要时刻牢记党中央的要求,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决不能因为耕地的过多占用和破坏而影响到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这也是粮食安全的底线。在粮食生产策略和原则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的基本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好“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样一条底线。粮食安全问题买不来,等不来,求不来,一旦发生粮食安全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也救不了我们这样一个14亿多人口的世界大国。只有守好了粮食安全这一条底线,国家的发展和稳定、民族的进步和复兴、人民的康乐和幸福才有实现的基本可能。反之,则都是空谈和幻想。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生产,在此过程中产生了诸多关于粮食安全的经典论述和重要思想。习近平粮食安全观无疑是对这些重要论述和思想的吸收和发展。习近平粮食安全观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行动指南,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根本遵循,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习近平粮食安全观是中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宝库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献予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可供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