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路径分析*

2021-11-28 19:31胡威威吴振辉
科技与创新 2021年10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计算机互联网+

胡威威,吴振辉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河南 开封475001)

1 引言

“互联网+”的时代给人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将所有网络资源整合,精准地对各种受众群体进行服务,运用产业融合的特点,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培育学生基础计算机运用理论知识并且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价值的课程,由于互联网与计算机的紧密性,将“互联网+”优势运用其中,能够帮助教师创新教学理念,从传统课堂转向平台网格化管理教学,而对学生来说,将“互联网+”内容融合,帮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掌握更高端的课程。因此,必须对此进行探索。

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问题分析

2.1 学生计算机水平具有差异化,课程单一

由于计算机是一门考验逻辑性的系统学科,对于计算编码和软硬件等知识需要十分了解,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这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十分考验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许多学生因为不具备计算机的基础,对于许多知识很难理解。

传统课堂上并没有将具体知识逐一进行引导,教师只是单纯的注重教学节奏,导致学生难以跟上。由于学生的计算机认知水平有差异,同样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接受能力有所差异,因此,学生课堂上会出现不同的表现情况,导致出现参差不齐的学习效果,会打击跟不上教师进度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同时大部分教师通常是按照原始教程教法按部就班开展教学,采用统一的一套标准,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接受、掌握以及运用等方面的差异,仅仅僵化地根据考试成绩核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学习兴趣被抑制,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

而利用“互联网+”的形式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拓展课程教学面,从线上到线下的无缝衔接,能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和现实中,同时由于“互联网+”具有市场化导向性的形态特点,因此,可将不同领域的实践知识应用于计算机知识之中,丰富计算机应用场景,例如网络电商营销、网络医疗服务、线上教学、智慧城市等都需要应用计算机基础知识。而且通过与“互联网+”结合,教师可以针对单个学生依据不同方面实践的结果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根据显示出的问题进行一对一解决,从而进一步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差异性。

另外,针对“互联网+”内容运用,教师进而可以开发出更加优化的课程,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传统的计算机课程过于笼统,且许多知识点比较分散,经过“互联网+”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使课程方向变得更加明朗清晰,学生能够迅速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掌握程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②通过采用强大功能的网格化信息服务,将计算机基础知识细化成多个任务目标,在数据库中进行储存和查阅,让学生通过计算机了解计算机,不断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热情,提高学生借助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再是传统的通过课堂填鸭式教学来接触计算机,“互联网+”与计算机课程的融合能使计算机知识表现更为直观和生动,同时简化甚至剔除了许多无用的内容,保留了计算机课程中最有价值的部分[1]。

2.2 教学模式陈旧,效果低下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基本就是围绕着教师进行知识授课,这种模式相对来说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教师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因此,无法及时从学生方面得到反馈,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也没有建立一体化的目标考核体系,显得教学过程过于死板;不注重教学实践内容,基本上就是围绕着PPT 和Word 文档等固定教学方式对基础知识进行反复授课。传统教学方式不仅消磨了学生宝贵的时间,而且因为无法满足学生对日益多样的工作和市场技能的需求,导致课程停留在口头上,很难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教师则可以转变教学模式,根据“互联网+”的创新辐射功能,建立综合的后台检验标准,教师自动让位,仅仅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自学的辅助者、问题讨论的参与者,教师应积极主动引导学生挖掘有价值的资料,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养成探究性学习方法,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及时反馈课堂信息,最大限度地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

3 “互联网+”时代下,优化“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对策

3.1 结合现实,与时俱进,调整教学内容

首先,相关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意识,从原来的计划干预转向统筹规划。教师需要看到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计算机在市场中的应用与发展,然后进行定向研究,对“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的主要成就进行解析和探索,开发出优质有价值的课程。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化的特点,进行分阶段、分对象授课,前期先进行两种课程模式教学,优化课程比例,一半时间培育基础计算机课程,一半时间加入新兴计算机技术,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习,从而让学生具有学习新兴技术的兴趣。第二阶段则将基础知识融入新兴计算机技术之中,如编码技术搭建数据库云平台、社交网络搭建物联网等,教师需要将基础知识深化和简单化,逐步与新兴技术联系。例如,基础的PPT 知识减少讲解制作PPT 具体内容,而花更多时间讲解PPT 的窗格翻转、动画、绘图、影音等多媒体功能,进而让学生了解到多媒体技术、网络布局能够变换的基本理论,然后引入大数据的知识,告诉学生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变换网址和浏览器,进而衍生为新的网站一体化信息空间,也就是云平台[2]。

3.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学生更应该具备多维头脑,不能单纯的局限于一种禁锢的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应该培育创新价值理念,通过不断地探究性学习的实践运用,总结其优缺点,进而利用所学知识,促进自我创新。

教师必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匹配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培育多种能力。可以依据学生对于计算机差异化的操作水平,将其在不同新兴技术上的掌握程度作为阶段性目标,多层次和多角度地评判学生。例如有的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较好,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大数据的高级基础和高级应用知识,根据学生完成大数据搭建的平台完成程度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而有的学生计算机基础较差,则可以指导其学习大数据的基础知识,通过大数据的理论掌握程度进行评价。教师可以提前调研学生的兴趣,可能部分学生愿意学习大数据知识,部分愿意了解人工智能,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在工业应用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分别总结和归纳相应的材料分发给学生,作为课外学习方向,学习成绩可以根据学习能力划分不同的衡量方式,做到综合客观准确。

教师应采用分层教学方法梳理教学主线,多采用案例教学,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观看大数据或其他技术在现实中的发展历程和实践运用,逐一进行解析,将主观观察和实际联系相结合,使学生学习知识达到知其所以然。另外,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协同意识,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优势进行紧密配合,迸发更多思想源泉。例如部分学生对计算机软硬件掌握的较好,而有的学生喜欢计算机编程,可以让两者合作进行一项新技术的创新,多方面多层次探讨其创新方法[3]。

3.3 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除了开发不同的课程以外,教师也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时代,可以进行信息教学模式的转变,以“互联网+”的大范围高效率辐射范围和不同受众个性化学习标准进行模式转变,可以结合信息平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授课,例如微课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等,同时也可以自主开发出与信息化传播等同的教学模式,例如进行多机制的互动实践课,属于一种反馈机制,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的成果反馈到计算机网络上,引发其他学生关注和学习。同时,应该转变考核与评价模式,从原有的阅卷模式转变为多维考核,可以根据教学模板分期进行考核,针对系统化的应用能力细分,依据学生差异化的特点作为标准,开发出不同的试卷内容考核标准。评价方面也应该确立多维评价体系,可以采用课堂自检和计算机分析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的正确评价。

4 结语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面对“互联网+”时代下带来教育的机遇和挑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要根据客观实际出发,通过采用与“互联网+”相关的先进教学手段,进一步推动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不断深化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从不同的方向改变教学现状,使得“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计算机互联网+
宝马电子控制基础知识(一)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
一体式,趋便携雅兰仕AL-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