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2021-11-28 14:29:46张文丽李晋萌张红宇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1年30期
关键词:阿糖胞苷类药物白血病

张文丽,许 蕾,张 倩,李晋萌,张红宇(通讯作者)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血液内科 广东 深圳 518000)

白血病在近年来临床研究中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很多患者在发病之后会表现出一系列的临床症状[1]。因而需要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给予其合理的用药指导[2]。通过相关研究分析发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在目前临床研究中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很多患者在发病之后会出现一系列的危险症状,因此需要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完善其治疗方案[3]。当前临床治疗中,主要以蒽环类药物、砷剂治疗、阿糖胞苷以及造血干细胞等治疗方式为主。在上述治疗方式的处置过程中提升了患者治疗水平,为患者治疗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值得临床应用。本文以综述视角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探讨进行了分析,以了解该病的发病情况和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水平。

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分子机制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与年龄是呈现正相关变化的,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的影响会有所增加[4]。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做好患者的发病机制筛查和分析。一般情况下,该病的发病与细胞中r A R α与P M I 易位融合有直接关联,在患者发病后检测上述基因能够了解患者患病情况,也能够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做好相应的治疗方案设计和梳理。同时在基因分析过程中发现,上述基因抑制会激活相关靶向基因影响到分子凋亡分化情况,所以这种情况下会诱导基因同聚化以及多聚化发展[5]。

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诱导方案

2.1 蒽环类药物

蒽环类药物是20 世纪70 年代临床研究中已经被证实的一种药物,是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治疗药物。在该类药物的治疗处置过程中,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对患者病情控制有所帮助[6]。如甲氧柔红霉素与阿糖胞苷联合用药,就能够为患者病情控制提供帮助。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该类药物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能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治疗后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同时预后效果相对较好[7]。有相关研究显示,患者实施该类药物治疗后,其7 年复发率为55.00%,5 年复发率为35.00%,可见该项治疗药物对患者复发率控制有一定帮助,所以能够满足患者的治疗要求[8]。

2.2 砷剂治疗

砷剂治疗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治疗方式,在治疗应用中,以三氧化二砷形式存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生存预后效果,对患者生存质量延续有一定帮助[9]。同时在临床研究中发现,砷剂治疗用药后可以激发rARα与PMI 蛋白结构,形成环状结构与盒状结构,该种结构可以连接金属离子,并且能够介导二倍体形成。并且在患者诱导治疗过程中发现,该类药物治疗能够加速患者血液循环,对白细胞的摄取剂量控制有一定帮助。同时也能够降低预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10]。

2.3 阿糖胞苷

阿糖胞苷作为一种化疗常用药物,是针对该类白血病患者治疗过程中比较有效的一种治疗方式。在该类药物治疗过程中,能够通过用药方案调整,帮助患者做好疾病控制。该过程中比较常用的用药方案是阿糖胞苷与去甲氧柔红霉素结合用药[11]。经该用药方案处置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经临床验证分析发现,通过该类药物治疗处置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效果较好,相关的症状改善明显。尤其是细胞毒性的变化比较显著,可见该项治疗药物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2.4 造血干细胞

白血病患者发病后,其自身的造血干细胞受到损害,因而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应该从造血干细胞改善着手,帮助患者做好用药治疗方案。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能够激活患者自身免疫为患者治疗的质量提升做好了铺垫。同时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提高了患者治疗有效性。经该项治疗技术指导后,患者治疗的有效性达62%,并且复发率较低[12]。

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的新型制剂开发和应用

随着临床白血病治疗研究逐渐成熟,人们对于白血病防治治疗有了新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提高患者疾病治疗水平,人们在临床研究中发现了新型制剂的应用以能够满足临床治疗需求[13]。这是因为新型制剂应用过程中,能够在体外诱导,并且在细胞分化作用加强上有一定改进,所以当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该项治疗方案,能有效地为患者病情缓解提供帮助,提升患者治疗水平[14-16]。

4.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殊人群治疗

白血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特殊人群的治疗研究也越来越重视[17]。老年人作为该类患者中的一类特殊人群,在针对该类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的耐受性差,对药物的反应不同,所以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应该完善用药剂量,最大限度发挥治疗优势,为患者病情控制提供支持,如以蒽环类+砷剂类药物联合为该类患者治疗,帮助患者做好病症控制。

综上所述,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应该结合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给予其对应的治疗方案,然后在治疗策略的选择和应对上作出科学的分析。经本文综述分析后得出,该类白血病患者治疗过程中,能够通过分子机制作用,将患者诱导方案明确,并且在患者诱导治疗过程中,能够采用蒽环类药物、砷剂治疗、阿糖胞苷以及造血干细胞等治疗。通过上述治疗方案给药后,能够有效控制白血病患者病情,同时也能够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强新型制剂生产研发,对特殊人群治疗也有对应的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阿糖胞苷类药物白血病
基于蒙脱石负载的阿糖胞苷复合物的制备
山东化工(2024年1期)2024-02-04 09:47:12
白血病男孩终于摘到了星星
军事文摘(2024年2期)2024-01-10 01:59:00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
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 04:25:34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高三尖杉酯碱联合阿糖胞苷治疗7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天津护理(2015年4期)2015-11-10 06:12:02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异柠檬酸脱氢酶1基因多态性对非洲人群急性白血病患者阿糖胞苷耐药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