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探索

2021-11-28 13:07:08李梅
魅力中国 2021年33期
关键词:舞蹈群众活动

李梅

(孝感市群众艺术馆,湖北 孝感 43200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对于舞蹈作品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意味着群众文化要准确定位。群众舞蹈是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重要方式,不仅传承着社会文化,也推动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因此需基于群众文化视角,分析研究当代群众舞蹈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内涵。

一、群众舞蹈概述

群众舞蹈从广义的角度来研究属于舞蹈艺术范畴内,表演形式丰富多样,主要体现在广场舞、健身舞等形式。群众舞蹈能够充分展现出专业舞蹈的特性,同时又具有较强的群众亲和力。群众舞蹈的主旨在于娱乐大众,让跳舞的人能够从舞蹈中感受到乐趣,同时也能够强身健体。因此,群众舞蹈的群体和形式较为固定,通常由百姓自发组成。参加群众舞蹈的目的也较为单纯,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和个人的兴趣爱好。我国群众舞蹈的舞蹈内容主要分为自主创作和专业创作两种。自主创作即由群众集思广益对舞蹈内容进行创作,因表演的主体为群众,自主创作非常适合群众用来表达自身的情感。专业创作则由专门的舞蹈老师创作内容,由领舞老师教授舞蹈内容,更加合理科学规范。群众舞蹈作为一种复合型艺术形式,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当今社会,有力地推动了人们的身心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群众舞蹈积极蓬勃地发展起来。

二、群众舞蹈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增强群众身体素质

群众舞蹈属于舞蹈范畴,同样由多样的舞蹈动作组成,参与者利用难度不一的舞蹈动作进行健身,并通过这些舞蹈动作表达美感。首先,群众舞蹈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参与者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心肺功能,饭后参与群众舞蹈课促进消化,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大脑疲劳,改善了精神的紧张状态,对提高活力具有积极作用。其次,参与者在群众舞蹈中需要集中注意力以感受舞蹈音乐,音乐的感染力使得参与者在身体上及精神上得到充分放松,伴随着音乐将内心情感通过肢体动作抒发出来,从而使参与者感受到愉悦的情绪并达到调整心理状态的效果。参与者需要牢记舞蹈动作并展现出来,这其中包含着记忆-保持-再现-回忆的基本记忆过程,人的大脑也随着肢体一起运动,对个体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加快地域文化建设

在我国几千年历史的发展长河中,舞蹈艺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得以传承以弘扬,近年来大部分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更多人开始追求文化生活,多种群众文娱活动在公共场合随处可见,群众舞蹈这一新兴艺术形式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在群众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少地方已经将群众舞蹈作为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以中国舞蹈节系列活动“我要舞”的顺利开展为例,不同地方可以借助舞蹈日的形式来传承民族特色文化,结合当地生活元素及地域风情,创新发展群众舞蹈以加强地域文化建设工作。

(三)舞蹈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当前社会中,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还可以增强文化软实力。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舞蹈具有广泛的群体基础,参与舞蹈可以使群众文化生活更加多样化,还可以提升群众的审美水平与文化素养,群众进行文化消费的主动性会受到激发,文化市场也会因此得以有效发展。对于地方发展来说,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推广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得到同步提高,能有效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比如浙江群众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源于隋唐时期的民间歌舞。延续到十九世纪末,浙江群众舞蹈实现了快速发展,并进入鼎盛时期,在发展、演变、传承的过程中,浙江群众舞蹈艺术融入了多种传统文化元素。浙江舞蹈产业因此得以发展、创新,在融入多种元素后,浙江舞蹈得以广泛流传,并产生了多种舞蹈类别。不同的舞蹈将江南水乡特有的地区文化与人文精神加以融合,满足了社会发展与本地区民众对于艺术的需要,为繁荣地方文化奠定了基础。

(四)舞蹈可以引导主流文化的发展

我国民族众多,不同民族在发展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文化,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民族文化也在同步发展。主流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群众文化与主流文化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群众文化可以为主流文化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主流文化也会对群众文化产生影响。二者的融合,有助于丰富区域文化的内涵。开展具有群众基础的舞蹈文化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活动形式也会变得更加多样化,还有助于缓解群众的精神压力,为群众的文化生活搭建交流平台,从而带动主流文化的持续发展。

(五)舞蹈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出民族文化、道德观念、价值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群众文化中,借助舞蹈可以将传统文化中的礼仪、风俗以及生产生活等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加以表达。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娱乐性质,可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当前,各个国家都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舞蹈等艺术形式可以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借助舞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进行推广,从而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发展。因此舞蹈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六)群众文化可以发展精英文化

为了有效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要区分群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精英文化的基础是群众文化。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群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存在相互推动的关系,而从发展方向、内容、主体来看,也存在着差别。精英文化产生于知识分子,群众文化的基础是普通群众。精英文化的发展源于群众文化,将二者加以统一,才能促进社会更好地发展。群众文化在发展中为舞蹈提供了艺术营养,让舞蹈的发展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任何艺术作品的产生都体现了时代的特点。艺术作品若落后于时代,其价值则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民间舞蹈得以流传的根本原因就是顺应了大众审美,适应了时代发展。

三、群众文化中舞蹈的社会功能

(一)具有宣传教育功能

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舞蹈具有宣传教育功能,这也是由其性质所决定的。舞蹈本身体现出很强的娱乐性。对群众进行教育,仅靠说教与理论知识难以保证效果。而将舞蹈融入进去,则能发挥其宣传教育的功能。舞蹈具有多样化的形式,可以提升受教育群体的思想道德水平与文化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群众教育。

(二)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舞蹈作为一种文化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体现出综合性的特点,同步于社会的发展。舞蹈可以促进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离不开群众文化活动,通过舞蹈可以提升群众的文化水平,从而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对于社会发展起到协调促进作用。

(三)具有娱乐与交流功能

舞蹈是群众进行自我娱乐以及自我教育的主要方式。群众文化中的舞蹈具有娱乐与交流功能。舞蹈的多样化可以满足社会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的压力会增大,群众之间的有效交流会减少。此外,国内农村劳动力也在逐步向城市涌入,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传统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不复存在。群众文化中的舞蹈为交流与沟通搭建了平台。

四、提高群众舞蹈文化质量的思考

(一)注重思想意识建设,改善参与者比例平衡

首先,从文化主管部门到各个地区的社区以及文化馆,都需要加强对群众舞蹈的普及,并且还需要向广大群众宣传群众舞蹈的积极作用,以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使其能够参与到群众舞蹈活动中来。其次,相关人员还需要给予群众热情的服务以及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以全面提升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最后,文化馆以及社区还可以定期举行一些健身健康讲座,使群众能够充分的了解群众舞蹈的优点。

(二)聘请专业指导教师,提供专业的舞蹈学习环境

文化馆与社区可以为群众聘请一些专业的教师来进行指导,教师不仅能够指导群众的舞蹈动作,还能够对现有的舞蹈动作进行创新,丰富其舞蹈形式与舞蹈内容,这能有效地提升群众的参与积极性。群众在学习舞蹈动作的过程中,也能够有效锻炼自身的肢体协调能力,并且磨炼自身的意志力。如《汉川斗笠好》是根据原创歌曲《汉川斗笠好》(赵嘉懿&周宝军)改编的近五分钟的健身操,里面融合了瑜伽、太极、拉丁、现代舞、汉川本土特色动作等元素,简单易学又有趣。当前,随着五项五进活动的深入开展,掀起了汉川市全民健身热。增强了全民健身意识,提高了全民身体素质,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营造出了良好的健身氛围。需要注意的是,群众舞蹈是娱乐大众的艺术活动,不必在舞蹈动作上过于苛求专业性,但教师可以在舞蹈服装上进行统一,为舞蹈表演增添一抹色彩。

(三)定期举办丰富的活动

各个地区的文化馆以及社区都可以与当地的电视台进行合作,定期举办一些活动,这能够为群众舞蹈提供一些舞台表演的机会,提高群众的表演积极性。另外,通过举办活动的方式也能使群众舞蹈的影响力得到提升,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群众舞蹈中来。如孝感市群众艺术馆每年举办的广场舞大赛,是我市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之一。

(四)加大文化投入,提高管理质量

文化投入的内容一般指的是音响设备以及舞蹈服装等方面的投入,音响设备能够确保群众舞蹈顺利地进行,而舞蹈服装的投入则能够有效提升群众舞蹈的整体质量,例如在进行群众舞蹈舞台表演时,鲜艳亮丽的服装能够大大提高舞蹈的整体效果,使群众能够乐在其中。2020年孝感市群众艺术馆就斥资六万余元购入31套音响设备,无偿分发至在馆内参加活动的30支文艺团队,以便于更好的从事群众舞蹈活动。在管理工作方面,相关人员必须要避免出现扰民的现象,让群众舞蹈变得更加有秩序。

结束语

我国群众文化活动种类日渐丰富,社会大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明确,新时代中的舞蹈已经不再仅仅属于艺术范畴,反而以新的姿态活跃在学校、社区及公园等群众活动场所中,逐渐发展成为群众性舞蹈并给社会群众带来更多的生活趣味。群众舞蹈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自发性,近年来流行的广场舞等舞蹈形式也改变了社会大众对舞蹈的看法,群众舞蹈作为新兴文化的代表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猜你喜欢
舞蹈群众活动
“六小”活动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学舞蹈的男孩子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0:34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孩子(2019年10期)2019-11-22 08:06:01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3:56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