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21-11-28 09:00:48暴晓林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6期
关键词:利用率浪费资源管理

暴晓林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辽宁朝阳 122300)

0.引言

随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要求非常高,严格开展土地资源管理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社会发展繁荣的重要保障。当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大量的农用地资源转为建设用地,同时大量存在土地资源闲置浪费现象,这不仅降低了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率,还给粮食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造成影响。本文结合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了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探究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1.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在不断向农村地区扩张,城市化进程加剧。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各地政府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忽略了整体规划,盲目的土地拆迁和土地资源占用导致了我国土地的利用率急剧下降,破坏了原有的土地结构,造成土地资源浪费,这种现象十分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破坏土地结构有可能会造成土地长时间内无法发挥其作用,甚至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对于我国农业大国来说十分不利[1]。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主要表现为两大趋势:一是土地资源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密切;二是土地资源配置与市场和政府的宏观机制调控相矛盾。具体来说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城市发展定位不明确,土地资源利用规划不科学

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进程在不断加深,城市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为适应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各地纷纷对城市建设进行了再规划,但是在经济发展的重压下各地都表现出急于求成的负面问题,这就导致了城市的规划不具备可持续性,也就是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规划难以满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了重复建设的现象,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1.2 土地紧张与浪费并存

据媒体数据,目前我国土地浪费主要表现为闲置土地、批而未供土地数量达到400万亩,各种废弃土地2亿亩,未开发利用土地39亿亩。但是在城市内地皮紧张、住宅拥挤、道路堵塞,交通不便、教育文化等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居民实际需求的情况却依旧突出。

1.3 短期发展与长期规划相矛盾

地方政府存在短视行为。迫于经济发展的压力,政府大规模的征收土地,用于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种植的农用地转化为工业用地或商业用地,开发区、高新产业区、大学园区甚至度假区等,在新型发展区域不断扩张下,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占用了,这些土地虽然能在短时间内为当地政府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但是对于长期发展来说,有相当一部分用地属于短期经济,比如工厂建设,一旦运营不善出现倒闭问题,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还造成了土地污染,造成了不可逆的负面影响[2]。

2.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现状分析我们发现我国虽然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但是人均土地资源占有率不高、农业土地利用率较低、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等问题严重。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还不到位,大致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

2.1 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

土地资源属于国有资源,需要各级政府统筹规划好土地使用性质和用途,这需要相关部门尤其是自然资源局、规划局、住建局等部门加强联系,只有政府内部在顶层设计和信息沟通上保持顺畅才能确保政策实施无阻力,才能发挥土地资源的最大利用率。但是目前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政府各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顺畅的协调交流机制,尚未构建严格的管理制度,没有在实际管理中发挥部门的管理合力,由此就严重降低了土地资源管理的有效性,进而影响到土地资源管理的水平与质量[3]。

2.2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在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近些年来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为提高本地工业化水平,相当一部分土地转为工业用地和商住用地,由于项目后续资金问题等原因导致项目进展缓慢,有些土地被长期搁置,几年甚至十年都没有进一步建设,造成了土地资源闲置浪费。另外在城市建设中,我国城市建筑规划还存在容积率不合理的问题,土地资源浪费,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另外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受到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城市发展受阻,房地产市场低迷,此前盲目开发的土地资源一再被搁置,也对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3 规划编制不合理与规划编制理念不科学

就目前来看,各地不管是农业用地还是工业用地都普遍存在着利用和管理的粗放,导致这一问题发生的一个原因是规划编制不合理与规划编制理念不科学的问题,短期效应和长期规划相矛盾。比如有些地区在编制城市建设规划时,没有考虑到城市本身的情况和定位,由此造成土地资源利用十分不合理,难以优化配置城市土地资源,造成了土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3.优化土地资源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与实施

2019年5月10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文件明确指出:“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以及各类海域保护线,强化底线约束,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目前很多地方的国土空间规划尚未编制完成,不能为进行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开展国土空间资源保护利用修复、制定空间发展政策和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提供基本依据,为此要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同时更要注重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2 因地制宜发挥土地资源优势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合理土地资源规划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关键。因此分区段因地制宜构建区块话产业成为必然选择。我国地大物博,土地资源涉及平原、高原等多种地貌,因地制宜发挥土地资源优势成为关键。比如在平原地区可以选择打造生态友好型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5]。平原地区,气候适宜,资源物产丰富,要着重发挥这一优势,结合乡村振兴,以本地优势为基础,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在高原地区,以现有资源为基础引进再加工企业,打造以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链条,发挥高原地区畜牧业发展优势产业形成集约化生产基地。

3.3 合理控制工业用地规模和供地范围

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重点控制对象是工业用地,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项目容积率、建筑密度、投资强度等方面对工业用地规模进行控制,并将各类园区的标准适当提高。要积极引进和应用高新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淘汰落后产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限制供地项目目录》《禁止供地项目目录》,达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目的。

4.结语

土地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应该得到充分的保护。因其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我国在土地开发利用时要更加的慎重,确保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面对当前土地资源浪费的现状,采取必要合理举措优化土地结构成为当务之急。各级各部门应该明确职责,加大执法力度,从制度层面加强管控,从落实上重视成效,确保土地资源配置的高效性,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猜你喜欢
利用率浪费资源管理
不浪费
东方少年(2022年28期)2022-11-23 07:09:44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云南画报(2021年1期)2021-06-11 06:04:56
化肥利用率稳步增长
做好农村土地流转 提高土地利用率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1:03
浅议如何提高涉烟信息的利用率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9
浪费等于扔钱
小布老虎(2017年3期)2017-08-10 08: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