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砚茹
以“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观点为基础和指导,从高等教育的各个根本任务入手,将“立德树人”的理论贯穿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已成为各级高校面临的迫切任务。对此,高校需要充分明确“立德树人”与其他体育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这两者之间的递进关系,实现对于大学生的“文化育人”,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思想价值观。体育文化本身就是体育在其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和创造出来的各种物质与精神财富,不仅是具有坚固的文化内涵与价值,也是推动人类精神文明进步的有效结果。
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赋予并明确了高校体育育人使命的具体内涵,因而高校需要将“立德树人”融入并贯穿于体育教学中,将体育文化育人作为实现“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关键路径,进而促使自身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综合素质全面和人格健全的人才。“立德育人”已经成为新历史时期的我们党教育一项根本任务,它也就要求我们党和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广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坚持“德育为先”的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培养中华民族社会主义的思想建设者和伟大的接班人。
1 立德树人与体育文化的理论概述
1.1 立德树人的概念界定
“德”是教育的根本,立德树人理念要求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贯穿于学生的教育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1.2 体育文化的概念论述
作为体育运动的灵魂,体育文化赋予了体育深厚的内涵,不仅如此,体育文化作为现代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广义上说,体育文化兼具国际化、社会化、差异性、时代性、传承性等特点,这就需要我们的体育工作者去进行传播、解读和发展。
2 高校体育“立德树人”的思考与认知
2.1 “立德”与高校体育
高校体育要求学生在掌握体育基础技能的基础上,学习运动规则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养成规则意识,并可以构建独立的体育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自身健康与民族富强紧密结合。对此,高校体育需要围绕体育教学,借助运动项目,促进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思想观念等方面的改造,助推其道德品质和性格修养的全面提升。
2.2 “树人”与高校体育
高校体育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体育精神,在此基础上养成终身锻炼的生活习惯和人生态度,同时在体育运动项目的参与过程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观念。因此,高校体育需要围绕体育健康意识、体育价值观念、体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和人生态度方面的改造,使学生得到由内而外的整体性提升。
3 高校体育文化的育人作用
3.1 树立大学生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对高校的大学生而言,虽已步入高等教育阶段但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长环境,对未来的人生态度更是不同。重点端正学生的人生态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高尚品格,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处理遇到的问题。在人生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荆棘、困难与坎坷,要学习体育人的精神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坚韧不拔。
体育文化的魅力在于激励、感染,它激励人们运用顽强的意志力,面对困难、挑战困难、从而战胜困难成就自我。体育文化是非常优质的育人资源,具有拓展性、竞争性、教育性,不仅消除传统教育中的弊端,还能使学生自然而然的了解正确的人生理念。因此,在“立德树人”视域下,教师应在教育中融入体育文化,让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心胸宽阔、热爱生活、充满自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2 培养学生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优秀的团队建设离不开每个人的责任感和团结精神。在团体运动中,团队的成功需要共同努力,每个人都对团队的成败都起着重要作用。在团队比赛过程中,每个人都很重要,只有共同努力,发挥团队凝聚力,我们才能成功。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大学生要有团队意识和团结意识,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要有责任感,严格要求自己,履行自己的职责,树立自己的大局意识。
3.3 促进体育文化传承
大学生虽然具备了独立思考的基本能力,但对体育文化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不仅难以理解深刻的体育本质,也不能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也是为学生的言行提供的参考标准。教师要想充分体现出体育文化的重要性,在教学中积极渗透体育文化,帮助学生了解体育文化的基本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还能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上“乒乓球课程”时,不仅要教授学生乒乓球的特点和作用,还应渗透乒乓球的起源、发展及我国乒乓球运动的相关文化知识,既能增加学生的文化储备,也能让学生认识到乒乓球锻炼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的兴趣,努力为体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3.4 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指路明灯,是开展体育文化的引领者。只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思想教育指导,保障学生更好的掌握体育文化。因此,高校应重视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文化水平,增强体育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比如,高校可以邀请教学专家来学校举办讲座,建设优秀的师德师风,使教师在体育文化教育工作中为学生树立积极的榜样,从根本上提高体育文化教育的质量。
4 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体育文化育人的有效路径
4.1 高校体育文化传承育人
高校体育文化的普及对体育文化的传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体育不仅是比赛的输赢,其背后还蕴含着文化的传播。随着西方敌对势力愈演愈烈,不良思想对大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加之社會竞争逐日激烈,浮躁、焦虑、见利忘义的现象层出不穷。高校需要借助体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促使大学生传承和践行体育文化,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体育文化融入体育教学和项目运动的全过程,使大学生在体育学习和运动中实现对体育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养成顽强独立、公平竞争、勇于拼搏的精神并秉持自知、自觉、自信的人生态度,最终推动高校体育文化“立德树人”功能的有效发挥。
4.2 高校体育文化竞赛育人
体育竞赛不仅是输赢的比拼,更是体育文化的较量。高校需要围绕“竞赛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多元化育人”的综合理念,积极开展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使大学生在体育竞赛中培养公平竞争的精神和勇于拼搏的勇气,塑造团结互助、协同配合的社会意识及乐观向上、永不言败的人生态度。对于体育竞赛项目的评价,需要超越输赢的基本层次,上升于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的层面,使大学生在体育竞赛中充分感受集体荣誉感和团体合作带来的积极体验和深刻感受,进而将体育文化转化为大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层次和品质格局,助推高校体育文化和“立德树人”的全面融合。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责任。开展各种多样的竞赛和实践活动,增强了大学生相互之间的联系,培养了竞争意识和相互帮助精神。推动高校体育的文化,激发广大学生在校内积极开展体育运动和实践中的兴趣,了解体育文化真正内涵和意义,弘扬体育文化精神。
4.3 高校体育文化冶性育人
高校需要将体育文化融入并内化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际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借助网络技术构建体育文化平台,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得到思想精神上的提升和道德品质上的完善。通过体育文化的熏陶,学生会将体育锻炼作为人生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锻炼体魄的同时强化心理承受能力,建立健康平和的心态,养成坚持不懈的勇气,塑造关爱和平的道德情操。对此,高校需要在体育文化的渗透中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借助体育教学,使大学生具备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其今后的发展夯实基础。如此,可以为高校体育文化“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
4.4 高校体育文化公平竞争育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竞争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常态。学生在踏入社会后,也会遇到残酷的竞争和形形色色的诱惑,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大学生应保持初心、增强自律意识、公平竞争、时刻谨记道德至上的理念。公平是我们任何人不能逾矩的原则,在体育比赛中核心内容就是公平、公正、公开,这就是给高校体育文化育人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随着体育运动的普遍推广,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正逐渐渗透到生活各个方面。在“立德树人”的视域下,高校应积极组织体育比赛,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学习奥林匹克所倡导的公平竞争精神,进入社会后,也要把公平竞争的精神当作人生信仰。
4.5 高校体育文化爱国精神育人
爱国主义精神应是每个高校学生具备的优良品质。体育运动有利于身心健康,体育比赛精彩激烈,为班级、为学校、为国家争光。自1932年我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以来,有无数的运动健儿将青春和热血献给体育事业为国争光。中国乒乓球是我们国家的骄傲,他们拼尽全力用泪水和汗水赢得一次次荣誉,极大的激发了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因此,高校应积极组织开展体育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学习运动员身上永不放弃的精神,为祖国的建设发展努力奋斗。
5 结论
体育本身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为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深入人们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的各个角落。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依据,借助体育文化实现大学生思想品质、价值观念、言谈举止等方面的改造和提升,可以助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促进高校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运通体育文化,培养、规范、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操和道德素质,全面实施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从而使高校体育文化育人取得显著成效。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