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熊是真熊,长津湖不是湖

2021-11-27 04:14装甲蜗壳赵暾
兵器知识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一师长津湖北极熊

装甲蜗壳 赵暾

《长津湖》这部电影是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东线战场为背景,而在历史上,我军当时的战绩之一,耕是重创绰号“北极熊团”的美军第7步兵师第31步兵团。他们的上校团长重伤毙命,团旗被缴获,至今还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长津湖战役是第二次战役的一部分,刚刚入朝的志愿军第9兵团在朝鲜战场东线长津湖地区伏击美第1C军,主要对手是美海军陆战队第1师和美陆军第7步兵师一部。由于装备火力和后勤能力上的悬殊差距,志愿军未能实现全歼美军的目标。陆战一师确实是美军王牌部队之一,二战中在太平洋战场历经多场血战,因此不仅装备精良,作战意志也算顽强。

影片播出后,有些媒体将“北极熊团”也描述为一支王牌部队。影片中倒是也有桥段,是登陆仁川时一名美军军官斥责因晕船呕吐的士兵,称他丢了“北极熊团”的脸面,夸耀说本团一战在西伯利亚打过俄毛子,二战在菲律宾干过小日本,十分自傲。那么这个团到底咋样?扒扒它的前世今生,就知道了。

1918年在俄国西伯利亚地区列队行军的第31步兵团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示的“北极熊团”团旗

长津湖之战十年前,北极熊团就被团灭一次

第31步兵团的番号在美国陆军中,曾出现过三次。该部队最早组建于1812年的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时期,但是1815年战争一结束,就解散了。1866年美国内战结束后,美军以第13步兵团一部为基础再次组建第31步兵团,之后又解散。

1916年8月,第31步兵团第三次组建,不过与前两代没什么传承关系,是根据《1916年国防法案》扩编陆军时组建的第一个单位。比较特殊的是,该团是在菲律宾威廉·麦金利堡建立的海外部队,隶属于美国远东陆军菲律宾师,常驻马尼拉,最初下辖3个营。

第31步兵团组建刚两年就得到小试锋芒的机会。1917年俄国发生革命,英美日等协约国派兵干涉俄国革命,美国组建了西伯利亚远征军,伙同日本等国侵入俄国远东地区。第31团就在远征军行列中,于1918年8月21日在海参崴登陆,沿西伯利亚大铁路布防。一周后的8月29日,他们与苏俄武装发生冲突,结果30人阵亡、60人负伤,可谓出师不利。

在随后两年多时间里,第31团的主要任务是阻止苏俄红军或白俄军队控制铁路线,同时监视日本驻军,防止日本独霸西伯利亚。当时苏俄红军在西伯利亚有多大能力,相信读者朋友很容易想象,因此第31团能有多少战绩,也不难猜想。在驻防俄国期间,第31团有1人荣获荣誉勋章,15人获得优异服役十字勋章,同时因为西伯利亚严寒而导致大量冻伤致残、非战斗减员。西伯利亚这段经历使该团获得“北极熊团”的绰号,并且以一只银色北极熊作为团徽(见右图)。

第31步兵团的血统标志“上海碗”,1932年在中国上海驻扎期间打制。

1932年初第31团官兵在上海驻防期间,与公共租界的华籍警察合影

第31步兵团的第二次出征是1932年初,北上到了中国上海。当时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中日两军在淞沪地区爆发激战,第31团奉命由马尼拉开赴上海,以保护侨民的名义进驻公共租界。实际上他们是隔岸观火,团里军官甚至还把家眷从马尼拉带到上海,入住豪华酒店。军官们还筹集了1600多枚銀币融化后,请银匠打制成一只精美的大银碗和一套酒杯。这就是该团的象征物,“上海碗”。

到1932年7月,随着战事平息,第31步兵团结束“度假”,返回马尼拉。全团官兵还为此获得一枚“长江服役奖章”。这段时期,可以说第31团是头懒熊。

1942年5月,科雷吉多尔要塞的美军向日军投降,第31步兵团跟着团灭

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同时,也进攻东南亚,第31步兵团终于迎来了第一次真正的战斗。日军在摧毁美国远东空军主力后,在吕宋岛南北登陆,直扑马尼拉。包括第31团在内的美菲联军跟着麦克阿瑟退守巴丹半岛和科雷吉多尔岛。在防御战中,该团倒是有29人获得优异服役十字勋章,另有1人被推荐获得荣誉勋章。可是困守四个多月后,麦克阿瑟坐潜艇跑了,美菲部队缴械投降。第31团除少数人逃入山林打游击,其余1600余人在巴丹死亡行军和日军战俘营中饱受磨难,大半死去。

因此在1942年,这个“北极熊团”就被团灭了一次。当然了,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人家是因为没有海空支持,跟着数万大军一起团灭的。不过十来年后要是没有海空掩护,肯定是再来一次。

投降嘛,时间地点就都很充裕了,于是该团军官厄尔·肖特上尉把团旗和“上海碗”埋藏起来,免于落入日军之手,算是保住了一点尊严。1945年麦克阿瑟为了实现自己回到菲律宾的诺言,坚持率军打回菲律宾,然后从海水里走上海滩。从战俘营中幸存的肖特上尉,也得以将团旗和“上海碗”重新挖出。如今,“上海碗”保存在第31步兵团第4营位于德拉姆堡的总部大楼内,并常在该团举行的老兵纪念活动中作为重要物品亮相。

在麦克阿瑟的特别关照下,第31步兵团于1946年1月重建,隶属于第7步兵师,派往朝鲜汉城执行占领任务,在三八线和苏联军队对峙。转了一圈,又开始站岗放哨,和老对手对眼。

1950年9月15日,第31步兵团乘登陆舰开赴朝鲜仁川海岸

第31步兵团军旗的复制品,而收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那面军旗已经永久成为中国军队的战利品

1948年,苏美根据协议从朝鲜半岛撤军,第31步兵团作为驻日美军的一部分进驻北海道。1950年夏季朝鲜战争爆发后,第31步兵团被紧急动员,接收了来自美国本土的补充兵员和从韩国征来的壮丁,于1950年9月达到满编状态,随即参加仁川登陆,接着一路南下直抵釜山,又在11月间登陆利原,作为美第10军的一部分向北进军。第31团以2个营加强了炮兵、坦克、工兵部队,组成第31团级战斗队,在团长艾伦·麦克莱恩上校指挥下,负责掩护陆战一师的右翼。

然后就是在长津湖新兴里,被志愿军围攻。11月27日晚到12月1日晚激战四昼夜,团部被端,团长艾伦·麦克莱恩上校重伤后毙命,继任者唐·费斯特中校也丧命。整个第31团级战斗队的3200余人,伤亡过半,逃到陆战一师的阵地时仅有385人没有负伤,随后缩编为一个营,丢弃全部辎重“撤退”。和上次被日本人包围、远离本土支援不同,这次有来自日本的强大海空火力补血;和上次投降前能找地埋旗藏碗不同,这次追车赶船有点急,结果把团旗丢了。

旗帜丢了,就再缝一面吧。还好没丢“饭碗”。大概是当年在上海街头游玩时见过的很多某些人,知道碗是最重要的家当。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的第一天,美国第7步兵师第31步兵团第1营援助站的医护人员在上甘岭598高地战斗后帮助第31团D连和L连的受伤人员。图片中的车辆为M39型多功能装甲车,注意美军已经穿着防弹背心

1968年,美军第9步兵师第31步兵团第6营的士兵在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地区执行侦察任务

2007年5月,第31步兵團第4营的士兵在伊拉克尤苏菲亚的街道上搜索,寻找三名被绑架的美国士兵

看到第31步兵团的这段经历,我们不难发现这支部队无论是历史传承还是作战能力,都远不能与陆战一师这样的劲旅相比,几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不过是在西伯利亚打过治安战,在上海滩看过热闹,在菲律宾举过白旗,在汉城和北海道站过岗罢了。唯一可能算得上有用的“作战经验”,恐怕只有在西伯利亚冻伤致残的经历,对他们抵御长津湖的严寒有点帮助。“北极熊”这次可能帮了点忙。

所以,第31步兵团在参加朝鲜战争之前,很难配得上精锐王牌的标准。要不是装备、后勤、环境等外在因素和历史上相比,一边倒地有利于他们,结局很难说。

对于丢团旗,美军显然不算很重视,不会因此撤销番号。长津湖战役,美军只是取消了“第31团级战斗队”,作为“北极熊团”的第31步兵团依然存在。而且这番惊魂逃命下来,美军对该团官兵在长津湖苦战,为掩护陆战一师撤退做出牺牲,还是很感激的,大加褒奖。

七零八落的第31团经由海路撤至釜山,在那里整补重建、恢复训练,1951年2月重返前线。该团先后参加了老秃山战斗、石岘洞北山战斗、上甘岭战役。在持续42天的上甘岭战役中,“北极熊团”作为第7步兵师的一部分参战,在占据绝对火力优势的情况下猛攻志愿军阵地,该团还特别配备了防弹背心。但是第1、3营在首次进攻中就有96人阵亡、337人受伤,遭受了该团在朝鲜战场上最严重的单日伤亡。到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时,第31团损失已经数倍于编制人员,可以说全团官兵换了好几茬。

朝鲜停战后,“北极熊团”作为驻韩美军一部继续留在韩国。1957年,美国陆军对团级单位进行改编,在团建制下组建若干战斗群,驻韩国的“北极熊团”改为第31步兵团第一战斗群,次年在阿拉巴马州拉克堡组建第二战斗群。这还是该团军旗首次在美国本土升起,而在此之前,第31团是美国陆军中唯一一个从未在本土服役的步兵团。

在越南战争中,“北极熊团”同样表现活跃,其第4营和第6营分别在1967年春和1968年春被派往越南,参加了众多战斗,第4营还是最后撤离越南的美军部队之一。越南战争后,第31步兵团下辖各营屡经裁撤和重新启用,但团番号始终存在。1996年4月,第31步兵团第4营在美国纽约州德拉姆堡重新恢复现役,加入美军第10山地师。该营是第31团编制下唯一的现役单位,算是“北极熊团”的正宗继承人。

1950年12月长津湖战役期间,沿着布满冰雪的山间公路徒步撤退的美陆战一师

2001年的“911”后,“北极熊团”再次出动,从9月到10月先后被部署到科威特、卡塔尔和乌兹别克斯坦。后来第4营营部和A连被部署到阿富汗。2003年3月,第4营B连被部署到伊拉克。5月,C连及营迫击炮排被部署到非洲之角,在吉布提和埃塞俄比亚展开行动。此后“北极熊团”第4营被频繁派遣到伊拉克和阿富汗,在历次战斗中有28名官兵阵亡。

2010年6月底,美国从伊拉克撤军,“北极熊团”第4营回到驻地德拉姆堡。2021年8月美国从阿宫汗全面撤军时,“北极熊团”第4营的身影再度出现在喀布尔国际机场。这与越南战争的末尾有点像,又是去当“熊尾巴”。

“北极熊团”在长津湖之战后打过一些硬仗,特别是在朝鲜战争后期。大概是在严寒下与志愿军练手,有点脱胎换骨了。不过总得来说,这支部队没有耀眼的战绩,装备训练等在美军中也没什么特殊之处。

陆战一师靠什么逃离长津湖?有一样东西你想不到

说了说假王牌,再说说真王牌。关于陆战一师的装备、战绩,相关文章资料也很多,这里篇幅有限,只讲一个在长津湖的花絮。

在长津湖战场上,即便陷入围困,由于美军掌握制空权,地面部队依然可以通过空中补给获得武器弹药、药品粮食,大量伤员还从下碣隅里的临时野战机场空运后方,避免了更多损失和行军拖累。“北极熊团”就有1000多名伤员乘飞机撤离。影片《长津湖》中对美军的后勤保障也做了展现,在战斗中美军仓库内堆积着大量装有野战口粮的纸箱,指挥部的桌子上放着吃剩的罐头和糖果,志愿军战士在追击敌人时也会顺手抓些吃的塞进嘴里。美军空投的食品除了让美国大兵们填饱肚子,还有一种食品,据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救命作用。

在长津湖战斗中,陆战队某部坚守一处环形防御阵地,艰难抵抗志愿军的轮番进攻,弹药消耗极大,尤其是60毫米迫击炮弹几度告急。美军指挥官命令通信兵向后方紧急求援空投炮弹。他们的请求迅速得到回应,美军运输机不久飞临阵地上空,几个降落伞吊挂着箱子飘落在空投区内,美军士兵顶着志愿军的火力玩命地将空投箱抢回掩体。可是打开箱子一看,哪里是什么迫击炮弹,而是几箱子巧克力软糖!这是怎么一回事?!

美军军官火冒三丈,立即找来通信兵兴师问罪。通信兵表示比窦娥还冤,说自己严格按照战场通信规则向后方发报求援,根本没要什么糖果。后来通过与指挥部核实才发现,问题出在当时美军的通信暗语上。出于保密目的,美军在无线电通信中会使用不同代号指代具体物资,而60毫米迫击炮弹的代号是“Tootsie Roll”,而这恰好是某糖果品牌。不知道是后勤部门忙中出错,还是漫不经心,真的以为前线部队需要软糖,就把几箱“Tootsie Roll”牌奶糖装上飞机空投过去。事已至此,前线军官只能再度请求空投,而且警告后勤部门千万别搞错了。至于那几箱糖果,就地散发给官兵们,让一丝甜味稍微提振一下士气。

志愿軍吹响冲锋号向美军发起进攻,而这些战士们只能依靠几个冻土豆维持体力

严寒下,软化的软糖能封补冻裂的油管

沿着长津湖地区的公路向南撤退的陆战一师

朝鲜战场上的这段传奇,将Tootsie Roll软糖与陆战一师永远联系在一起

几番恶战后,这支陆战队终于获准突围撤退。如逢大赦的陆战队员们急忙整理装备,登上卡车,准备溜之大吉。可在这关键时刻,向来以可靠著称的美式卡车却掉链子了,怎么都打不着。经过仔细检查后发现,燃油管路在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下被冻裂,无法向引擎供油。时间紧迫,请求后方空投备件肯定来不及了。可是没有车辆靠两条腿撤退,保不准半路就会被堵截消灭。就在大家手足无措之时,一名陆战队员急中生智,从怀里掏出软糖放在口中软化,然后把它抹在油管裂缝上压平。严寒下,糖块很快重新冻硬,恰好把裂缝给堵住了,油路恢复,车辆成功启动。一看这法子好使,大兵们一阵欢呼后都不约而同地开始吃糖、吐糖、堵漏,终于让趴窝的卡车全都动起来。最后这支美军部队凭借软糖逃离长津湖这个寒冰地狱。

“Tootsie Roll”创立于1896年,主打产品就是巧克力软糖,因为物美价廉、风味独特而畅销。二战时期,它被美军军需部门列入战地口粮清单,直到1991年的海湾战争,依旧是美军的供应品之一。

大名鼎鼎的长津湖,为何不是湖?

长津湖不是一个天然的湖,是一个水库。

1930年代,朝鲜半岛还是日本殖民地。当时日本人在朝鲜北部的成镜南道(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9个道级行政区之一)的长津郡,主持修建了一座大型水库,将发源于黄草岭的长津江拦腰截断。水库里的水通过导流进入修建的隧道,然后引入狼林山南麓的白川河,最后注入鸭绿江。

长津湖的大坝内安装有水力机组,以四个大型发电机组、一整套引水系统,组成梯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32.5万千瓦,能向周边的钢铁化工厂供电。

长津湖库区与水力发电站配套的4根粗大引水管,上方为了让公路穿过而修建了一座便桥,这就是著名的水门桥。很多媒体、读者讨论长津湖之战、炸水门桥、能否彻底围堵美军、美军工兵靠空投构件架桥等问题时,都没有注意到它并不是真正的桥,真要炸毁它阻断公路,远比美军炸越南清化大桥更难

1950年冬季,美军战机从空中拍摄的长津湖地区,已经被白雪所覆盖

长津湖面积54.16平方千米,周长156千米,按照水深平均3米计算,该湖的蓄水量可达1.6亿立方米。它是朝鲜第二大人工湖(最大人工湖是中朝边境的界湖水丰湖),湖区的平均海拔为1300米左右。广义的长津湖并不是单独的一个湖,在湖面以东约30千米处还有一个人工湖,即由长津江最大支流赴战江所形成的赴战湖,两大湖泊及其周围的附近地区一般被统称为长津湖地区。

当时长津湖的自然环境相当恶劣,周边人迹罕至,崇山峻岭间分布有數个村落。湖区早在10月下旬就入冬,11月下旬气温会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而1950年11月中旬起,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使得湖区的最低气温降到零下38摄氏度,部分地区甚至低于零下40摄氏度。

寒冷气候对长津湖之战的影响非常大。土地上冻,工事开挖困难;道路结冰,行进速度受限;部队人员冻伤人员、武器装备发生故障的情况也大幅上升。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军队在长津湖地区的战斗,将永远成为人们谈论的经典话题。[编辑/熊伟]

猜你喜欢
一师长津湖北极熊
看电影《长津湖》有感
《长津湖之水门桥》票房破40亿元系列总票房97.75亿元
《长津湖》创票房纪录后再拍续集
长津湖归来
用教育信息化推动“一师一校”发展
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对俞秀松教育理念形成的影响
绝望的北极熊
我的自然笔记(二)
更正
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