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地日常养护问题及对策

2021-11-27 08:28:17吴燕
魅力中国 2021年27期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地绿化

吴燕

(柳州市城中区园林绿化管理所,广西 柳州 545001)

引言

在城市道路的建设工作中,绿地养护工作十分重要,通过栽种相应的植物,可以增加道路的观赏价值,改善城市道路形象。为了实现绿化工程的社会效益,需要全面落实绿地养护,应全面掌握绿地养护和管理要点,根据城市道路的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并且做好后续的养护和管理工作。

一、园林的传承与发展

党中央60 年代提出大地园林化,九十年代北京市提出城市大园林的概念。从片林建设到绿化隔离地区建设,直至今天百万亩造林,等等,大地园林化已经雏形初具,迎接这样大规模的绿地养护理念经验都欠缺,不是仅仅增加养护经费的问题,需要摸索出大园林管理模式。传统江南园林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皇家园林的金砖碧瓦,松竹梅,”岁寒三友”,梅兰竹菊的”四君子”意境美成就了中国园林在世界上的地位。松柏的苍劲,垂柳的惜别等都需要我们继承发展。我们要继承古典园林艺术精髓,同时融入现代审美,技艺,创造出我们时代的园林特色。

二、市园林绿地日常养护的意义

(一)充分发挥绿植的美观性,改善城市环境

绿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温度、气候、环境、人为等诸多因素影响容易受到损害,轻则降低园林工程观赏效果,重则造成绿植死亡。

(二)充分发挥绿植净化作用,调节城市生态环境

需要相关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园林绿地养护方案,并做好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应充分考虑柳州市气候、气温的特点,拟定养护方案,并总结了季节气候及环境变化规律,针对性采取养护绿植措施,保证园林绿化养护效果。另外,园林绿地除了具备美观性和生态性功能外,它还是市民日常休闲娱乐、缓解压力的重要场所,所以对中心区域周边的绿地进行了强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地日常养护水平,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

三、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的存在问题

(一)对城市园林绿地养护的重视程度不够

现阶段城市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人们逐渐在园林养护方面缺少关注,这是因为人们关注更多的是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是有所忽视的。甚至过去的一段时间,城市经济是在牺牲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发展,让园林养护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导致园林建设失去了原本的价值。因为态度上缺乏重视,所以园林养护的方案没有得到严格执行。

(二)绿地及相关设施破坏严重

就目前而言,开放式公园绿地管理存在的主要难点是绿地和相关基础设施破坏现象严重。主要原因是当前人们在渴望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下,游览公园的动机加强,且在全民健身、各种文化活动的推动下,开放式公园吸引了大量市民,增加了开放式公园的游览量。由于游客较多,公园绿地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可能会遭受一定的破坏和影响,如乱扔垃圾、污染绿地水源及土壤、损坏植物、损坏灌溉及排水设施等,导致公园绿地的管理难度加大。另外,在部分开放式公园中,还有不法分子对公园绿地造成一定的损毁,甚至有极个别素质较差的人,刻意破坏绿地设施,使管理工作面临较大的难度。这种情况导致开放式公园内设施设备破坏的概率增加,需要进行的翻修频率也有所增加。

(三)缺少稳定性专业力量投入

专业人员的缺乏是制约城市公共绿地养护质量的重要因素,日常中不难发现,部分养护单位缺乏稳定的、专业性人才储备,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专业人才流动变化较大,难以长时间稳定在项目养护工作上,另一方面管护人员专业性参差不齐,尽管绿化管理部门会开展相应专业培训,从实际效果看,专业技术提高幅度有限。

(四)气候环境的影响

在城市中进行道路绿地建设,会受气候环境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城市相较于农村和郊区而言具有热岛效应。现代化城市建设使得城市所在区域植被减少,难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由于柏油马路和高楼大厦施工建筑材料不具备吸热功能,因此一般情况下高楼林立的城市气温要高于正常植物生长所需的温度。温度的升高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高温环境会使植物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空气变得干燥,从而减少水分,影响植物健康生长。此外,城市道路绿地受汽车尾气影响,会对其正常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四、对园林绿地养护工作问题的完善措施

(一)定时灌溉

在城市道路中,由于绿化植物生长环境发生了改变,仅依靠雨水不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所以,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定期灌溉。应制定相应的灌水周期表,合理安排植物的灌溉工作,确保满足植物的水分需求,尤其对于幼苗植物更应该细心呵护,防止幼苗枯萎。

(二)持续供肥

我国现阶段绿化中,地被植物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城市道路环境和野外环境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要根据植被的生长习性,同时保证充分的供肥。在绿化带中,种植观赏性植物应提供充费营养,确保植物发挥自身的观赏作用。在绿化植物养护中,割草频率约为每年10 次,在春天和秋天可以进行绿化植物的补植,防止道路种的绿化植物出现空缺,要保证道路绿化的整体美观。

(三)做好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治

应该先做好实时监控和记录工作。园林管理工作人员的疏忽常常会导致园林树木病虫害泛滥。因此,在园林绿地养护管理过程中,应该做好人为检测和信息监测,及时发现园林中的病虫害。同时,还应该根据病虫害的监控记录来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在实际情况中,在将病虫害树木类型记录到位后,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往往可以达到更高效果。管理单位及专业技术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做好信息化工作,要重视现代信息化的作用,利用信息化技术了解周边发生的病虫害情况和防治实际措施。开展信息化防治工作,可以有效应对病虫害问题,提高园林绿地养护水平。

(四)植被修剪整形

针对开放式公园绿地植被的养护管理,还应进行合理的修剪整形工作,其一般是对乔木和花灌木进行修剪。对乔木进行修剪,目的是保障树木生长发育的均衡性,促使树型整齐、树姿优美,实现健康生长,同时还能剪除病枝,防治病虫害滋生或蔓延。在实际修剪过程中,需要保障切口平滑,不得出现裂缝,以免造成撕皮等问题,并涂抹防腐、防菌等保护药物。修剪高大乔木时,应剪除不规则的分支,避免影响美观性。另外,对于花灌木的修剪整形,应分为2 个阶段,分别是冬季修剪、花后修剪,目的是保障短枝和花芽顺利形成。修剪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去弱留强等,以营造更好的植物绿地景观。

(五)绿地季节性养护

在养护管理绿地时应注意:绿地纯净、均匀等。绿化绿地通常可根据柳州市季节及种植时间分为种植至绿地长满、生长旺盛、生长缓慢、绿地退化4 个阶段,所选用的方法有以下4 点。

1.种植至绿地长满期的管理

上述工程在新植绿地地床上及时清除草根、草茎及种子,并对地床进行净土、刮平、压实后才可以贴草皮。

2.生长旺盛期的管理

绿地种植后的第2-5 年是生长旺盛期,观赏绿地以绿化为主,结合当地夏季最高气温进行水分管理,要求在翻开草茎后土干而不白、湿而不渍,并在此基础上要求春夏季节呈现干状,在秋冬季节呈现湿状,提高绿地养护质量。

3.生长缓慢期的管理

在绿地种植后6-10 年期间,绿地生长速度会逐年下降,枯叶枯茎也随之增多,这时期管理重点是防治病虫害,结合实际情况有效开展防治工作,注意越冬前的防治,如利用化学防治的白僵菌粉剂,也可以利用物理防治的黑光灯诱杀成虫。

4.绿地退化期的管理

在绿地种植10 年后开始逐年退化,至15 年时会出现严重退化现象,此时应对绿地进行水分管理,严禁绿地出现渍水现象,并进行干湿交替,避免出现烂根枯死现象。

(六)提升养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园林养护人员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素质,这样园林养护才会取得合理的效果。提升园林养护的知识水平以及专业性,就要注重对园林养护人员的技术培训,并聘请一些园林养护方面的专业人士,传播先进的知识和理念,因为园林养护的特殊性,还要注重提升园林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及审美能力,建立养护工作的考核机制,让园林养护的工作道德真正的落实。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要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不断在园林养护中引入新的技术以及方法。

(七)建立健全园林绿化管理机制

开放式公园管理模式的构建,必须从管理机制上入手,强化整体管理和细节管理。管理部门应结合公园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标准,明确各类技术规范,如绿化养护技术、园容秩序、服务规范、安全工作等,充分落实管理责任,划分管理分担区域,由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同时,要制定严格的日常巡视、设施设备检修以及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比如绿地植物生长发育异常、排水灌溉设施损毁、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等。尤其是要加大开展非法占绿的行为检查,坚决制止,实现公园绿地的健康发展。另外,需要保障公园内的环境整洁,强化绿地病虫害管理监督,确保植物生长旺盛,更好地发挥生态功能。

(八)引入项目管理模式,提升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水平

当今社会行业分工越来越细,人力成本居高不下,只有靠规模化专业化才能减低成本实现规模效益。项目管理就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其目标。阳光、空气、水是生物存活的必要因素,城市就像我们生物体,主干道是我们的动脉,静脉,街巷是毛细血管,绿色植物与我们自身给城市带来活力,点、线、面形成立体的城市生态,每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既要各司其职又要相互协作,使城市管理步入形成良性循环轨道,城市建设各个专业效能最大化,使我们的城市成为适合人居的美丽家园。

(九)建立健全绿地植物监测机制

要想提升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水平,除了加强绿地植物养护,还要建立健全绿地植物监测机制。城市道路绿地养护贯穿绿地植物的整个生长期。建立健全绿地植物监测机制,能为城市道路绿地养护提供质量监管渠道,对城市道路绿地建设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减少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和养护成本。

(十)实行网格化管理工作

对城市公共绿地分区进行网格化管理,借助手机APP、微信平台、PC客户端等形式,以绿化养护工序环节为核心,时间进度控制为出发点,分层、分时、分区掌控养护作业现场情况,注重“痕迹化”信息管理工作,做到事事有依据、有痕迹,加强养护作业的流程控制规范化,过程管理精细化,监管问题即时化,周、月报汇总实时化,数据统计自动化,切实提高养护作业全过程的专业化的管理水平。

结语

总之,园林养护工作的开展直接关系到城市生活环境,现阶段在园林养护中,很多的问题依旧存在,体现出园林养护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政府需要加强对园林养护的重视,并积极为园林养护的开展提供支持。同时要注重对园林养护的人才培养,加强对园林养护的资金预算以及落实,为园林养护开展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城市道路绿地绿化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可进入式绿地的养护与管理的研究
北京园林(2021年2期)2022-01-19 02:17:34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50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北京园林(2020年1期)2020-01-18 05:19:30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3-01 07:36:25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50:28
杭州市区春季绿地对PM2.5消减作用的研究
风景园林(2017年5期)2017-10-14 01:03:41
走进绿地
岁月(2017年9期)2017-09-08 14:45:50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