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维修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11-27 23:47:06高玲玲
魅力中国 2021年45期
关键词:工程机械制度工作

高玲玲

(河北 沧州 06100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工程机械设备有效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新时代背景下,工程机械设备逐步向高精端方向发展,这也对工程机械维修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工程机械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高综合素养的维修人员,完善的维修规范。在现实中,工程机械维修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以下内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机械维修对策。

一、工程机械的地位

机械工业担负着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的任务,它的先进水平是国家工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工程机械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工具,它是实现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低成本的重要手段。它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突出。伴随着新中国60 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 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机械工业已从基础十分薄弱发展成为今天门类齐全、具有相当实力的工业生产体系,经济总量占整个装备制造业2/3 以上,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制造业和GDP的增长速度。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台机器的构造,不管怎样完美无缺,但进入生产过程后,在实际使用上就会出现一些欠缺,必须用补充劳动来纠正。另一方面,机器越是超过中年期,正常的磨损越是增多,构成机器的材料越是消耗和衰老,因而它维持到平均寿命的末期所需要的修理劳动就越频繁、越多。”马克思的这段话阐明了,生产和维修是辩证的统一。自设备安装调试后,设备管理人员和部门面临最多的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维修。因为,在设备的寿命周期中,其使用、维修阶段是时间最长,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为了减少磨损,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补偿已发生的磨损,这就必须有维修工作。

二、工程机械维修现状

(一)工程机械维修市场现状

当前,我国工程机械维修市场出现了种种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与其他行业维修市场相比,工程机械维修市场起步较晚,维修设备、修复工艺落后,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致使工程机械维修市场发展极度缓慢。二是生产厂家与地方维修企业分离,新产品、新技术得不到及时推广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维修难度。三是各维修企业维修质量参差不齐,缺少专门的维修水平评估、检查和监督机制,而且仍没有统一的组织管理和标准。可以说,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工程机械维修市场的快速发展。

(二)工程机械维修制度现状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现行的主要维修制度,特别是计划预期检修制度,虽说对保证机械技术状况完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首先,该制度所依据的磨损规律存在局限性,致使维修工作在制度上得不到很好地开展。第二,制定保修周期及作业内容所依据的磨损规律与当前工程机械实际技术状况差距较大,极容易致使维修过剩或维修不足。对工程机械来说,计划预期检修制度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种盲目的、脱离实际的强制性保修制度,它的最终结果反映到经济上便是维修费用的高昂;反映到技术上便是技术落后;反映到思想上便是顽固保守。为此,需要尽早完善工程机械维修制度,确保维修工作有序进行。

(三)工程机械维修技术现状

首先,工程机械技术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工程机械维修的现实需求。但在核心技术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不足,技术创新能力欠缺;其次,维修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且故障诊断等技术的落后性,给维修工作带来较大影响;再次,维修技术发展与人员技能学习存在对接问题,技术人员对新的技术缺乏及时的学习及使用。

综上所述,当前的工程机械维修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严重制约着工程机械维修行业、维修管理、维修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必须及早寻找出解决方法,以完善工程机械维修现状。

三、工程机械维修中的问题

(一)工程机械管理质量欠佳

高质量的工程机械管理工作,可以确保工程机械正常运行,有效降低工程机械故障率,并减少维修次数与维修成本。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因管理制度缺乏科学合理性,导致日常工程机械管理工作整体质量欠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工程机械超负荷运转现象较为显著,且因机械操作人员操作行为缺乏规范性,导致工程机械处于疲劳运行状态,增加了工程机械折损率。其次,工程机械维修工作不到位。工程机械维修人员无法结合工程机械存在的性能故障等制定出科学完善的维修方案,导致工程机械带故障运转,进一步加大了工程机械故障发生概率,缩短了工程机械使用寿命。

(二)缺乏科学完善的市场发展机制

从整体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工程机械维修发展起步时间较晚。从现有的市场体制与市场监管方面来看,均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尤其,市场发展机制不完善,直接影响到工程机械维修工作的有序开展。市场发展机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维修厂家未及时更新维修技术,缺乏先进的维修技术,导致维修质量问题频现,并影响到机械设备性能。其次,缺乏完备的维修市场管理机制。现有的维修市场存在着收费不一、市场混乱等问题,导致维修成本过高,降低了企业经济效益,并影响到市场的稳步持续性发展。最后,监管权责不明确,多部门交叉监管现象突出,造成监管资源过度损耗,并影响到监管工作质量与效率。工程机械维修市场发展机制问题得不到强有力的解决,极有可能引发市场供需不平衡等问题,阻碍市场稳步发展。并影响到工程机械维修在技术创新等领域的高效应用。

(三)缺乏科学完善的工程机械维修保养规范

工程机械维修保养规范可以保证工程机械维修保养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并从整体上提高工程机械维修保养质量。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因维修单位未制定出完备的工程机械维修保养规范,导致维修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储备,且在实际维修工作中存在违规行为,严重影响到工程机械设备的整体性能。此外,因工程机械维修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在日常工作中过于散漫,导致维修工作流于形式,抑或者维修工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开展。有些单位制定了相应的维修保养制度,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到位问题,也会影响到工程机械维修保养质量。一旦工程机械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维修与保养,会加速设备老化磨损程度,并降低设备使用成效,与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四、工程机械维修对策

(一)加大维修技术创新力度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工程机械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高水平的维修技术。通过不断创新维修技术,可以为机械维修工作顺利进行提供强有力的驱动力,并有效提高工程机械维修质量。尤其,新时代背景下,光电机械一体化的高效发展,对维修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机械维修团队应加大维修技术创新力度,将先进的维修技术高效地应用到动态监测、故障诊断技术方面,从整体上提高维修技术含量,并推动维修工作顺利进行。

(二)制定科学完善的工程机械维修制度

科学完善的工程机械维修制度,可以保证机械维修工作规范化发展。为了从整体上提高工程机械维修成效,保证工程机械维修工作有序进行,相关单位应该结合工程机械维修所需,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工程机械维修制度。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建立完善的计划预期检修制度。结合预期检修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制度体系,推动维修技术快速发展,有效提高工程机械维修质量。其次,优化保修制度,促使维修工作机制常态化,确保维修工作及时有效开展,提高工程机械整体性能。最后,加强维修制度精细化管理。将维修工作权责落实到个人,确保维修措施能够被高效执行,从整体上推动维修工作有序高效开展,保证投入使用的工程机械性能完整。

(三)完善工程机械维修市场发展

和谐有序的工程机械维修市场,有助于推动工程机械维修获得稳步健康发展,并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形成良好的条件。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建立起区域性服务维修点,全面提高维修技术专业性与先进性。其次,优化行业中介服务网,充分发挥出中介在推动市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介机构的加入有助于激活市场,增强维修竞争意识,并有效改善工程机械维修市场环境。最后,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企业在良性市场竞争环境下,有助于推动企业不断强化技术创新,完善维修服务,提高工程维修质量。政府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导向作用,有效规范市场发展。

(四)加大维修管理工程应用力度

为了保证维修管理工作高效进行,工程机械管理人员应该制定出完善的管理规划。在实际规划环节,要将工程机械的使用性能、经济性充分规划进去。同时,要做好工程机械可靠性能维修与性能维修保障等方面的规划设计,以此从整体上提高工程机械的可靠性,有效降低故障发生概率,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应用服务,并减少工程机械维修成本。

通过强化工程机械维修管理,有助于及时发现工程机械运行中存在的故障,并及时排除故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工程机械的维修性,为后续维修工作顺利进行营造良好条件,并使得工程机械各个机部件处于良性技术状态。

(五)加大技术人才培养力度

工程机械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高专业素养的维修技术人才。因我国工程机械维修起步时间较晚,在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导致专业技术人才较为匮乏,无法切实满足当前工程机械维修工作所需。因此,新时期,相关部门应该给予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足够重视,从整体上提高工程机械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知识储备、职业素养等。首先,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结合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科学完善的培训方案,及时解决维修人员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切实问题,为后续维修工作顺利进行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强化维修技术与知识储备更新力度。随着工程机械维修技术的不断创新与优化,相关部门应加大培训力度,将最新的维修知识与维修技能等传输给维修技术人员,以此保证维修技术人员的综合素养能够满足实际的维修工作需要,并推动工程机械维修事业获得持续性发展。最后,在日常培训环节,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结合维修技术人员的个人发展,维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等,优化培训内容。培训内容要注重全面性,包括机械构造知识、故障诊断,也需要做好零部件拆卸能力、设备调整、机械现场抢修等方面的技能培训。企业可以将内部培训与外部专题培训相融合。在设备采购过程中,组织工程机械维修技术人员全面参与到机械生产厂家与代理商的技能培训中,以此提高维修技能。

结束语

总之,性能完整与高水平的工程机械设备为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机械设备支持。我国综合国力在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对工程机械先进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保证工程机械性能符合现实工作所需,我国不仅加大了工程机械技术创新力度,同时给予了工程机械维修工作足够重视。通过高效地开展工程机械维修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工程机械存在的性能故障,并制定出相应的维修整改方案,确保投入使用的工程机械性能能够满足现实工作所需。在实际工作中,工程机械维修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以上内容结合工程机械维修现状与维修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维修对策。希望相关工作者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或者帮助。

猜你喜欢
工程机械制度工作
工程机械自动化中节能设计理念的应用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工程机械雄安遇冷
汽车观察(2018年9期)2018-10-23 05:46:44
不工作,爽飞了?
桃之夭夭B(2017年8期)2017-10-25 14:53:20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8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
儿童绘本(2015年6期)2015-05-25 17: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