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剪纸艺术,弘扬民族文化
——社区剪纸艺术教学初探

2021-11-27 23:47:06张喜连
魅力中国 2021年45期
关键词:剪纸居民社区

张喜连

(三门峡市陕州区中等专业学校,河南 三门峡 4721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新时期,国家颁布了许多社区教育的法律法规,为社区教育的长效化、常态化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剪纸艺术由于其制作工具简便普及、技法易于掌握,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深受社区居民的喜爱和推崇。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陕州区地坑院”民俗文化景点已响彻大江南北,“陕州剪纸”名扬四方。如何引领社区居民学习剪纸艺术,如何保护、传承、发展这一传统文化,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几年来的社区剪纸艺术教学谈一点体会。在几年的社区剪纸艺术教学中,我们立足乡土文化特色,结合社区学员特点,确立了“一点、两线、三面”的教学模式。

一、“一点”——以社区学员的认知能力为切入点,因人施教

(一)根据学员美术认知程度,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参加社区剪纸学习的大部分学员是中老年和青少年美术爱好者。他们年龄相差很大、文化背景参差不齐,接受能力也快慢不一。因此,在教学前就要充分考虑这些差异性因素,精心选择适合不同人群的认知特征和接受程度的剪纸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员自身需要采用个性化教学的模式。

1.了解认知程度。教师将学员熟知的陕州区南沟村难易不同的生动的剪纸作品展现给大家,根据学员反响交流,再结合作品中寓意、生活案例来启发学员对艺术的向往,加强对剪纸艺术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然后根据学员认知程度进行教学。2.针对学员和居民特点,选择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社区剪纸教育是为了帮助学员提高生活品味和雅趣,提高审美能力的公益性活动,让所有人学有所长,是我们的职责,所以对于不同类型的人应该分门别类地进行教学。例如,针对初学者,可以组织他们欣赏简洁美观大方的团花剪纸作品,教师要从剪纸纹样的寓意、特征、叠纸、画图、剪刻等方面示范讲解,打消他们学习剪纸艺术的顾虑,教学过程不可操之过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针对那些有一定剪纸功底的学员,教师不仅要注重从剪纸构思、设计与创作方面加以引导,还要与他们共同探讨,加强沟通与交流学习,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大胆创作。

(二)改变教学手段,提高培训效果

社区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社区上课的形式主要以老师传授为主。有的教师不管学员能否听懂,能否掌握技能,均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导致学员觉得枯燥无味,中途离开。笔者曾接触过一位学员:“老师的知识水平太高了,他说的都是专业术语。我们没受过什么教育,也不能理解这些。而且这些专业知识和术语对我们有什么用呢?我们还是看看真实的作品和照片吧。”针对社区学员的接受能力,笔者在教学中采用PPT,将一些难以理解的剪纸知识、专业术语、技术要领,特别是剪纸寓意及纹样的组合设计要领、剪刻技巧、图案阴刻与阳刻的选择原则等,通过图例生动形象地的展示在学员面前,再结合直观的示范操作,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讨论热烈的课堂气氛,非常理想的学习效果轻易取得。

(三)寓教于乐,增强社区凝聚力

在社区教学和培训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学员“幸福”。快乐的活动比纯粹的教育更重要,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能使学员在娱乐中轻松获得新知。社区教育不仅要满足社区学员的知识需求,而且要满足他们对“幸福生活”的需求。学习剪纸艺术,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使人轻松愉快。当然,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多注重兴趣培养,注重动手操作,使社区学员在剪纸训练中不断体验艺术本身的魅力和精神愉悦。

在社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心讲解不同地区的剪纸文化起源和剪纸习俗,规范演示折纸和剪纸方法及技巧。指导学员按步骤将彩纸折成所需形,大胆构思设计纹样,小心谨慎裁剪。制作时把宣纸放在手中并随形转动,适时调整剪刀的角度,使剪纸在手中上下飞舞,待学员们展示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个个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笑容。剪纸艺术不但让学员和居民学到了剪纸技能,还体验到了其中的乐趣,增添了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美术课堂的热情期盼,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形成了传承文化、教育与娱乐相结合的良好氛围。通过社区教育,可以使居民感受到剪纸艺术的魅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归属感。

二、“两线”——授课教师与授课形式采用双线教学模式

(一)教师与艺人共同参与美术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为职业学校的美术教师,给社区学员讲授剪纸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法、设计组合理念等,游刃有余,但在实践方面仍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为此,我们采用教师与民间艺人共同参与美术教学的形式,聘请陕州区民间剪纸艺术大师刘灵巧、马迈芳等,老艺人亲自动手示范,讲解豫西剪纸艺术特色,他们功底深厚,风格质朴,语言通俗,操作娴熟,深受学员喜爱,提高了教学质量,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与网络授课并重

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三大理念的推广,学习已经从课堂走向社会,从阶段性学习发展到终身学习,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网络学习在终身学习教育理念引导下不断发展,使终身学习变得便捷、轻松。

剪纸艺术课堂教学虽然直观,但受时间、地点限制,授课内容不能满足广大学员需求。为此,我们将网络教学引入社区教学之中,老师通过QQ、微信平台向学员们推送剪纸知识和优秀作品,利用钉钉群、抖音进行直播教学,开阔了学员视野,增加了信息量,学员们通过网络更好更多地了解剪纸艺术,掌握剪纸技能。

三、“三面”——政府、社会、家庭三方面联手,共同参与社区剪纸文化教育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搞好社区文化教育

1.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推动社区文化教育发展。社区教育是一项集教育、经济及社会系统工程为一身的活动,需要政府加强协调和统筹。作为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化建设,多举措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社区文化教育的发展。明确社区美术教育的管理规定,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制度,使社区美术教育的发展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明确美术教育机构和居民个人在社区美术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其行为。要使社区艺术教育成为对外开放的平台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就必须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有效组织和开展活动,形成各部门领导之间的协调,在社区各界的参与下,采取有效措施,认真组织社区活动,加强对社区艺术教育的指导。.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区教育文化气氛。社区剪纸艺术教育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生活质量,培养情操,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激发社区教育活力,满足社区居民学习需求。充分利用美术馆、社区作品展览和网络等媒介来宣传剪纸,以便营造良好的社区艺术教育氛围。

(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设美术教育基地

社会资源不仅包括社区内的硬件设施,也包括人脉资源。陕州区南沟村有着浓厚的剪纸文化气息,我们分批组织学员参观学习,与乡村艺人密切联系,感受剪纸乡土气息,体会民俗文化韵味;我们邀请陕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艺术家参与教学,利用陕州文化馆,定期举办学员及剪纸艺术家作品展览,让大家在观察、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艺术素养。让学校和社区双向开放,相互联系,共享资源。社区图书馆、文化站等设施有秩序地对向居民开放,同时结合各社区的实际情况,建设一些美术培训和文化艺术欣赏等学习基地,受到了到社会的普遍好评。

(三)鼓励居民、家庭积极参与社区美术教育

社区文化教育离不开每一个居民、家庭的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教育的真正主体力量来自社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居民。我们要从两个方面加大宣传力度,一是加强居民对社区文化教育的认识,二是使居民认识到社区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居民以及家庭成员踊跃参与社区文化教育。

在社区开展剪纸教学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问题。比如,师资队伍的建设的亟待完善、课程安排不够系统、教育资金缺口无法解决等,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大胆实践与探索:通过社区教育,推进豫西剪纸民俗文化的发展,保护、发现和培养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接班人;将剪纸与其他产业链进行对接,将剪纸元素运用于生活中,例如丝巾、抱枕、瓷器、地毯、壁挂等。创新和发展剪纸艺术的形式,将剪纸工艺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开发具有陕州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一方面促进地坑院旅游业发展,增加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让学员、居民通过剪纸增加经济收入,提升生活质量和品味。

开展好社区剪纸艺术教育教学,是一项漫长而又充满挑战的工作。作为扎根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心系教育,牢记使命,创造性地开展社区剪纸艺术教育教学,为传承剪纸艺术,弘扬民族文化贡献自己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剪纸居民社区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 07:42:08
剪纸
文苑(2020年4期)2020-11-22 13:45:55
石器时代的居民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38
剪纸
剪纸
你睡得香吗?
民生周刊(2014年7期)2014-03-28 01:30:54
剪纸鉴赏
延河(2013年10期)2013-09-08 05: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