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方玉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大徐小学,浙江 金华 321300)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前提和保障。如何优化识字教学,使其能满足学生读写的需要,是多少年来小语界共同研究的一个难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 年级要多认少写。”并要求一、二年级学生的识字中二会字要达到1600-1800 个,其中包括800-1000 个四会字。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识字提速”,以便小学生及早进入文字阅读的阶段。改进小学生的识字方法,提高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面的方法有很多,每个教师一定都为此做足了功夫。笔者也在识字这个环节的课外作业上进行了优化和尝试,以下就是一点粗浅的实践和探索。
为了让学生的课外作业变得有趣,让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地识字,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笔者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生字银行”课外识字作业,把学习生字这项作业隐藏在游戏中。游戏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深入到生活中,同时,对于学习而言低年级学生都有一股勇争第一的劲头。“生字银行”正好能满足学生这种心理,学生们都抢着认字、记字、存字,希望自己是“最优行长”,这样会促使全班同学一起努力,形成良好的识字氛围,让这种课外作业的形式最优化。
上完拼音后,学生已经接触了较多的生字了。并且,接下来的就是识字教学,于是我就向同学们介绍我的“生字银行”计划。我拿出自己做的“生字银行”的样本向同学介绍。有实物,学生更易理解,并且也被我做的五颜六色的贴图,字所吸引,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1.每个同学都准备一本练习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本子的类型,并给它命名为“生字银行”。人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肯定特别的关注,尤其是孩子,让他们按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可以提高和延长他们做这件事情热情和兴趣;同时赋予它名字,明确识字计划。
2.全班同学共分成四个大组。
3.要求学生把平时生活中学到的字,“储存”到这个“生字银行”里,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不同的形式。
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光靠使他们暂时感兴趣一个计划来使他们喜欢识字,现在发现这是很不现实的。那教师该如何做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把兴趣放在识字上,形成稳定的识字兴趣呢?我想到了“不随意注意”。
小学生注意的几个明显的特点:有意注意正在开始发展,不随意注意仍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儿童;儿童对抽象材料的注意正在逐步发展,具体、直观的事物在引起儿童的注意上,仍然起着重大作用;儿童的注意经常带有情绪色彩,容易为一些新异刺激所激动而兴奋起来。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有趣识字情境,稳定学生识字兴趣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游戏”、“猜字”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识字,促进学生形成有效学习方式。
2.合理安排课堂创作,寓识字于游戏中,稳定学生识字兴趣
合理安排课堂创作主要是指把学生动手画画带进识字中来。这样做,对“生字银行”计划的改进是最有直接影响的,它可以让学生不再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画画上,让他们认识到并且强化“画画只是为了识字服务”,扭转他们本末倒置的识字状态。其次,课堂上作画,不仅可以深化当堂课所学字的印象,同时也是拉回学生注意的有效方法。
原本每个星期一的课堂整体检查,改为学生上交后我和“最佳行长”一起检查。星期一,由这个组的“最佳行长”收起所有的“生字银行”,然后仔细的进行检查,把做的最认真,最好的三本交给我(第一周的“最佳行长”由我根据学生已有的表现与识字情况来选择)检查审定。这样,除了老师的督促作用,还加入了小组长的督促作用。低年级的学生很喜欢做干部,所以无论是班长还是小组长,都很负责任,特别像个“小大人”。所以当让他们收交同学的作业时,他们会在星期五的时候就催那些经常要忘记作业的同学。
利用中午读书写字的时间,选出来的12 位同学对着全班同学再进行一个小小的识字比赛。我把他们“生字银行”里“存”的字,选择后分批在黑板上以无拼音标注的生字出现,12 位学生分别来认读,选出认读准确率最高的作为下一届的“最佳行长”。比如:我发现学生“生字银行”里出现的频率较高的字“市、银、交、车、酒、场、服、装、行、车、超、站、公、店、药、商”,我就把这16 个字分成两组,12 位学生交替来读这两组的字,选出每组准确率最高的同学。
这不仅是对被选同学“真才实学”的肯定,也是给其他同学作出榜样,细心发现生活的字,认真地学习,获得知识,就会得到好结果。这样能鼓励全班更好完成这个计划。
识字教学是贯穿于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在课堂内外进行有效作业,不仅要学生花心思,我们老师也应该多做文章,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寓教于乐,有效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识字能力,积淀更多的生活信息,优化学生的作业,服务于我们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