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婷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与其它时效性比较强的工程相比,绿色园林工程的施工更复杂,维护的难度更高,并不是短时间内高强度建设完了就能够立马看到成效。绿色园林工程的建设周期长,施工过程复杂,涉及的领域和范围广,因此,要想切实高效的推动城市整体园林绿化工程发展水平的提升,还需要有关部门引进或者吸收相关的知识或专业人才,并将其与时下的行业热点和潮流相结合,真正建设出效果完美人民满意的绿色园林工程作品。只有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追求,才是切实符合新时期社会整体发展特点和人民要求的重要措施。接下来本文将重点探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的如何科学合理提升推动绿色园林工程发展和实际施工的具体举措和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城镇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化发展步伐日益加快,我国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面积越来越大,城市人口快速增长。随着人口的涌入,大量的生活垃圾,人类产生的污染水和空气,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极其严重的污染,光污染和噪音污染,使人们的城市环境越来越不适合人们的生活。城市生活的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这不仅关系到生态环境的恢复,也关系到人们生活的健康和舒适。人们希望改变城市的生态环境通过相关环境保护技术,城市的绿化率最大化,减少人类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控制污染的城市环境,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适合人们的生活。
生态环境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需要持续投入维护的工程建设,如果只是为了暂时应付检查而临时进行了一些浮于表面的绿化美化工作,不仅缺乏了整体规划显得突兀,并且有可能会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中国城市的景观大多以种植大量的绿色植物为主,这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系统是不同的和稳定的。系统中的生物在整个生态环境中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和谐生长。在城市绿色景观工程的设计中,我们必须学会从城市景观规划的性质处理这个问题,自然、和谐的创造一个绿色和可持续生态景观,不断改善人们的城市生活质量。
不同地区有不同地区独特的气候、地理和经济条件,因此在对城市进行整体生态建设规划时不可以照抄照搬一概而论,更不可以纸上谈兵脱离实际,必须要综合不同区域的具体要素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利用和设计,以求达到超乎预期的效果。然而,有些地区为了所谓规划好的建设城市景观工程反而去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景观,这是完全违背生态文明建设初衷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的。我们后天的改造重建应该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在现有的生态优势的基础上,将人工景观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每个城市的绿色花园都是独一无二的,体现着本地区的文化和个性,呈现出自身独特色彩和吸引力,这样全国城市建设才能够百花齐放各有春秋。
我们要知道,城市绿色园林的建设主要是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许多现代人生活和工作在各种压力下。一个美丽的、生态的、绿色的景观设计,会让人亲近自然,身心愉悦,情绪放松。因此,在景观设计中,要优先考虑人的主观情感,是否能够让人放松,忘却烦恼。如果只是想创造一个广阔多样的景观设计,可能会违背城市园林的初衷。此外,每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都是不同的。在景观设计中充分融入地域文化,能够让当地人感到更加温馨亲切。因此,景观设计不仅是绿色生态,更是文化。
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工程,需要兼顾发展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要会同多个部门并引进园林规划专家人才一起参与进来。但现在有很多园林设计没有科学系统的方案,随意重复建设拆除,给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还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还有些设计师在规划时会忽略当地的文化环境特色,建造与当地民俗文化不匹配且重复的花园环境,这很容易造成居民的审美疲劳,降低对当地居民的吸引力和满意度。
真正的生态系统不可能由一种单一生物组成,但在景观设计中,很多设计师会选择单一树种的苗木,或者选择当地的苗木进行栽培,这种方式很容易将园林引为森林,忽略了园林建设的多样性植物,不利于生态环境的长期健康发展,也无法充分吸引当地居民。因此,在进行园林植物栽培时,要提前做好调研和规划,从其他地方引进适合本地自然环境生长的植物秧苗进行培育,以此维护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并且植物的多样性也可以给人以视觉冲击,带给人更多美的享受。
绿色园林项目不是短期完工的工作,项目完成后,必须注意后期的维护,否则会导致植物生长迅速影响美观,降低预期的美化效果,如果长期疏于管理的话甚至会造成大面积植物的死亡,前功尽弃。因此,在项目规划过程中,我们应该选择更有保障的工厂,在工程验收中必须注意这一点,做好园林的后期保障工作。
现代绿色园林工程建设不是一项单一简单的项目,会和城市整体的发展情况产生紧密的联系,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和协调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例如,在进行种植植被选择的过程当中,应当结合区域的气候特点以及土壤情况来进行综合性的分析,选择更加有效的土地作为绿色植物生长的基础条件,保证绿色植物的茁壮成长,并优化城市的绿色建设体系。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进行绿色园林工程方案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吸取当地普通居民的建议,将其作为有效的参考依据,使得园林项目的建设在达到原有预期效果和目标的基础上能够尊重民意,赢得民心。绿色园林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充分利用当地原本的景观来作为建设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和设计,尽量减少对地区原本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同时,还应当控制其规模大小,使其规模符合生态效益的合理性,确保绿色园林工程规划设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作为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对绿色园林工程进行重视,充分了解各方面的联系,使其效果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任何工程的开工建设都需要一套健全的管理和监管机制,绿色园林工程也不例外,在缺乏景观建设规章制度的情况下,很难保证相关的景观设计和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这时候一个科学合理的可操作性景观系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系统需要做到能够及时补充行业内的热点和风向变动,以确保其符合当前实时开发,并能发挥适当的指导作用,施工方需要严格遵循相关设计和施工方案,在施工期间,各个部门也要严格做好项目的监督检查工作。除了一些指导性的施工方案外,施工制度必须尽可能的详细,以确保施工的各个方面都能被包括在内,不会偏离预期规划。
在发展真正的城市景观设计中,我们需要深化环境与环境的概念,使景观建设更加科学化、艺术化,并以此为最终目标。绿色植物需要装备,包括树木、灌木和草的有效组合。如何扩大城市景观的建设,实现城市景观发展的个性化,应该更多关注生物多样性,植树和地方品种,应作为植物种植的辅助输入,确保开发过程中的科学性和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效率,重视生物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土方工程是绿色景观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基础工程,是创造不同风格的各种景观效果的基础。因此,在规划的过程中,针对绿色景观工程设计与施工,设计师应该首先做出合理的规划和设计。首先,在土方工程施工范围内根据不同的地形和设计的具体要求,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施工操作;其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现阶段大部分土方施工都是以机械开挖为主,因此在开挖完成后应该根据地形情况对其进行土壤边坡形状和土壤沉降系数的满足,以保证后续的自然景观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园林的整体效果。
人是贯彻整个园林工程项目展开的关键,人员的素质水平会直接对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必须要提高对人员选用的重视程度,组建一支更加专业的人员队伍,使其能够及时地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针对在职人员,需要定期组织培训,不断帮他们补充新的知识和理论技能,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在选择设计人员的时候应当选择一些优秀的年轻人员,为整体设计队伍注入新鲜的活力和血液,使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水平更高,为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在设计过程中还要求相关人员能够彼此加强交流,使信息传递更加流畅,保证绿色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
绿色园林工程进行规划设计的目的在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中所提出的现实需求得到满足。在对园林工程进行规划设计及施工时,需要加强工程质量检查验收,这是发挥出园林工程实用意义的关键所在。绿色园林工程的质量要求是最基本的要求,其对新时期下的园林工程实用性有着重要影响,要想确保绿色园林工程规划设计及施工质量,就要将园林工程质量验收安排在建设主体工程之前,并且还要组织不同部门来进行共同验收,包括绿化主管部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这样才能使绿色园林工程的规划设计及施工质量得到切实保证。
结束语:综上所述,伴随着城市建设水平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也在越来越高。因此,绿化园林工程建设中无论是前期设计还是施工以及后期保障都需要做好科学系统的规划,严格遵守风景园林质量要求的标准,以期实现城市生态文明的长期美观性,为人民生活打造一个更加健康舒适的城市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