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祖荣 韦宁照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广西 桂林 532100)
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具有社会主义性质,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利用导向、激励和教育的作用来提高和培养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利用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的机会,加强培养学校的创新创业文化,提高人才培养的模式。如果不能很好地将二者相结合,将会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部分大学生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受益者为那些具有良好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很难参与进去,对于将来有可能成为并且有创新潜力的学生来说,创新创业教育仅仅是一种教育形式。目前提倡的是重视守业而不是创业,重视继承而不是创新。正是因为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与重视,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符合,所以对于学生潜力的激发与发挥主观能动性都产生了消极影响。
目前,国内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差别很大,盲目追求形式与学分,不但不能真正让学生学到实际本领,而且也不能培养出卓越的人才,以至于导致现代大学的理论是空洞的,没有真实的经验,进而使得学生们缺乏竞争力,目前高校普遍缺乏不仅具备理论又具备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这种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匮乏难以满足“大众创新、万众创新”形势的需求。
以当前的教育现状来看,社会生活环境和校园的文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发展创新创业的教育,在我国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情况很不乐观。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总结为以下两个原因,原因一为当前的社会现状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实践,也需要在学校进行系统性的学习,把实践与系统学习相结合,对学生更有益。所以为了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开展大学生创业与创新的教育,需要社会相关单位和高等院校的共同努力。原因二为当前的大学学习氛围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能够顺利进行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绝大部分取决于拥有良好的大学氛围,良好的大学氛围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现在部分学校忽略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只重视知识方面的学习,进而导致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育氛围的丢失。以上两种情况都抑制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作为国家机关,应该从本质上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可以加大投入人力物力,通过合理高效的方法努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新与创业发展的环境。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只进行理论方面的教育,而是一种在实践方面的教育。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实践的方式,既可以落实教育宗旨,也可以达到教育内涵的应有效果。高校可以通过自身的资源力量帮助大学生走进企业,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这需要学校和相关企业进行有效的对接。作为学校,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在设置课程和课程考核中,要改善考核方式,也要重视实践内容所占的比例。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实践方式,也要考虑到具体的教学效果。例如,可以实地考察企业的情况,也可以让学生去相关的企业进行实习,这样做既可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也可以增强创新创业的认识和体验感。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了解。所以,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课程。另外,学校也应和校外的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确确实实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服务。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多元化教学目的是为了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要把应用型的教学方式逐步变为创新创业型的。但是对于这种转变的进行并不简单,所以要重视把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把创新创业和学校的研究成果成功的对接起来。例如,学校可以请一些在创新创业方面有自己独特见解,创业知识和经验足够丰富的专家给学校的学生做讲座,分享一些自己取得成功的经验。也可以组织交流会,在轻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然后由专业人员对学生的想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校也可以按时举行一些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对学生写完的创新创业策划案进行指导,并借助自己的资源为优秀的学生寻找适合的企业进行合作。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创新创业相关方面的宣传,使学生处于这种氛围中,加深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印象。
只有获得学校高层的重视和认可,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才会更加顺利。良好的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不仅需要大学生自己本身的努力,也需要学校的鼓励和支持,更需要社会相互部门的配合。作为高等学校,应该努力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例如,学生社团组织,使学生们拥有互相交流的平台,也可以使学生们进行思想上的碰撞,从而更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认识。通过组织学生全面动员参与创新企业,可以使更多的有志向有理想的大学生加入创新创业的队伍中。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更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例如可以在学校电子屏上打着宣传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语,也可以在学校广播站进行创新创业的宣传,还可以在学校电子阅览室的电脑上把锁屏设置为创新创业宣传语。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重点进行建设,使它成为校园文化板块的重要内容。借助社会各方力量结合学校教育,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资源,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进行。政府也应该对进行积极创业的大学生进行奖励,通过各种途径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由于我国实践教育部分方面并不完善,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在教学方面,没有丰富的教学内容,创新创业的教学课程也并不完善,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一直是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原来的创新创业教育一直是以知识传授为重点,没有充分的锻炼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应该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把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进行合理的结合,例如可以由原来的课上教学转化为实地调查,社会走访。把知识教育和实践教育这两方面进行整合再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课程。还要注意分阶段教学,每个阶段的要求不同,例如中学和高校的实践能力要求不同,教学内容也不相同。更重要的是要把创新创业的知识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以此为依据来创建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从而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教学方法也变得多样化。
结束语: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中,要求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能够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有效培养。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社会各个方面都应该进行思考,可以采用以上提到的措施进行改革,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思考更好的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