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美学视野下的红色电影现实作用研究
——以《长津湖》为例

2021-11-27 23:47:06黄蓓蓓
魅力中国 2021年45期
关键词:长津湖颜色革命

黄蓓蓓

(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53)

一、《长津湖》中的精神美学

对中国人而言,红色是民族的颜色,是融进华夏儿女骨子里从炎黄统治时期就有的颜色,带着赤胆忠诚,带着激情火热,更是近代以来备受资本主义扩展的压迫后,奋起反抗,用祖祖辈辈中华儿女热血与身躯浸染出来的颜色,带着民族荣誉,背负时代精神。红色电影是红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具体指的是在全作品放映过程中贯穿革命血脉精神与英雄主义思政与道德的影视作品,以红色题材为主线。将其细化,可追溯至1942 年。当时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大量能够反映时代发展特征的作品出现,后一直延续至今。期间出现了大批不可复制的经典之作,像《地道战》、《长征》、《上甘岭》、《开国大典》、《建党伟业》、《建国大业》等。

红色电影以促进时代主旋律发展,展开爱国主义思想宣传,引导人民爱党爱国为主要目的,在历史回顾与反思中作用不可忽视。此类电影的主题一般包括历史人物展现和历史事件重现两方面,《长津湖》以抗美援朝中的长津湖战役为拍摄背景,通过对当时的历史环境展现,突出历史人物与事件,将抗美援朝精神完美诠释,以此来引发中华儿女的深思与共鸣,了解和平的来之不易,知道父辈先烈为后辈安定付出的血的代价,最终实现革命精神宣传的目的。

《长津湖》作为由真实历史战争事件改编而来的历史题材电影,在文化精神方面必定蕴含了革命主义精神的丰富内涵。《长津湖》中所涉及到的革命主义精神包涵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精神、国际主义精神五个方面的丰富内涵。就爱国主义精神而言,朝鲜作为中国邻邦之国,内忧外患共存全面战争爆发,造成其外患的敌人却并未就此罢休,不顾我国政府多次警告,试图越界为自身谋取更多利益扩张,更是以先进武装设备欺负国人,侵犯我国国土,这对当时的中国安全与利益产生威胁。为了让国土保全,人民安全,毛主席下定决心带领中国人民维护国土安全和国家尊严。《长津湖》中的“七连战士”就是曾经那件历史事件中,帮扶邻邦助其解决外患,进而自我护卫的真实事件历史写照,其为国为家奔赴战场,不畏生死的革命精神,就是中国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实质化。就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而言,《长津湖》中黄轩所饰演的毛岸英,即便出场不多,其坚定无谓的姿态与眼神,那句“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孩子都能上战场,为什么我不能?”更是将其革命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易烊千玺所饰演的伍万里由一个懵懂活泼的少年逐渐成长,克服战争中的恐惧害怕,有担当的勇往直前时,其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样一览无余。就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言,面对敌方先进的武器装备,面对我方艰难的战争环境,我方无畏生死,不惧苦难,宁可自我牺牲,也要用铁脚板跑过敌方车轮子,敢打胜仗、必打胜仗的决心最终成为让士气高昂,取得战争胜利的精神支柱。就革命忠诚精神而言,面对零下当时极端的极寒天气,哪怕最终被冻成冰雕,没有一位战士退缩,大家相互鼓励和扶持,视死如归的样子,写满了对国对人民的忠诚。就国际主义精神而言,《长津湖》背景是真实历史事件,帮扶的是我国邻邦,助其取得抗战胜利是促进世界和平,帮助邻邦安民,实现中国共产党所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共同价值的体现。

从《长津湖》中的精神美学不难解读出祖国与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国为民奋不顾身、英勇顽强、舍生忘死、不畏艰难困苦、忠于党忠于国等诸多的红色文化,对于引导人们学习红色历史,缅怀先烈等有积极意义。

二、《长津湖》中的革命叙事

《长津湖》中的革命叙事主要集中在英雄群像、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及三慕式高潮与反高潮三个方面,关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前文中已有阐述,此处不再详解。首先,就英雄群像来讲,当前很多主流电影都是由男女主或单一主角完成主导,即便是规模宏大的战争电影,亦是如此,主角戏份较多,量化现象突出,容易让观众产生“指标式”审美疲劳。而纵观近三个小时的《长津湖》,观众无法确定谁才是整部影片的主角与配角,是伍千里、伍万里还是谈子为?都不是。《长津湖》是一部真正意义上没有主角与配角之分的影响群像电影,也是典型的中国化叙事电影,每个角色都承载着各自角色的命运,看似毫无关联,却将整部影片串联起来,似乎不合理,却能够在很多细节之处探寻合理,在打破电影制作常规模式的同时,将《长津湖》的主题与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其次,就三慕式电影高潮与反高潮来讲,《长津湖》并没有如往常的电影一般选用三慕式状态,将高潮总置于故事总攻阶段,而是采用反三慕式结构,没有明确哪场戏是第几次高潮,而是基于真正的历史事件发生过程中的真实需求展开叙事,以往固定的套路化高潮模式被彻底打破。《长津湖》中,并没有将故事最大的高潮置于影片结尾处,而是由一个个余波不断的小高潮,让电影内容层起跌宕,首先完成长津湖抵扣保卫,以“包饺子”之势围剿敌寇,敌寇抵御不利窜逃后,采用阵地狙击将敌寇赶下海。如果按照电影惯用叙事手段,敌寇逃窜后必定会出现我军狙击,后敌方入海,我军势必要前往围观,但这并不符合长津湖战役这一真实历史事件的发展现实。基于此,说明一切叙事套路均可被打破,而《长津湖》中的英雄群像、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及三慕式高潮与反高潮均是典型的中国化叙事模式,中国电影,就应该按照自己的故事来进行讲述,而非一味模仿和借鉴,创新才是促进中国电影发展的硬道理。

三、《长津湖》中的审美表现

《长津湖》作为一部史诗巨作,既是对历史事件的真实写照,也是对电影艺术的真实体现,集色彩、人物、语言、服饰及饮食为一体,人物与语言会作为一个整体另行评述,此处不再单独展开。谈到色彩,既是中国红色题材电影,必定少不了红色,虽然红色在影片中的出现多为战士肩章与头徽,极少的一抹红,也无法熄灭每一个中国人炽热滚谈的心。另外,影片中还涉及到冰雪的白、抗美援朝军装的黄色,以及电影开篇时小镇宁静的绿意盎然。白色预示着纯洁无瑕、端庄、正直,但也是无彩色系,无彩色即无颜色。从冰天雪地出现似乎就预示着未来的苦难困顿,但战士们的心是火热赤红的,两厢结合,就会从这种色彩中品读中一种悲壮,无言让人心痛。历史上军装颜色发生演变,抗美援朝军装为黄色目的是为了与当地的地形相适应,方面战士进行掩护和自我保护。黄色在中国人严重代表着典雅与尊贵,不仅是暖色系颜色,也让人们对生活充满向往。《长津湖》中的军装颜色必定也是抗美援朝军装的颜色,黄色融合血液的红、交互冰雪的白、对比枪弹爆炸时的火光颜色,让人们觉得场面恢弘的同时,对那么颜色的记忆更深刻。电影开篇时小镇宁静的绿意盎然,大概是整部影片最为宁静祥和的颜色了,尽管故人逝世让人难以释怀,不可否认江南的小意温柔让人觉得心静欢愉。另外,影片中涉及到的浓烟烈火,颜色明显、视觉效果突出,也充分反映出敌方军事力量上的雄厚,敌我力量的悬殊,为最终的战争胜利转折奠定基础。至于服饰方面的审美表现,分析颜色过程中有所阐述,不再重复。饮食审美就影片中我军与敌军进餐特写展开分析。一方面,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较大,即便影片外谈论饮食文化,这一点亦不可否认。西方饮食烹调规范化要求高,讲究营养达标,立体感与可食性强。中国饮食文化则带有一定趣味性,烹饪方法较多,讲究色香味俱全。另一方面,就电影中敌我两方的饮食标准差距较大。当我方展示无果腹之物,只能冻土豆掺雪一并吞下时,地方饮食中依旧大鱼大肉,士兵却抱怨饮食条件差。两方对比,衬托出敌我两方势力装备及经济等方面的差距,也为敌方最终的失败埋下伏笔。

四、《长津湖》中的人物解读

《长津湖》并没有明确的主配角之分,就黄轩饰演的毛岸英,最为毛主席之子,却能说出“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孩子都能上战场,为什么我不能?”的话,说明其有一颗赤忱忠勇的爱国之心,尽管该角色场景很少,每次出现,似乎都能从其眼神中解读出勇而无畏的情感与精神,此一个角色就带动了观众的情感共鸣,使得影片整体的精神地位被拉高,忍不住让人潸然泪下。就胡军饰演的雷公这一角色,作为七连中的大哥,“有我在就是安心”,对队伍里每个人而言都是主心骨般的存在,刚毅幽默,勇往直前。就这样老大哥般的钢铁男人形象,影片中却让他成为了一个活生生的知道痛的硬汉人物,那句那一句“我疼死了”“不要把我一个人丢在这”,让人觉得可惜、痛恨,哭笑不得的同时眼泪难以自控,铁骨铮铮的汉子也是血肉之躯。不得不说,这个人物角色从根源处调动了人们对于革命先烈的怀念,真正“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了先辈们曾经经历的生死苦难。就易烊千玺饰演的伍万里,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第七穿插连第六百七十七名士兵,由一个懵懂无知的新兵蛋子,立志要超越自己的哥哥,最终在见识到战场险恶并不断成熟稳重的过程中,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大人物”,经历了恐惧害怕,最终战胜自我,未让自己的梦想成为空谈。谈及这样年轻的战士,总会让人想起那些年纪轻轻就为国为家牺牲自我的军人战士。伍万里这个角色展示出军人的刚毅与无畏,为年轻一辈做足了榜样。指导员梅生,是一个矛盾的角色,自身有勇有谋,自律学习英语,在面对七连士兵时极其严苛,却能在休息时看着女儿的照片满心柔软的渴求回去陪伴。但仔细对这一角色进行分解,又觉得这样的矛盾合乎情理。在那样艰苦困顿的环境下,面对着敌人威力无穷的热武器,没有苛刻的士兵教导,没有严格的纪律督查,只会让更多士兵丧命于此,于梅生这个角色而言,这是比让自己牺牲更难以接受的事情。

五、《长津湖》中的行动动机

就《长津湖》整部影片行动动机而言,一是为了献礼抗美援朝70 周年纪念日,让中国人铭记落后带来的苦难,学会团结一致,顽强打拼;二是为了弘扬革命精神,通过影视作品这种生动直观的呈现方式,引导更多人学习红色文化,培养国民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全民思政与道德素养。《长津湖》中有两处细节性内容却蕴含着不容忽视的行动动机,第一处是毛主席在听取朝鲜战争进展汇报过程中吸烟和用火柴点烟的细节,影片中并没有因为艺术美化而改变毛主席吸烟的历史真实事情,这让电影内容更符合历史叙事事实,让电影不再集中反映艺术体现,而是使其更靠近历史事件背后的真相。第二处是阅兵时不一样的军礼方式,同样是对真实历史的电影展现,影片并未重点突出影视艺术而美化或改变历史真相,这让影片打破了固有的叙事美学各局,真正实现了叙事中国化。

总体而言,《长津湖》这部史诗巨作,一是以点带面,全面展示出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精神及历史意义;二是实现了革命精神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三是达到了叙事美学的中国化发展,让国内电影叙事打破国际固有模式,真正体现出中国化;在电影业不断突破的今天,《长津湖》成为独具特色且毋庸置疑的经典之作。

猜你喜欢
长津湖颜色革命
血战长津湖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学与玩(2022年8期)2022-10-31 02:42:48
The Review of The Battle at Lake Changjin 《长津湖》观后感
长津湖归来
环球人物(2021年20期)2021-10-27 01:04:59
冰雪长津湖 初醒冬与狮——《长津湖》推介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上海建材(2017年5期)2018-01-22 02:58:52
认识颜色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48:47
特殊颜色的水
和颜色捉迷藏
儿童绘本(2015年8期)2015-05-25 17: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