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 李春燕 李梦蝶 代碧芬 艾蓉蓉 严 梅 鲍天昊
(1.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云南 昆明 650000;2.大理白族自治州精神病医院,云南 大理 671000)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一种重性精神障碍,在全球所有致残疾病中排第17位[1]。世界心理健康调查倡议报告中提及,双相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2.4%[2],而我国BD的终生患病率为0.6%[3]。BD以情绪的异常波动为主要特征,常出现躁狂、抑郁交替或混合发作,病程呈发作性。20世纪80年代,Falret首先对BD进行描述,并将其定义为“由无症状间隔分开的躁狂和忧郁发作”[4]。19世纪初,Kraepelin将躁狂和抑郁归为一类,统一命名为“躁郁症”[5]。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eases,ICD-10)[6]将BD分为10个亚型,但未区分双相I型及II型障碍。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Diagnosic and Statistical of Mental Disorders)[7]将BD分为7个亚型,器质性疾病的双相及双相相关障碍、物质/药物所致的双相及双相障碍被单独列为两个亚型。ICD-11将于2022年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其最大的特点是对躁狂的描述范围扩大,轻躁狂的诊断将比躁狂更为常见,即双相Ⅱ型的诊断将会增多[8]。
目前BD主要使用情感稳定剂(如锂、丙戊酸盐等)治疗。由于该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患者的治疗与社会功能的恢复十分受限,因此动物模型的建立尤为重要。但目前尚无评价动物模型的统一标准,并且尚未发现能够模拟BD完整临床表现的动物模型。通过本文综述BD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旨在进一步探索该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当前绝大多数研究以啮齿类动物作为制作动物模型的来源,通过基因编辑及蛋白干扰、药物诱导以及其他特殊方法来模拟BD的发作,本文也将从BD模型的不同制作方法进行论述。
时钟基因(clock circadian regulator,Clock)△19突变小鼠是最常见的BD动物模型[9]。BD患者症状与昼夜节律的紊乱、Clock的遗传变异有关[10]。1997年King等[11]用位置克隆确定了小鼠中的生物钟基因,该基因第19号染色体外显子的缺失可导致显性负蛋白产生,转录无法激活,无法行使该基因的正常功能。突变小鼠表现为活动增多、更偏好奖励刺激、焦虑及类抑郁行为减少等,这与人类躁狂发作症状高度相似[12]。Milienne-Petiot等[13]使用该模型在行为模式监控器中进行了测试,并与BD患者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BD患者出现探索行为以及目标导向性行为增加,而突变小鼠行为增加则表现出更多受限制的小规模活动。Clock△19突变小鼠只能模拟躁狂症的多种并非所有症状。2010年Mukherjee等[14]利用病毒介导和RNA干扰(RNAi)的基因转移来特异性下调小鼠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的Clock表达。该研究发现,Clock敲低小鼠表现出紊乱的昼夜节律、焦虑行为减少,在新环境中运动能力增强,但是1 d内整体运动活动是降低的。在这两种Clock小鼠模型中,VTA中神经元释放的多巴胺较正常小鼠多,推测多巴胺增多与BD的发病机制有关,可将其作为制作遗传或环境动物模型的靶点。慢性锂治疗能够使突变小鼠的行为正常化[15]。
钠泵[16]由α、β、γ三个亚基组成,α亚基有Na+、K+、ATP、强心苷结合位点,并可分为3种类型,其分布具有组织特异性:α1普遍表达于所有细胞;α2在脑组织中仅表达于胶质细胞;α3仅表达于神经元。钠泵通过逆浓度梯度调节细胞内外Na+、K+浓度的方式来为人体器官功能活动提供能量,尤其是脑。脑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用于产生动作电位,参与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和再摄取。2011年Kirshenbaum等[17]通过使用N-亚硝基-N-乙基脲来诱发Myshkin系小鼠钠钾依赖的腺苷三磷酸酶α3基因(ATPase,Na+/K+transporting,Alpha 3 polypeptid,Atp1α3)发生错义突变,由野生型(+/+)突变为(Myk/[+]),Myk/[+]突变使一种正常表达的酶失去活性,导致大脑中总红细胞Na+,K+-ATPase(NKA)活性降至36%~42%。突变后的小鼠表现出类躁狂症状,如探索行为增多、对奖励偏好大、行动路线紊乱等。另一项研究显示Atp1α3第四内含子杂合突变(Atp1α3[tm1Ling]或Atp1α3[+/-])的小鼠NKAα3的活性较野生型降低15%[18]。将该突变小鼠与野生型小鼠一同放入慢性可变应激源(chronic variable stressor,CVS)中,突变小鼠更容易出现绝望行为、体重变化、性欲减退等抑郁样症状。锂或α3亚基功能恢复可使上述行为正常化[17, 18]。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基因(extracellular regulated MAP kinase,Erk)参与的通路调控神经元的增殖、分化和可塑性[19]。2009年有研究发现,敲除Erk的小鼠表现为活动过多、不动时间减少、冒险或冲动性行为增多、奖励动机增加,锂盐无法减少该行为异常,但丙戊酸盐可以[20]。2014年另一研究发现,该通路还可以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激活,推测该因子可能在BD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21]。Krizo等[22]研究发现,BDNF单倍体缺乏突变小鼠表现为躁狂样行为,如攻击性、食欲增加、活动过度。
锚蛋白3基因(ankyrin 3,ANK3)是与双相I型关联度最大的基因[23],其通过转录、翻译生成锚蛋白G,后者是细胞骨架蛋白中的一种。锚蛋白G可以决定离子通道的位置,是产生动作电位的关键因素之一[24]。2012年Hatzimanolis等[25]研究发现,ANK3敲除与认知能力差,比如注意力不集中、持续注意力缺陷有关。2013年Leussis等[26]通过使用慢性病毒介导的RNA干扰进入小鼠海马齿状回或在杂合小鼠中破坏大脑特异性的ANK3来降低小鼠脑中锚蛋白G的表达。该小鼠在高架迷宫(elevated plus maze,EPM)中引起高度特异性的表型即焦虑相关行为较少,但在其他的评估中,比如听觉及视觉感觉表现、感觉运动门控、联想学习等方面与对照组没有差别。锂盐可以逆转ANK3敲低小鼠的行为改变。2017年Zhu等[27]采用不同小鼠杂交构建了前脑特异性锚蛋白G的所有主要同工型均纯合缺失的模型,小鼠在EPM和明/暗盒测试中表现为活动过多、速度增快、探索行为增加等躁狂发作样行为;在尾部悬吊试验、强迫游泳试验中静止不动时间缩短,抑郁样行为减少。锂盐及丙戊酸盐能显著改善小鼠的躁狂样行为。
白蛋白D元素结合蛋白基因(D-box binding PAR bZIP transcription factor,Dbp)编码白蛋白D元素结合蛋白,后者是一种受Clock蛋白调节的转录因子[28]。2014年Levey等[29]使用收敛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CFG)方法将Dbp鉴定为BD潜在候选基因,研究发现Dbp杂合基因敲除的小鼠出现运动能力降低、对苯丙胺的反应减弱等抑郁样行为,但当暴露于环境压力下时,小鼠变得活跃,这种改变与BD患者由抑郁到躁狂的转换类似,并能通过丙戊酸盐来预防。
多巴胺通路参与动机形成、运动控制、认知功能、生殖行为等过程[30]。多巴胺假说是BD发病机制重要的假说之一[21]。躁狂发作时,多巴胺能传递增加,机体的稳态调节机制被激活,并通过各种机制下调了多巴胺受体突触前及突触后敏感性,多巴胺能传递减少,致抑郁发作;当多巴胺水平低到一定程度时,机体再次以相同机制上调关键要素,致躁狂发作,该病也因此呈现出周期性。研究者发现,当将小鼠多巴胺转运蛋白(dopamine transporter,DAT)功能降低至野生型的10%时,小鼠会出现活动过多的躁狂样表现[31]。但是,DAT敲低的小鼠无法模拟在人体内观察到的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ation, PPI)的感觉运动缺陷[32]。2017年Rodrigues等[33]发现,敲除DAT后小鼠可以模拟PPI的感觉运动缺陷,但此模型只能模拟BD躁狂发作[34]。2016年研究者通过慢性病毒载体系统成功操纵多巴胺系统,使用大鼠模拟了BD的周期性特点[35]。研究结果表明,多巴胺D1受体(D1R)过表达可以使大鼠表现出躁狂行为,但终止过表达则表现出抑郁样行为,其具体机制仍未阐明。可能是当D1R过表达时,自动调节机制下调了D1R的表达,直至过表达终止后,多巴胺能传递减少。
此外,还可通过编辑其他基因来制作双相动物模型。如2004年O'Brien等[36]发现,缺少1个编码糖原合酶激酶3β基因(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 beta,GSK-3β)的单倍体突变小鼠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强迫游泳试验中探索行为和不动时间减少,但整体活动正常,这与锂治疗小鼠的结果相似。2008年Lan等[37]选取具有B细胞淋巴瘤2(B cell lymphoma 2,Bcl-2)杂合基因的小鼠为研究对象,敲除该基因后可表现出类似躁狂行为,如增加的寻求奖励、苯丙胺敏感性增加,而且锂可以减弱这些症状。
1990年后,精神兴奋剂所致啮齿类动物的行为敏感性被用来模拟人类BD病情发展过程中间隔期的缩短。服用精神兴奋类药物后,动物处于认知能力下降[38]、PPI的感觉运动缺陷状态[39]。用于动物模型制作的精神兴奋剂有可卡因、苯丙胺、氯胺酮、二甲磺酸利地非他明、α-类脂酸、哇巴因GBR12909等[9,40]。这些药物均能使动物产生类躁狂表现,可能被情绪稳定剂如碳酸锂、丙戊酸钠等减弱。当撤掉精神兴奋剂时,这些动物会表现出类抑郁症状,如活动减少、性行为减少、刺激阈值增高、蔗糖消耗降低等。Andreasen等[41]研究发现,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SSR180711能够减少小鼠强迫游泳试验中的不动时间。2000年Ferguson等[42]研究表明,另一种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SIB-1508Y)可以逆转大鼠学习型无助模式中的逃逸缺陷。2013年Varela等[43]研究显示,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能够诱发小鼠抑郁及焦虑样行为。这些研究均表明胆碱能系统参与抑郁发作过程,锂盐及丙戊酸均能增加大鼠脑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在过去的几年中,研究者发现免疫系统在BD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014年Haarman等[44]发现,BD患者中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是升高的。2017年Rose等[45]通过激活母体免疫系统(maternal immune activation,MIA)对暴露于MIA感觉运动门控的成年动物进行研究,发现小鼠重复性和刻板性行为增加,社交互动行为减少。Wachholz等[46]研究表明,即使是在成年,免疫系统的激活也会诱发抑郁、焦虑行为。
应激性生活事件与遗传因素相结合是精神疾病发作的危险因素[9]。2015年Simhandl等[47]研究表明,近2/3的BD患者在再次发作或首次出现发作前6个月至少经历了1次未达到或达到目标的生活事件。Vetulani[48]研究指出,在儿童的成长中(尤其是人生的第一阶段)环境压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早期母婴分离[9](early maternal separation,EMS)会导致早期生活应激(early live stress,ELS),暴露于慢性EMS的大鼠在成年后表现出焦虑行为异常、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异常、听觉惊吓反应升高、对急性应激源的反应增强等抑郁样症状。该模型并未诱发躁狂样行为,给予抗抑郁药的效果不一,使用锂盐能够预防与ELS相关的大脑变化。
BD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精神障碍,以情绪的异常波动为特征,常出现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相交替,复发率高,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准确建立动物模型至关重要。BD动物模型具有局限性:①目前尚无动物模型能够完全模拟BD的临床表现;②大多数动物模型均可用来模拟其他疾病,比如精神分裂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缺乏特定的动物模型;③动物模型绝大多数以啮齿类动物作为来源,极少采用恒河猴、犬等,动物种属过少;④尚未建立BD的体外细胞模型。未来研究应着力于躁狂与抑郁行为之间的转换,建立符合动物模型三个标准的BD专用模型,进一步解释BD的发病机制,为有效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