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在住宅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以浙江湖州锦玉园项目为例

2021-11-27 21:27金宇辰
绿色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湖州丝绸景观设计

金宇辰

(上海大器景观设计有限公司,上海 200060)

1 引言

在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一直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设计依据之一。俞孔坚先生在《景观的含义》一文中如是论断:“景观是自然及人类社会过程在土地上的烙印[1]”。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关于地域文化的重塑与表达,是当代景观设计从业者必要的职业目标之一。

住宅景观是诸多景观产品类型中与人们当代城市生活关系最为紧密的景观类型。可以说,随着21世纪都市住宅环境的日益更新迭代,住宅景观已经逐渐成为都市居民走出家门感知自然的第一印象。如何给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人们留下的“烙印”,在这片土地新时代的建设中传承与延续,是当代住宅景观设计师亟需深入探究的课题。

本文以浙江湖州锦玉园项目为例,阐述地域文化在住宅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 绪论

2.1 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设计需求与设计从业者都在大幅增加。而屈从于过于年轻化的设计市场,从业者往往无暇从深层次研究与思考设计,而是通过复制、抄袭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主流文化”设计图纸,使得中国城市景观设计的趋同现象越来越明显。

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由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租用政府机关土地使用权,开发建设并投入市场销售的商品房(又称“大产权房”)逐步取代计划经济条件下集体经济所有制的“小产权房”,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主要的城市住房类型。对比我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报告,我国城镇住房来源中,购买商品房的比例从2000年的8.92%跃升至2010年的21.75%[2]。由此可见,地产开发商在中国城市建设中所能形成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而伴随着房地产开发的步伐应运而生的住宅景观设计,也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2 现状分析

虽然房地产开发商也可能会提出地域文化研究的需求,乙方设计师通常也会在前期分析中提出与地域文化相关的设计理念。但在研究中发现,住宅景观设计中绝大多数地域文化的研究分析都缺乏内在的动因。作为甲方,开发商只是希望在地域文化中找到一些可以包装成市场营销的卖点。作为乙方,设计师只是为了给枯燥的设计图纸安插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在研究中,收集了数十份来自不同设计公司、面向不同开发商的概念设计文本,项目所在地分布在包括成都、西安、苏州等全国多个城市,不少城市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然而,在这些设计文本中,设计者对地域文化的研究都只是停留在文化符号的抽象提炼,设计逻辑和最终的图纸表达与城市文化历史关系并不大。

侯幼彬教授曾在《建筑的软传统和软继承》中提出,“透过建筑硬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文化、心态、审美,同时也反映了建筑观念、创作方法、设计手法等等[3]。”景观设计同样如是,这些深层次的价值传承才是地域文化研究的真正意义。

无论是项目管理者还是景观设计者,都无意真的去挖掘项目所在地真正的地域文化。设计沦为商品住宅市场运作中的工具,这与景观设计师的从业初衷是相违背的。

2.3 需要解决的问题

住宅景观为什么要研究城市的地域文化?如何去发掘一座城市特有的文化价值?如何将地域文化解构重建在当代住宅景观中?由此营造的景观环境又能为将来城市居民的日常起居带去哪些正向的帮助?这些都是景观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论文以湖州这座23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为例,针对目前住宅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研究空泛浅薄的问题,通过对湖州自然人文历史的发掘,分析地域文化与当代市民生活的联系,结合当代景观设计手法,归纳总结地域文化在住宅景观设计中的实践可能与落地方法,以期对今后同类设计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2.4 论文的实用价值与意义

本次研究的起源是笔者承接了浙江湖州锦玉园项目的景观设计,希望通过解决上述问题,将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与当代都市生活在住宅景观中融合起来,为湖州市民创造一个融汇古今的住宅景观环境。

在景观环境中,地域文化绝不仅仅是一种符号化的标志,更应该是融化在当地人血脉中的精神传承。国内的住宅景观实践往往只是提炼地域文化中一些抽象的符号与形态,深入探索却无法自圆其说。甚至有些符号呈现了乱用、滥用的现象,将一些似是而非的符号理解为地域文化,并堂而皇之地成为销售说辞,乃至于在以讹传讹中歪曲了原本正统的文化传承[4,5]。

因此,本论文旨在总结本项目景观设计的经验,以一种可行的实践方式,为将来的设计同行们在处理同类问题时,带去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更重要的是,这种设计方法也能帮助景观设计更好地除去概念化、表面化、雷同化的问题,让设计回归以人为本的初衷。

3 湖州锦玉园项目地域文化研究与分析

3.1 湖州历史文化初探

浙江省湖州市建制始于战国时期,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黄歇在此筑城,始置“菰城县”。公元前222年秦王置“乌程县”,三国时期东吴置“吴兴郡”,隋仁寿二年(公园602年)因为此地滨临太湖,得名“湖州”。

弘治《湖州府志》记载:“(湖州)山川之清淑,民物之繁庶,人才之代出,甲于他郡而志不可缺审矣[6]。”宋末元初文学家戴表元曾作诗赞颂:“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1)[元]戴表元《湖州》。”古时候,湖州在文人墨客的印象中就是一个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的江南水乡。

2016年底,湖州市人民政府发布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其中在旅游主题形象定位上提出,“现有的‘山水清远、生态湖州’与‘笔墨江南、清丽湖州’ 形象宣传口号,抓住了湖州‘五山一水四分田’的资源特色,突出了湖州的人文和自然优势。[7]”这是当代湖州人对这座城市的自我评价。

由此可见,从古至今湖州都是一座山明水秀、自然宜居的文化古城。和中华大地上无数历史古城一样,湖州并不缺乏地域文化,笔者也很快找到了湖笔与丝绸这两个最能代表湖州的文化意象。

按照现在流行的解构方式,在景观设计中无非是抽象提炼一些可以代表湖笔或丝绸的符号,将它们融汇到景观铺装、景墙以及雕塑的设计中。但问题随之而来:

第一,中国作为文化古国,笔墨与丝绸的印记遍布全国各地。那是否这种抽象的符号可以复刻到其他同样以笔墨或丝绸闻名遐迩的历史古城?如果是这样,独属于湖州这座城市的地域文化,专属于湖州百姓的“烙印”又是什么?

第二,作为住宅景观,面向的是在湖州生活的市民百姓。作为随时可以接触到正宗的湖笔、走进纯正的丝绸博物馆的业主,在他们每天都会参与其中的户外生活空间中点缀这些似是而非的元素,有没有必要?

只有厘清这两个根本问题,才不会让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流于虚无的概念、停留在浅薄的表面、复刻各地都雷同的形式。

3.2 湖笔、丝绸文化深挖

提到湖笔的历史,市井百姓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先秦大将军蒙恬意外发明毛笔的传说。但根据学者们的考证,湖州制笔业历史悠久,以善琏镇为最。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父子曾郡守湖州,常与当地笔工切磋改良制笔技艺。历代文人如颜真卿、杜牧、苏轼等也先后客居湖州,对湖州制笔业影响深远。而南宋晚期湖州籍书画家赵孟頫更是湖笔得以声名远扬的重要文人,湖笔也正是在宋末元初才真正兴起,取代宣笔成为文房四宝之一[8]。

可见,作为一种工艺产品,湖笔的成因事实上与使用它的文人墨客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而在研究苏轼、赵孟頫这些书画名家在湖州的生平经历时,更是挖掘到一个湖州历史上声名显赫却在今天鲜为人知的地域文化——湖州竹派[9]。

湖州竹派是以北宋文人画家文同为代表的中国画派之一,有别于一般以画工为代表的水墨画,湖州竹派由词人墨客引领,将诗书意境、思想哲学注入绘画之中[10]。北宋《宣和画谱》为墨竹画开宗立派[11],历代文人如苏轼、赵孟頫、李衎、柯九思、郑燮、吴昌硕等,都是湖州竹派的名家代表。

笔者相信,以湖州竹派为代表的湖笔文化是湖州这座城市人文志趣的具象代表。

而与湖笔文化不同,丝绸文化已经不仅仅是湖州这一座城市独有的特质,更是华夏文明面向世界的重要形象。在桑蚕产业发达的江南、巴蜀等地,苏州、嘉兴、南充等多个城市都有自己悠久的丝绸文化历史,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关联的东西部各个城市也有着自己对丝绸文化的解读。而笔者要研究的,是独属于湖州自己的丝绸文化。

1958年,在湖州城南钱山漾遗址中发掘出土的丝线、丝带等实物证明当地先民早在4700多年前就已从事蚕丝生产。三国时期,湖州丝线第一次有记载被作为皇家贡品,唐玄宗时期,湖丝史称“湖州开元贡丝部(2)[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历经两宋、元明,湖丝的产地逐渐东移,直至明朝中叶后,湖丝以南浔镇七(辑)里村所产闻名遐迩。后起名“辑里湖丝”,成为湖州蚕丝的统称[12]。

辑里湖丝具有“细、圆、匀、坚、白、净、柔、韧”的特点,经过多次改良优化,不仅成为皇家贡品,更是早在道光五年(1825年)就出洋外销[13]。据传说,古时候以丝线悬挂铜钱的数量来检验质量,辑里湖丝一丝可悬八枚铜钱而不断,也是丝中翘楚。

而在蚕丝织造的产品中,产自湖州双林镇的“双林绫绢”也是湖州丝绸文化中的又一朵奇葩,它被誉为“东方丝织工艺之花”。早在三国时期,双林绫绢就因其轻如锦云、薄如蝉翼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14]。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在此地做太守时,就对它爱不释手,尝尝用来练习书法[15]。

从蚕丝到丝织工艺,蚕桑文化是湖州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精神财富。在文化上,它滋养了一方水土,让无数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传世瑰宝。在经济上,丝绸产业带动了地方经济,促成了鱼米之乡的富足,近代湖州丝商更是随着丝绸出口富甲一方[16]。

相信,湖州这座城市中由丝绸文化哺育长大的人们,对丝绸一定有着浓厚的感情。

3.3 地域文化在住宅景观中必要性研究

在上面的研究中,发掘了独属于湖州的地域文化,是专属于湖州百姓的文化“烙印”,也是解答了本章第一段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而这一段研究的是第二个问题,也就是在住宅景观中融合这些文化“烙印”的必要性。

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达方式通常以雕塑、浮雕为主。以湖州市为例,在爱山广场有苏轼、赵孟頫、吴昌硕等名人青铜雕塑,衣裳街步行街有湖笔雕塑,以此纪念湖笔文化;在湖滨公园、爱山广场、仁皇山景区都有景墙或地面的丝绸主题雕刻,纪念湖州悠久的丝绸文化[17]。

公园景观承载了一部分纪念、宣传、教育的功能,旨在让进入景观空间的市民和游客直观地了解和认知城市的地域文化。然而这种简单的图案和符号并不适合住宅景观的营造[18]。与公园景观不同,住宅景观是社区业主每天生活起居必经之地,并不是偶尔踏足的目的性场所。就好比陈列在美术馆的艺术品和放置在家中的工艺品,前者可以强调某一特定主题的表达,而后者一定是以生活的舒适性为主。

因此,同样是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呈现,住宅景观与公园景观的目的性有根本的不同。结合多年以来住宅景观设计的经验与业主反馈,总结当代住宅景观中融入地域文化的必要性,主要有下述3个理由。

(1)文化认同与归属感。地域文化一定是一个城市千百年来积累沉淀的精神内核,一定程度上象征了这个城市人们的生活方式。比如湖州市民素有舞文弄墨的习俗,无论是青少年的兴趣班还是中老年的兴趣社,毛笔书法和中国画在今天都是非常热门的选择。也许不是每个湖州人都了解颜真卿、赵孟頫等名家的笔意、画风,但是对笔墨文化的热爱是深入湖州百姓骨髓深处的。在住宅景观中,如果能将这些地域文化的特质呈现出来,无疑会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倍感舒适。

(2)文化自信与自豪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文化自信观[19]也伴随着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日渐深入人心,而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离不开每个地区人们对自己地域文化的自信。在住宅景观中,融入一座城市的地域文化,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为湖州的业主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社区环境的同时,如果能将“笔墨江南、清丽湖州”的城市印象体现其中,会让业主更好地了解湖州、热爱湖州,也会让他们在向亲朋好友介绍自己的家乡时,带上一份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3)文化传承与使命感。21世纪初,泊来的设计风格在中国的住宅景观市场上大行其道,法式新古典、Art Deco、东南亚度假风、美式曼哈顿风等设计风格一度成为住宅景观追逐的时尚。然而今天回看曾经流行的那些住宅产品,伫立在中国的城市街头总让人觉得不伦不类。因为缺乏文化根基,这些对西方的拙劣模仿终究只是商品市场上短暂的流行趋势,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迅速消散。然而地域文化不仅不会消退,反而会因为时间的沉淀而更有价值。在新建的住宅景观中传承深刻久远的地域文化,更是当代景观设计从业者的历史使命。

3.4 地域文化的设计呈现

基于上述的研究成果,在项目概念方案的具体设计呈现中,制定了三大设计原则,并据此展开设计。

(1)以景观使用功能作为地域文化的呈现载体,通过对户外活动空间的营造,引导当代都市居民传承地域文化印记。

住宅景观的基本功能是提供当代都市居民户外活动的功能需求,因此在地域文化的落地过程中也不能本末倒置。在设计中,没有采取以往其他设计中常见的符号堆砌,而是试图创造合适的活动空间,来引导业主开展可以承载传统文化的户外活动。

在设计中,以湖州的笔墨文化作为精神母体,在人文设计中传承传统文化。比如利用架空层和户外林荫桌椅,打造了一些可以供品茗休憩的场所。正如前面必要性中论述的那样,喜好书画的湖州百姓可以在这些空间舞文弄墨,物业未来也可以利用架空层举办业主书画展。而这些形式或许就能成为湖州的住宅小区中特有的带着地域文化痕迹的“烙印”。

(2)以景观设计手法提炼文化意象的特性,通过抽象地域文化中的鲜明特点,利用景观设计中常见的材料与工艺,唤起对传统文化的记忆。

把地域文化的特点转变为抽象的符号可能是设计手法中最基本和最简单的一种,而作为景观设计师,试图去呈现更多的设计手法。

在项目设计中,以湖州的丝绸文化作为形式母体,在设计表现中引入了丝绸的意境。比如我们提炼丝绸飘逸灵动的形态特征,将景观流线系统布置为流动的曲线形态。用彩色塑胶与石材铺装的材质对比,隐含出一条飘动的丝带,同时形成小区的慢跑环道。

在景观整体的色彩控制上,采用云丝白麻、芝麻白、芝麻灰等黑灰色系的材料,打造一种素雅清新的整体基调。而这种基调也正是呼应湖州双林绫绢的形态特征。在广场节点的铺装细节上,通过材料拼接的缝隙方向控制,在视觉上模拟出丝线交织的特点,以此对应湖州丝绸从丝线纺织成绫绢的细节特征。而且这种编织纹理还出现在景墙立面、构筑物的顶部等不同地方,使园区内处处彰显湖州丝绸文化。

(3)以人文艺术品质传承江南文化脉络,通过当代艺术装置而非具象雕刻艺术,延续新时代的艺术追求。

除了在精神和形式上提炼了地域文化的意向,研究认为,地域文化最应该传承和延续的,是它的文化内核。以湖州为例,无论是笔墨文化还是丝绸文化,其本质内核指向的其实是湖州历史上的人文艺术追求。

文人水墨画在湖州开宗立派,文人所执的毛笔在这里名扬四海,文人所用的绢匹从这里驰名海内,湖州的地域文化其实也是这座城市的艺术史。因此,笔者认为景观环境中,应该引入更多的艺术装置。在选型中建议参考国际抽象雕塑大师理查德·厄尔德曼Richard Erdman的雕塑艺术[20],这种将厚重的大理石加工成飘逸轻柔的形态非常适合笔者项目的基调和风格。而当代艺术的引入也象征了古典人文艺术的追求在当代市民生活中的延续与发展。

3.5 景观方案结果反馈

基于地域文化的研究和提炼,提出的设计理念与概念方案,得到了开发商的认可与好评。在项目前期的案名发布会上,前来了解的市民百姓也对此非常期待。大家都表示,对湖州地域文化的研究和表现方式,是以往住宅景观设计中不曾见到的,也令所有人耳目一新。相信这会是一个符合当代城市居民生活需求、同时又传承都市传统文化的景观设计作品。

4 结语

“景观是历史,景观是美[1]。”在当代城市住宅景观的设计中,作为设计师必须把握好历史与审美的平衡。地域文化不是简单的元素构成,而是融合在户外坏境中,承载城市记忆的象征。住宅是商品,更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必需品。住宅景观提供的不仅仅是作为商品的溢价,更应该是作为必需品时,内在价值属性的真正提升。只有对一个城市的地域文化真的做出扎实的研究,才能从综合的维度做出能够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烙印”的景观设计。

致谢

本论文的选题、资料收集和分析研究得到了领导与同事们的热情帮助。感谢公司首席设计师黄国斌先生的亲切指导,他对我设计方法论的确立起到了关键的指导意义,并在本研究初期对设计方向一筹莫展时提供了提纲挈领的帮助。感谢各位同事在设计过程中共同协助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并完善制作完成设计成果。

猜你喜欢
湖州丝绸景观设计
明代湖州“丝绸之府”的形成缘由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遥望“丝绸路”
湖州出土郡国五铢钱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丝绸般的黑发,盘旋少女顶上
丝绸情调
蔡清景观设计作品
王彦军景观设计作品
湖州练市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