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军锋
安徽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新时代背景下,为了进一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难题,高校教育的实施需从市场、大学生群体就业方向的需求与供给方面出发,促进需求与供给的融合,调整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体系,合力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从当前高校教育实践来看,大学生就业在供给侧和需求侧都存在一定的困扰。因此,在大学生就业发展进程中,从供需匹配视角促进供给与需求的融合,明确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体系,调整教育实施模式,使大学生具有供需匹配的就业能力结构要素,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助力于未来良好就业。
詹姆斯·斯图亚特最早在《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书中提出“供给与需求”思想内容,以此思想描绘消费者与市场的供给、需求问题。而从教育层面来看,供需匹配是从市场、大学生就业方向的需求与供给方面出发,促进需求与供给的融合,使人才的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凸显人才培养的有效性[1]。从需求层面来看,是指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是否匹配,社会发展在新时代进程中,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高校人才的培养应根据这一需求,调整自身教学方向,明确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要素,培养助力于社会发展的人才,进而达到人才培养的需求性。从供给视角分析,是指人才所具有的能力,是否与社会发展岗位工作模式相匹配,以此凸显人才培养的良好模式。供需匹配是供给与需求融合下的产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供给与需求两大内容,促进供需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以达到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体系优化的目的。
在西方国家中,就业能力概念的提出可追溯到20 世纪初。根据就业能力在西方国家的发展进程,西方国家就业能力的演变分为:二元就业能力、医疗就业能力、人力政策就业能力、劳动力市场绩效就业能力、主动就业能力、互动就业能力、整合的就业能力。而国外对就业能力的研究,主要立足于政府、企业以及个体三个层面,并从这三个层面构建了国外的就业能力结构体系。从政府层面而言,政府将就业作为一种政策的工具,针对不同的个体及群体加强就业政策的引领,促进人们进行就业。政府层面较为重视第一次就业、维持就业以及获取就业的需要,以此加强对就业者的引领。从企业层面而言,较为重视就业者的就业适应能力、就业者的工作应变能力、就业者的个体就业态度等。从个体层面而言,个体就业应具有就业的技能、经验、个体特征、劳动力以及人际关系等[2]。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革,我国逐渐完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构成体系,以此为保障为大学生就业指明方向。在新时代、素质教育理念下,我国社会发展较为重视大学生的综合性发展,以学生综合性能力作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要素。含大学生的能力要素及素养要素,合成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大学生的能力要素分为专业化知识掌握、专业化技能掌握、专业化思维掌握等,大学生以这些能力为企业发展谋福利。而大学生素养层面包含个体基本素质、职业认同、身心素养、专业知识及技能、通用能力、个体的内在因素及个体的外在因素。总之,我国针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在汲取国外就业能力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促进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进一步丰富。
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及结构的模型初建中,通过对国内外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素养结构体系的梳理,得到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分为知识要素——能力要素——素质要素,围绕这三个要素,组建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结构体系。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大都通过其专业教育、技能教育层面来进行,促进学生获取专业化的就业能力。在大学生就业素养的培养层面,高校较为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团体合作能力的培养,以此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从供需匹配视角来分析,更关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包含岗位适应能力、分析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职业胜任力等,同时也需要大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够在工作岗位和职业路径上获得长远发展[3]。总之,在供需匹配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体系构建中,需要整合人才的能力、素养的培养要素。通过梳理这些要素,明确学生就业的方向,构建大学生专业化、职业化、岗位化的成长板块,丰厚就业板块信息内容,使大学生具有综合能力、综合素养,进而凸显供需匹配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体系的构建价值。
供需匹配视角下,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体系的构建指明了方向,但从当前高校教育实施实践来看,存在供需匹配力度不强的问题,影响到供需匹配在高校教育中的实施与融合[4]。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绝大多数高校都能够与时俱进,以社会发展趋势为导向,将大学生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作为人才培养主趋势,构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结构体系。但与此同时也存在部分高校供需匹配运用力度不强,其教育的实施还是以供给侧为基础,需求侧的人才培养要素融入较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专业化发展,忽略职业化拓展,影响到大学生职业与专业共同发展进步。
在供需匹配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体系的优势得到充分的体现,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在供需匹配融入的基础上需要依托于课程设计。有效的课程设计模式,有利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反之,则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教育与培养。当前,在高校教育实施过程中,供需匹配融入时,课程设计上有时还存在一定的短板,使供需匹配融入以及教育领域中的运用成效不佳。例如:存在课程设计未能够立足于大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设计、课程理论与实践环节设计衔接不足等问题,使课程教育实施成效欠佳,不利于大学生专业、职业综合发展。
供需匹配视域下,根据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要素,调整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方向十分必要。针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供需匹配思想为基点,立足于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要素,调整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方向,重新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体系,进而推进供需匹配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出良好的育人成效。首先,高校应深入研究供需匹配内涵,明确供需匹配中需求侧、供给侧的要素,着重梳理这一人才培养的要素内容,根据这些内容,重新构建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其次,在构建供需匹配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体系中,需立足于市场发展方向进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方式调整,推进教育与岗位工作融合[5]。在此基础上,获取大学生就业能力要素,为供需匹配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体系的构建提供保障。最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方向应当向供需匹配转变,明确大学生专业知识培养要素、专业技能培养要素、专业素养培养要素、职业知识培养要素、职业能力培养要素、职业素养培养要素,有效融合这些要素,从而达到供需匹配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体系的优化构建。
从大学生发展层面来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实践,通过循序渐进地获取就业能力提升的要素信息,并将其化作成一种能力、思维、素养,以此帮助大学生构建自身完整的就业能力体系。基于此,供需匹配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优化,需要将供需匹配要素、大学生就业能力要素融入大学生教育的方方面面,打造一个系统性、全过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制,以此机制给予大学生全方位的引领,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在供需匹配的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全过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制构建,可借鉴英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经验。在英国很多的高校都实施全过程的大学生教育指导方案,即大学生一入大学起,就对大学生实施就业能力的意识培养和指导教育,并根据大学生不同年龄段的成长给予系统性、针对性地教育,循序渐进地引领大学生达到就业能力良好的培养成效[6]。因此,在我国高校教育中,供需匹配的实践,可以借鉴英国的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机制,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育实施的全过程。例如:以心理学、教育学视角,加强大学生研究,明确大学生在各个年龄段中所具有的能力、素养及思维,结合教育实施模式,将就业能力渗透到大学生不同的年级段中,包含大一阶段、大二阶段,有组织、有目的地引领大学生,推进供需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融入到其中,使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持续接收专业化、职业化的信息,实现全过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制的优化构建。
供需匹配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组织体系的优化,需构建能力衔接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教育的良好设计模式,助力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性培养。首先,在构建能力衔接的课程体系中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融入,以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生职业化发展的支撑,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促进大学生综合发展[7]。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包含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外语学科、历史学科等。其次,将就业能力融入到专业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供需匹配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为基础,将其渗透到专业教育的全过程,给予大学生针对性的引领,使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不仅提升自身专业化能力,也提升自身职业化素养,进而获得良好的专业教育实施成效。同时,在专业课程教育设计中,关注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的融合,推进两者的衔接,增强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再次,高校教育的实施,应当依托于创新创业教育来实现供需匹配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推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体系的优化,助力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最后,深化产业结构,以产学研教育为导向,打造学校教育——社会实践——企业产学的一体化教育实践模式,推进供需匹配在学校教育中良好的实践与运用,进而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供需匹配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优化,需立足于高校教育实践模式、人才培养趋势,推进供给侧、需求侧的融合,以供需匹配为导向,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进一步增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因此,高校在教育实施、人才培养过程中,从供需匹配视角下,构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结构体系,并以此为导向,可促进高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发挥高校育人成效,助力于大学生全面发展,彰显供需匹配在高校教育实施中的价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