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嘉源,张劲松,伍震威,李兵兵
(安徽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安徽 合肥 230071)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积极推进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201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现有市级环境监测机构调整为省级环保部门驻市环境监测机构”。2020年底,安徽省16家市级生态监测机构全部上划为省生态环境厅驻市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以下称“驻市监测机构”),如期完成监测垂改任务。监测能力建设是开展监测工作的重要基础,关系到支撑生态环境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统筹谋划好驻市监测机构的监测能力建设对做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监测垂改完成后,驻市监测机构的主要职责已转变为开展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分析评价和预警预报以及承担所在市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维护,配合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实施生态环境质量省级监测和考核[1]。同时机构改革后,原先发改、国土、水利、农业等部门分散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统一整合到生态环境部门,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水功能区监测、温室气体监测等工作也将逐步纳入驻市监测机构的业务范围[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精准、科学、依法、系统治污,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不断改善空气、水环境质量,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十四五”时期,根据生态环境保护新形势,驻市监测机构需要紧紧围绕“减污降碳”总要求,着力提升挥发性有机物、颗粒物组分、水生生物等监测能力,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水生态保护等重点管理需求提供更加精准的支撑。
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切实保障监测数据质量,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和质量控制要求开展监测,研究解决仪器设备、采样分析等方面可能出现的系统误差等,力求监测数据精准。积极采用监测新技术、新方法,加快推进自动监测,进一步提高监测效率、监测 精度和监测质量[3]。此外还要不断扩大监测网络范围,拓展监测指标,才能全面、客观、科学评价生态环境质量。
驻市监测机构现有基础条件比较薄弱,与承担的监测职能不相匹配。安徽省驻市监测机构现有监测人员670余人,业务用房平均面积仅3000余平米,人员数量和业务用房面积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监测用车共93辆,车况良好的不足三分之一,只有6家驻市监测机构配备应急监测专用车,严重制约驻市监测机构的应急响应能力。
目前各驻市监测机构的应急监测能力普遍薄弱。专职应急监测人员严重不足,大多数由其他岗位人员兼任。现有应急监测仪器设备老化或功能落后现象严重,设备更新换代滞后。应急监测响应体系运转不畅,多数单位的应急预案往往停留在纸面,具体监测人员对个人职责和响应流程不了解,应急培训和演练不到位。尚不能具备同时应对两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能力的总体要求。
目前涉及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基础条件和运维保障等监测事权在省市两级之间尚未完全厘清,各地相关部门不同程度存在“重建设、轻运维”倾向,涉及监测网络基础条件保障和运行维护资金保障不充分。驻市监测机构同各区市有关部门协调对接监测网络基础保障难度较大,监测站点运行故障和监测数据异常的情况时有发生。
加强驻市监测机构的环境质量监测能力,拓展特征污染物监测能力,提升应急监测能力,逐步实现各环境要素常规指标监测能力全覆盖。结合驻市监测机构的区位和能力优势,设立若干区域监测中心,统筹调度全省监测重点任务和跨流域、跨区域监测工作,完善区域联动应急响应。
摸清驻市监测机构现有监测基础条件和监测能力现状,聚焦监测能力主要短板,结合全省监测能力布局,针对性地开展能力建设。进一步细化完善省市两级监测事权清单要求,对开展环境质量监测、应急监测、执法监测和监测网络建设运维等工作经费进行核算,做实做细能力建设具体实施方案。
加强与省级财政部门沟通协调,将驻市监测机构监测能力建设经费列入省级财政年度预算,优先保障监测用房用车、基础能力建设和监测网络运维所需经费。统筹推进能力建设工作的实施进度,强化资金监管,开展绩效评价,确保资金使用效率。积极探求各区市对驻市监测机构的资金和政策扶持,主动探索并破解财政保障、人员激励等难题。
下一步,驻市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要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各项迫切需求,在监测能力发展上找准定位,加快补短板、着力造特长,严格把控监测质量管理,不断提升技术支撑能力,积极推动全省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与监测能力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