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娱乐情境下电视新闻记者自身职业素养的坚持

2021-11-27 18:57:19赵秀云
记者摇篮 2021年4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新闻报道娱乐

□赵秀云

所谓“泛娱乐化”现象,指的是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为核心,以现代媒介(电视、戏剧、网络、电影等)为主要载体,以浅薄空洞内容甚至不惜以粗鄙搞怪、戏谑的方式,通过戏剧化的滥情表演,试图放松人们的紧张神经,从而达到快感的一种文化现象。泛娱乐化的产生背景是人民群众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以及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泛娱乐化将新闻报道作为一种“新文化”输出,强调单纯迎合受众放松身心的需求而进行信息加工,是对新闻报道本质的曲解,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阻力。

一、泛娱乐情境下传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追求新闻话题度

在泛娱乐化情境下,新闻工作存在的价值在于通过新闻报道让更多受众接触到新闻内容,同时新闻产业内部由于媒体数量的增多,竞争也更加激烈化。对热点新闻话题的热衷是泛娱乐化的主要标志。电视新闻记者在选取新闻素材的过程中,更多关注新闻报道的热度,而忽视新闻报道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如:微博热搜是近些年群众了解当下最热门的新闻话题的主要手段,纵观热搜榜,明星感情动态以及热门电视剧集、综艺内容成了常客,而时政热点、科技新闻等较少引发人民群众的关注,数量及讨论的热烈程度也相对较低。单纯强调新闻的话题度对于电视记者而言是自身工作方向感缺失的体现,新闻工作的社会价值也被进一步弱化。

2.新闻同质化报道严重

新闻报道中“新”的体现是新闻具有高度及时性的信息传递,不同的传媒手段能够更全面覆盖不同类型、不同种类的新闻报道内容。而进入媒体融合时期,在泛娱乐化的影响下,新闻报道更多地以夸张的方式进行呈现,电视新闻记者在对新闻挖掘的过程中,也缺乏新意,对同类新闻内容进行多次报道。新闻报道同质化反映了泛娱乐情境下电视新闻记者自身敬业程度的下降,导致新闻采访的工作热情也逐渐下降,从而影响了新闻中“新”的体现。电视新闻记者的工作任务是通过新闻采访获取更加丰富的新闻报道资源,泛娱乐环境下电视新闻记者自身的职业归属感及社会价值也出现弱化的趋势。

3.新闻报道失真

泛娱乐化的目的在于帮助人民群众放松紧张的神经,但其表现形式则是通过夸张、戏谑等艺术加工手段,借助大众传媒平台完成信息的传递。电视新闻与其他的节目形式不同,电视新闻报道要求尽可能真实、全面地向受众反映新闻事件真相,过多艺术加工则是对原有新闻事实的歪曲,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人民群众对新闻报道的错误理解,违背了新闻最基本的要求。电视新闻记者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应始终保持敬业精神,坚持还原新闻事实,职业素养是支持其工作开展的基础。泛娱乐情境下,新闻报道失真直接影响受众对传媒产业的评价,同时也造成了受众甄别新闻信息成本的增加,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优质的新闻报道反而成了行业内部的紧缺资源。

二、泛娱乐情境下电视新闻记者对自身职业素养的坚持

1.既要提高新闻报道表现力,也要增强职业素养

在泛娱乐情境下,电视新闻报道始终要适应多元化的新闻竞争环境,电视新闻记者必须关注新闻报道的外在表现力。外在表现形式的创新是电视新闻记者适应行业发展的尝试。在泛娱乐情境下,电视新闻记者仍要坚持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2.尊重新闻事实

对新闻事实的尊重是电视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最基本要求。泛娱乐情境下,新闻行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电视新闻记者对自身职业素养的坚持首先要求尊重新闻真相,不传谣、不造谣。报道中的细节必须真实,不加以拔高、想象和夸张。报道所采用的声音、图像均应来自新闻现场或与报道主题相关的采编活动,而非个人编造或拼接。有些媒体为了抢头条新闻,结果出现乌龙事件,没有调查清楚就盲目下结论。媒体应当调查清楚事实再报道,并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3.关注新闻报道的思想性

与其他传媒手段不同,电视新闻报道承担了更多传递社会价值理念的责任。在泛娱乐化的行业发展大背景下,电视新闻记者对自身职业素养的坚持同样体现在其社会责任的履行上。电视记者应始终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出发点,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秩序的建立,传播社会正能量。坚持准确、公正、全面、客观的报道原则。不从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出发进行影响公共利益的报道。批评性或揭露性报道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不追求所谓“轰动效应”、哗众取宠;不以个人情绪代替政策法律、发泄私愤、中伤他人。尊重被批评者申辩的权利。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严肃认真地考虑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不报道危害国家安全、影响社会稳定、违背社会公德、损害公共利益的内容。坚持报道的高品质、高品位,不迎合庸俗、低级趣味。全体新闻人应加强新闻职业道德自律,恪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用准则指导自己的职业行为,并且内化为职业道德。

三、结语

电视新闻记者在泛娱乐化情境下对自身职业素养的坚持源于其对新闻事实的尊重及对新闻工作的热爱。作为新闻信息的采集人员,电视新闻记者要始终坚持原原本本报道新闻,不歪曲、不传谣,在不断创新新闻报道外在表现形式的过程中,依旧坚守职业道德,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可信赖的新闻报道。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新闻报道娱乐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宝藏(2020年4期)2020-11-05 06:48:12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10
娱乐眼
都市丽人(2016年7期)2016-08-03 09:57:49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新闻传播(2015年21期)2015-07-18 11:14:22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1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新闻传播(2015年13期)2015-07-18 11:00:41
娱乐眼
都市丽人(2015年5期)2015-03-20 13: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