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现状

2021-11-27 14:02:17
山西青年 2021年11期
关键词:音乐课院校高职

杨 晖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在我国关于音乐的教育,很早就已经提上了日程,但是由于众多原因,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开展总是见效甚微。这其中学校对音乐课的设置不合理占一定原因,但作为音乐教师,教学方法不合适也有相当大的责任。音乐是学生的重要的素质教育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我们对人才的定义也在不断改变。在高职院校进行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可以品味音乐,感悟音乐,进而通过音乐享受生活,陶冶情操。因此,在高职院校音乐欣赏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以学生为本,打造开放自由的课堂环境,使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还要培养其对音乐的兴趣。下面我们就具体谈谈高职院校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以及教师如何更好地开展音乐欣赏课程教学。[1]

一、当下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学校对高职音乐欣赏课程并不重视

高职音乐欣赏课堂虽然和过去相比已经有了非常显著的突破和发展,可是当下很多高职学校都追求学生的专才教育。所以在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重视不够,依旧会存在很多不可抵挡的外来因素,这些外来的阻碍和问题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的音乐欣赏课堂非常不利。部分高职音乐老师在过去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与当下先进教学技术相比显得非常落后,而且很多音乐老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都是采用的示范式教学,在很大的程度上抹杀了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非常不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对于音乐欣赏这门学科产生了非常大的抵触心理,如果学生失去了对音乐欣赏的兴趣,他们自然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欣赏的学习中。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落后

在当下的很多教学活动中,老师都会在正式讲课之前做好相应的备课工作,但是当下高职音乐欣赏教师在备课的过程当中,通常都是以教材作为主要的备课资料,这样就会使得老师在课堂教学当中所传授学生的知识受限,老师自主展开的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就会比较少。另外,当下的很多音乐教材课本的更新都比较缓慢,很多老师甚至使用以往的教案进行教学,使学生对音乐欣赏产生厌倦情绪。如果老师的备课内容和教学方法比较落后缺乏新鲜度,那么整堂音乐课的质量也非常低。在这样的课堂当中,学生的思维只会在老师的牵引之下有所变化,就会导致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节奏掌控能力得不到相应的培养和提高。[2]

(三)教学方法内容与实际脱轨

要想在音乐欣赏课堂中有效培养、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的能力,我们首先要注意整合教学资源,让我们的教学与生活接轨。要做到歌曲与旋律相合,激发学生的鉴赏能力。要做到这些,首先对于我们教师就有一定要求,我们自身要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慢慢地把这种鉴赏能力渗透给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音乐教学与其他的像语文教学、地理教学等联系起来,让音乐教学更多的与生活接轨,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鉴赏音乐。例如在进行传统音乐乐器欣赏教学时,我们可以将其与历史教学进行结合,介绍最古老的乐器——埙;讲一讲大型乐器——编钟、编磬;谈一谈中国古代的风雅——古琴。这些都可以和历史教学进行结合。除了与历史教学结合,在进行古风音乐教学时,与语文教学结合也是相得益彰,比如经典的《明月几时有》就是古典诗词与现代音乐的很好结合,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名曲,还有很多古琴曲的历史故事、曲中情谊,也值得我们多加传颂。

在谈到歌曲与旋律相合,我认为“串烧”可称得上一朵奇葩,“串烧”的制作过程就是歌词与旋律再组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同歌曲的拼接,使学生在感知旋律过程中发现不同歌曲的韵味和一首歌曲的不同韵味。

(四)学生对音乐欣赏课学习兴趣不浓厚

在当下高职院校在进行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时,一味地引导学生去欣赏一些比较经典的、有代表性的曲目。在当下,我国音乐文化发展当中,学生们对于类似《经典咏流传》等节目的兴趣比较浓厚,那么我们不妨将其引入到音乐欣赏课程中来。《经典咏流传》的“以诗和歌”是当下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形式,用现代的歌曲创作方式演唱传统的诗词极大吸引了学生的积极性。当然同样的,学生对其音乐的理解能力并没有太深入,只是简单的了解而已,因此我们就可以对此进行针对性培训。

将《经典咏流传》中的传统歌曲引入到高职音乐欣赏课堂当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在课堂上,教师在经典曲目的播放之后可以提问一些相关的问题,了解学生对于这些曲目的感想。比如说在李清照的《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一些词曲的背景和一些常识问题,就比如“了解这些背景之后,你有什么感想?”“作者写这首词曲的背景是什么?”等。可以通过活动的形式,让教师更加深入全面了解学生的感想,然后对学生的感想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加专业的认识到音乐的知识,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综合素养和鉴赏能力,同时又可以提高在音乐欣赏课上的气氛和活跃度,增强学生对于音乐课的喜爱,促进音乐课的发展。将现在的曲风与传统的诗词相结合,积极询问学生对于诗词观后感,对学生进行一些专业的评析,这样可以更加深入的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的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质量

我国当下的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乐观,针对当下实际情况而言,学生没有良好完成音乐欣赏课程学习的原因,不仅是学生对于音乐基础知识了解的不足、对于音乐教学不了解,更是因为学生对于音乐教学没有良好学习的兴趣。但幸运的是,在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高职音乐欣赏课堂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提高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效率。

(一)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

教师,是一个责任重大的职业。因为这个职业承担了教书育人的责任。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发展进步的基础,所以老师肩膀上的责任是重大的。作为一名教师,最首要的一点就是爱岗敬业,一定要知道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不仅是一个职位,更是一种责任。在职业技能方面,音乐教师一定要对音乐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同时老师在音乐欣赏课堂授课时一定要与时俱进,不能再沿用旧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当前素质教育的目标。所以老师在课堂上要带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对音乐的热爱。

(二)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

音乐是一门全世界的通用语言。老师们必须要对音乐有着热爱,必须要以身作则让音乐成为老师和学生们生活的一部分。一首伟大的作品,是经久不衰的,是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黯然失色的。所以老师们在音乐欣赏课堂上一定要对音乐有崇敬感。这样也可以让音乐拥有神秘色彩,让学生们对音乐更加热爱。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摆正态度,不能将这门课程视为一门用来放松的课程,而是和其他课程一样,让学生们学习相关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现在的学生由于学业繁重,文化课较多,所以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紧张的学习过后,来一节轻松愉悦的音乐课,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享受。给学生们的心灵来一场净化,让学生们在放松身心的过程中也能学习,这不仅是学习更是一种心灵的解放。[3]

(三)提高对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视

之前很多高职学校都视音乐课为一门可有可无的课。很多学校对此的态度很是冷淡,认为音乐课完全没必要,甚至有些认为音乐课是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取消了该课程。这都是一些错误的认知,音乐课不仅是一门正统的课程,它应该具有和文化课相等的地位。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更要具有很强的职业技能和丰富的阅历。比如:音乐教师通常要学多种乐器,在某种程度上说,该课程的教师要比文化课教师的要求还要高。并且,该课程教师还要能够把握课堂节奏,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老师还要善于创新,在课堂上老师可以亲自为学生演奏,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四)具备创新教育的思维

音乐本身就是在人类的创造力之下诞生的。所以可以这么说,音乐本身就是创造力的体现,它是创造的艺术,所以老师要具有创造力。离开了创造力,那么音乐就会变得空洞,失去趣味。在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老师要让音乐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音乐的美,老师可以引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音乐的力量。所以在丰富课堂的同时,老师也要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

三、结束语

当下社会,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音乐享受在人们的休闲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也逐渐提高。经过前文的探讨,我们也可以明确,高职院校开展音乐欣赏课程十分有必要,但是高职院校的音乐欣赏课程的开展情况却并不乐观,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音乐教师要积极提升自我,学校也要加大对音乐欣赏课堂的重视,保证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音乐课院校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