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宝宁
(安徽省安庆市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安徽 安庆 206001)
城市中高楼林立,到处是商业和民用建筑,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自然景观较少,加之工业的污染和汽车尾气排放,造成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在这一背景下,城市中的森林公园成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的关键。森林公园为人们的休闲娱乐提供了一个健康、舒适的场所,有效地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城市森林公园一般处在城市的市区或郊区,其面积较大,一般在50 亩以上,公园中的绿化程度较高,有种类繁多的植被,具备优美的自然风景。森林公园可供城市居民休憩、娱乐、开展户外活动,开发的目的意在服务于大众。
想要打造优质的森林公园,必须首先确立公园的主题。主题是森林公园的灵魂,公园内的一切配套设施和景观特点都要与主题相呼应。但在当前的森林公园中,没有在进行景观设计前确立公园主题,更没有按照主题设计出风格一致的植被景观,各景观之间毫无关联和特点,影响了整体的视觉效果。
在修建与设计森林公园中的植被景观时,往往缺乏一定的内涵性。设计师在进行设计之前,并没有对一些植物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对植物缺乏了解,于是使得设计出来的植物景观不能体现出自身的美感。在我国大部分的森林公园中,植物景观的设计,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美观,并没有将植物自身的美观作用发挥到最大。并且部分景观设计师会混淆景观设计与普通的花草种植概念,这种措施会淹没植物自身的美感与优质的景观设计效果。现如今部分公园虽然种植了大量的植物,植物种类也多种多样,花样繁多,但是却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景观效果,缺乏创新,没有与公园的人文景观结合起来,景观设计类型单一,导致植物景观没有自己的特色。在植物公园内,设计师应当根据公园实际情况,将公园原本的植物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起来,进行适当设计,推陈出新,努力将各类植物的特色通过植物的位置和形象体现出来,打造出新颖独特的森林公园,为游客、社区居民创造出舒适温馨的环境。
森林公园的旅游功能主要有:观光游览、休闲游憩、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等。但在一些森林公园中,为了提升公园经济效益,开设了过多的旅游项目,其中包括餐饮、住宿、游戏、娱乐甚至购物,过度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游客的科普教育,违背了森林公园原有的建造目的。
在建设森林公园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到保护植被。植物在生物学中属于具有生命体的种类个体。植物还可在炎热的夏天遮挡住太阳紫外线给人们提供阴凉,植物自身还可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人们生存必备的氧气,消耗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1]。并且植物还可以作为独特的风景供人们观赏,在不同的四季变化中呈现不同的景色。由于长时间的自我发展,并没有过多地受到外界的干预,森林系统具有自身独特的优点,以及极强的稳定性。但由于我国大力开发森林公园的措施,缺少合理科学的管理手段,破坏了森林系统的稳定性与自我调节能力,使一些植被所在的生长环境不能为其提供生存必备养分,进而影响了植被的观赏价值。部分在空间下层生长的植物,会因为生长空间受到外力因素的影响,最终呈现的形态不具美感。所以,森林公园的设计师可能会在设计植物景观的时候,只注重设计的美感,而忽略植被生长的具体场地,仅仅只是利用图纸的固性思维去实施,没有考虑其他的因素,进而导致森林公园的植被景观设计缺乏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从植物生态性的角度分析,植物的品种多样性是否优良决定着森林公园的植物景观是否合理。从植物景观多样性的角度分析,植物是否具有多样性以及植物的多样性是否生长状态良好是具体评判植物景观是否优质的标准。植物景观具有多样性,可以使森林系统具有稳定性。但由于我国目前的森林公园景观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审美上,盲目地引入其他的外来植物物种去打造植物景观,却忽略了引进的外来物种是否会适应我国各地的天气,导致引进的植物还未扎根,就已经死亡的情况。从另一方面来说,随意引进外来物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例如,将国外的植物贸然种植到我国境内会对我国本土植物造成危害,破坏原有的物种群。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森林公园的植被景观时,应当考虑植被的种类,不能因为植被的单一性而影响我国本土植物的健康发展,这样不仅不会提高公园的审美,还会破坏植被的生存环境。应当做到对当地现有的植被资源进行合理管理,使其健康成长,在保证生态环境质量的基础上,维持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
森林公园是以森林景观为主体,山峰、水流、林地等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采用特殊的设计方式,突出森林景观的优美。因此在进行森林景观规划时,首要的问题是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林木植被资源,对现有林木进行合理的改造和加工,使原有的天然林和人工林适应森林游憩的需求,突出其森林景观。
在进行森林公园景观设计时,可以根据投入的资金情况,适时增加一些和公园主体相符的娱乐设施。例如在公园中开设野外小餐馆,提供露营设备,建造温泉等,提高森林公园的娱乐性。除资金问题,建造娱乐项目还需要考虑到公园的面积,避免在小面积的森林公园中过度密集的开设娱乐场所。
森林公园内的水、电、通信、燃气等布置,不得破坏、影响景观,同时应符合安全、卫生、节约和便于维修的要求。电气、上下水工程的配套设施应设在隐蔽的地带。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工程应尽量与附近城镇联网,如经论证确有困难,可部分联网或自成体系,并为今后联网创造条件。
森林公园旅游服务系统主要包括餐饮、住宿、购物、医疗、导游标志等。休憩、服务性建筑的位置、朝向、高度、体量等应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统一协调。建筑高度应服从景观需要,一般以不越过林木高度为宜,休憩服务性建筑用地不应超过森林公园陆地面积的2%.宾馆、饭店,休、疗养院,游乐场等大型永久性建筑,必须建立在游览观光区的外围地带,不得破坏、影响景观。
森林公园除了主要客源建立在便捷的外部交通联系外,其内部道路交通必须满足森林旅游、护林防火、环境保护、以及森林公园职工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在设计森林公园的内部道路时,需要根据主要景观判定游客的主要走向,制定出主要道路和分支道路,使路线符合大多数游客的走向习惯。另外,考虑到公园的面积较大,景观较多,也可以在公园中停放简单的游览交通工具,供游客使用。以下是经过资料查询到的我国大部分森林公园规划中道路规划的要求:(1)主干道是森林公园与国家或地方公路之间的连接道路以及森林公园内的环行主道。其宽度为5—7m,纵坡不得大于9%,平曲线最小半径不得小于30m。(2)次路是森林公园内通往各功能区、景区的道路。宽度为3—5m,纵坡不得大于13%,平曲线最小半径不得小于15m。(3)游步道是森林公园内通往景点、景物供游人步行游览观光的道路,应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宽度为1—3m,纵坡宜小于18%。
需要明确重点保护哪些风景资源和脆弱环境,突出观光游览、休闲游憩、休闲度假、科普中的哪些功能,弘扬森林文化中的哪部分文化。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的生态特色是蓝绿交织的城市森林系统,将蓝色的水与绿色的森林进行生态性结构要素的科学重组与设计,来修复场地的植被群落,打造出一条适宜多种生物生存的生态廊道,保证了场地的生物多样性,丰富了自然生境,保障了整个场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规划设计遵循海绵城市的建设,在公园东西两侧建设了两条汇水路线,利用雨水花园、植草沟等生态设计进行雨水的收集和传输。最终在公园内完整地形成雨水蓄积、雨水渗透、雨水蓄滞、水质自然净化、雨水回收利用与雨水安全排放六大海绵措施体系,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强调便捷性和安全性,是人性关怀的具体体现。针对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的特点,森林公园需要做到让游览人员快速进出。
设计师在设计森林公园的植物景观时要根据当地公园的地理环境以及现有的布局设置,最大程度将每种植物的特色展现出来,还应将公园所要体现的风格明确化,可以使用将植物景观设计图中的节点去配置景观的方法。公园中的不同要素要做到互相配合,是森林公园的整体效果,在视觉上整齐标准。重要的是,节点通常能起到标明路线的作用,在公园设施中必不可少。所以,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做到将不同功能的节点之间既有联系又可分割,增强植物景观的美感性。
综上所述,森林公园作为城市自然建设,改善城市环境的关键,进行科学的园林景观设计,对城市面貌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想要实现合理、优美的园林景观布置,首先需要对当前的设计问题进行总结,分析问题的解决策略,结合城市的具体情况设计出具有城市特色的园林景观。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园林景观设计者的培养,提高对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的重视,保持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共同发展,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