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
建筑工程在施工时会涉及许多施工技术,而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是其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在建筑施工中,如果防水防渗处理不当,则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后期使用及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建筑企业带来很不好的负面影响。同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因为建筑材料的质量不过关,在施工中就会出现许多状况,给建筑施工带来影响,延长施工的工期,严重时甚至需要返工来进行处理,直接增加了成本的投入,降低了经济效益。建筑施工中,涉及许多材料的使用,不同材料之间的结合也会对工程结构的质量造成影响,若在结构中出现裂缝,就会极大可能出现渗水的现象,从而降低工程的应用性能,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当注重质量管理,并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合理、科学地将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施工中运用,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筑物的屋面渗漏是一个十分令人头痛的问题,其特点是渗透面积较大,破坏力较强。建筑物发生屋面的渗漏,会为住户带来极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居住的舒适度。造成屋面泄露的原因有很多因素。首先是在施工时,未能给予屋面防渗漏足够的关注,导致屋面施工质量较差;在施工设计时,未能对屋面进行应有的防水设计,未能设计出相关的排水方案,在设计时,屋面的坡顶设计存在问题。其次,在进行施工时,所使用的防水材料质量不高,或者是对于防水材料的选择未能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够合理,从而导致屋面漏水现象发生;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无法达到设计要求,从而导致屋面漏水现象发生。
建筑物的外墙一旦发生渗漏,会使外墙出现缝隙。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施工技术均未达到要求,建筑物在后期受雨水影响,结构强度发生变化,因自然条件的侵蚀而产生缝隙。另外就是在进行打孔和穿线后,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
厨房和卫生间发生渗漏现象,在建筑物中是经常发生的现象。由于厨房和卫生间使用的频率较高,各种管道集中,水源较多,且面积狭小,在建筑工程施工时是最为关键的防渗漏位置。造成厨房和卫生间发生渗漏的主要原因是施工的工艺水平、排水管道材料选择。施工材料的选择或者施工材料的质量达不到要求,会使结构发生病害,产生渗漏。在施工时,施工工艺如未能达到施工的要求就容易导致渗漏。例如在管道连接时出现问题,导致排水管道不能很好地进行排水工作,从而滞留大量的水分,产生漏水的现象。
造成地下室渗水的因素有很多,防水层被损坏导致渗水,水泥砂浆导致渗水,出现裂缝导致渗水,穿墙管未采取有效的封堵导致渗水等等。由于地下室的位置关系,建筑物上方的大量水分也会对地下室造成影响,地下室如果发生渗水,将影响地下室的储藏功能,甚至造成地下室无法使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抓住施工的关键位置,运用防水防漏的施工技术,增强建筑物的防水防漏性能,保证建筑施工的工程质量。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增强屋面的防水防漏性能,可以使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材料选择的厚度在4mm[2]。对于运用的材料选择要符合耐热性较强,在低温下有较好的柔性,且无裂纹及流淌现象。首先要将施工的基层进行清理,将屋面存在的裂缝使用水泥砂浆做好填实处理,同时开展剔凿等处理工作,基层保持平整清洁。然后进行涂刷处理,对于干燥基层,可以采用橡胶沥青材料进行涂刷,涂刷时要注意单层的使用量,一般控制在0.5kg/m2~0.7kg/m2;在进行涂刷时,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留出足够的接缝间距,并且涂满黏合剂。在基层的表面采用氯丁胶黏合剂进行涂刷,同时保证12h 的干燥时间。在进行卷材的铺贴时,采用冷粘法的施工工艺方式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卷材不能出现褶皱与鼓起的现象。在施工过程中,第二层的施工方式与第一层基本一致,只有在卷材粘接的时候,注意与首层的卷材缝错开即可[1]。
造成外墙渗漏的主要原因就是裂缝。在进行施工时,首先要清除表面的灰尘,然后利用水泥浆进行填堵,填堵要注意密实程度。对于墙体所留的空洞,先用水泥浆进行涂刷,然后采用10%膨胀剂的砂浆进行填堵至密实。墙边,地板,阳台进行灌缝时,要注意控制在版面的15mm 之内,采用防水柔性密封膏进行密封[2]。
厨房和卫生间的管道繁杂,而且用水量较大,因此厨房卫生间的防水防渗工作十分的重要。在施工时,按照施工的实际要求进行厨房和卫生间的防水涂膜,卫生间要从底部直到楼顶,而厨房则从地面到墙上3.5cm,这样做可以充分发挥防水防渗的作用。同时,在设计阶段,厨房和卫生间的高度要低于地面3cm~5cm,进行厨房和卫生间的墙体砌筑时,要使用防水粉,在抹灰处理时同样掺入防水粉。最后在厨卫整体完工后,要进行试水及对排水管道试压测试,避免管道破损及渗漏发生,一旦发生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解决[3]。
由于地下室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位置,极易发生渗漏现象。而地下室的防水防漏施工大体与厨房卫生间类似。在建筑施工时,一定要注重施工的质量管理,对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对地面的找平进行加强。同时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防水卷材施工,注重防水卷材的压实密封,以加强地下室的防水防渗性能。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设计时,设计人员要根据施工现场及周围的环境,同时,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方案的设计,使设计的方案保持和工程实际情况一致。同时在设计方案时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运用防水和防渗的技术。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方案,使各项防水防渗措施按部就班地展开工作,同时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4]。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所采用的材料的质量,对于工程的防水防渗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对施工的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管控。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防止存在质量问题的材料被施工采用。对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监督管理,对材料进行随机抽样检测,检测施工材料的防水防渗性能,保证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达到施工的要求。
再好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也需要人来完成。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的防水防渗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防水防渗技术的运用。因此应当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积极组织员工进行防水防渗技术的学习,从工程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相关的建筑工程项目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整理,从中找出造成渗漏现象的原因并学习如何进行整修,了解先进的防水防漏技术[5],更好地掌握厨房、卫生间、屋面、地下室、阳台等关键部位的防渗防水技术。增强员工的渗漏防水方面的技巧和经验,使施工人员的防水防渗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从而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运用防水防漏技术,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的防水防漏性能。
总之,建筑工程的渗漏现象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渗漏甚至会对整个建筑结构的性能造成严重威胁,使建筑物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降低,并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建筑工程的防水防漏施工;在工程设计伊始,科学合理地运用防水防漏的技术,严格控制防水防漏材料的质量,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从而提升建筑工程的防水防漏性能,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使建筑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