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与探讨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关键点

2021-11-27 06:06:52马强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1年6期
关键词:装配式结构设计构件

马强

1.装配式建筑结构概述

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墙板、主体等构件提前进行加工与统一处理,然后再将加工好的构件统一送到施工现场,通过施工将不同构件进行连接,得到完整的构件,在这种方式下组成的建筑结构就是装配式建筑结构。由于能够对各种构件进行统一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工程效率,同时也保证了整个建筑施工过程的精细化与标准化管理。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

2.常见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装配模式

2.1 砌块建筑

砌块建筑模式多用于三层到五层之间的建筑,所使用的材料为提前预制好的块状建筑材料,整个墙体由这些提前制定好的材料砌筑而成。为保证建筑物的强度与承载力,砌块中还会有钢筋孔道,在施工的时候可以将钢筋通过这些孔道将砌砖都连接起来。这种砌块的体积十分灵活,包括实心与空心两种,选择与应用起来更加灵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施工难度,砌块养护的工作量也比较少。

2.2 升板与升层建筑

板柱联合承重是升板与升层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同时借助板与柱来提升楼板与屋面板的高度,之后再进行固定。在对内外墙体进行处理的时候,既可以现浇钢筋混凝土,也可以通过砌筑的方式砌墙,主要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操作。这种结构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高空作业以及垂直运输作业,施工面积大幅度减少,对于一些商场、仓库以及工厂等施工面积受限的建筑来说可以发挥极大作用。

2.3 盒式建筑

盒式建筑可以看作是板材建筑的延伸,主要是通过墙体组装来完成整体的外部建筑结构,然后再对建筑内部进行装修,施工人员对提前预制好的盒式建筑进行管线铺设并将其投入使用。

2.4 骨架板材建筑

顾名思义,骨架板材建筑指的是对提前预制好的骨架和板材进行运用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这种结构模式的承重模式包括柱梁框架加楼板承重结构和柱梁加内外墙板的承重结构,骨架板材建筑结构一般用于高层建筑,运用起来可以让建筑内外部位更加灵活[2]。

3.装配式建筑结构特点及其优势

3.1 可行性高

安全性与实用性对建筑工程来说非常重要,使用装配式结构可以更好地将各个建筑环节结合起来,从而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稳定性。有关设计人员在对装配式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对各个施工重点进行统一规划,与此同时加强对材料的关注,保证将加工过后并且质量达标的材料投入使用。

3.2 保证建筑质量

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比较复杂,涉及的环节以及人员都相对复杂,因此管理起来难度也比较大,而装配式建筑结构需要对大部分的生产构件进行统一生产与组装,于是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施工操作环节,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施工的准确性,标准控制也更为严格,管理难度降低,使建筑质量得到保证。

3.3 保证建筑的环保性与安全性

传统建筑施工模式影响因素比较多,同时很多时候监管不到位,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将严重影响最终的工程质量以及建筑的安全性,同时由于缺少高效的管理条件,容易出现操作不当导致的资源浪费,而在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中,包括零件组装以及室内设计在内的诸多环节都会有专门的管理与考核机制,从而尽可能地保证操作的规范性,减少传统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噪音、粉尘、操作不达标等问题,有效保证建筑的环保性与安全性[3]。

4.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关键点

4.1 设计流程的规范性

保证整个设计流程的规范性可以尽可能地使设计过程顺利,从而最终保证设计质量,避免前期操作不当导致后期设计方案不合理以及之后的变更,避免因为设计问题影响工期。因此在对装配式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设计流程的规范性,为此有关企业需要加强对设计部门的管理,对设计流程以及制度进行优化与完善,从制度出发为设计人员提供一个可参考的设计参考流程与步骤,为设计人员的设计工作提供一个标准。再者,企业还需要加强管理,督促设计人员按照标准进行设计。设计人员在进行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影响建筑质量和抗震的因素,保证配件设计能够同整个建筑工程相适应,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预算,避免设计方案同预算相差太远。为此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尽可能地避免设计工艺复杂的构件,保证配件加工与制作的进度能够赶上施工进度。

4.2 建筑平面布局方式的合理化

为尽可能地降低施工难度,减少实施成本,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加强对全方面布局的考虑,保证整个建筑平面布局方式,无论是出于运输路线的考虑,还是处于起重机位置考虑,都是最合理的,从而保证得到最优的平面布局设计[4]。

4.3 构件类型的标准化

装配式建筑结构主要是各种构件进行运用,为此,要想保证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就必须保证构件类型的标准化,保证构件的质量。首先,为保证整体性与统一性,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众多的标准单元,将所有标准结合起来进行设计,形成一个标准层平面。再者,设计人员在对空间结构进行规范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不同建筑的户型以及周边的交通体系,在对户型模块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客厅以及卧室等空间布局进行设计,同时也要考虑到电梯以及楼梯等交通方面的问题,以实用性为主,观赏性为辅,切实从住户的自身体验着手进行设计。此外,为更好地保证建筑质量,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考虑,为用户的再创造提供一定的发挥空间,保证不同平面组合类型的结合能够满足业主多样化的需求。

4.4 结构技术体系设计

技术体系是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这一问题十分重要,设计人员在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这一技术的运用,保证设计质量。先进技术在装配式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结构设计体系的不断完善与优化,从而促进整个建筑行业更好地发展。就当前我国建筑行业装配式建筑结构发展现状来看,技术体系主要分为三种,分别为叠合剪力墙结构体系、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以及整体框架结构。为保证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质量,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结构技术体系进行选择,同时对每一个结构体系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设计人员一定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考察,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建筑的风负荷以及抗震能力进行分析,然后再通过结构形式选择与设计赋予建筑相应的性能,保证技术体系选择的合理性。叠合板与叠合梁一般使用在平面楼盖中,竖向剪力墙构架则用在单面或者是双面的预制剪力墙中,为保证工程质量,在进行节点钢筋连接的时候,要注意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5]。

4.5 预制装配式结构点

不同构件之间的连接是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要点,为此设计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眼光与能力,保证装配式建筑结构在设计的过程中,做好结构点与结构点之间的连接工作。当前很多建筑工程在节点连接方面的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间,为此建筑企业需要不断对材料进行完善与创新,对节点技术手段进行创新,从而保证装配式建筑结构节点设计的高质量。

4.6 减少成本

建筑企业在对一种建筑结构模式进行运用的时候,出于盈利目的,必然会对成本进行考虑,如果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成本过高,那么就很难推广,从而影响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应用与发展,为此设计人员在对装配式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要把成本的因素考虑进去,尽可能在保证建筑结构质量的同时减少成本,从而提高企业收益,提高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实用性,促进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推广[6]。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随之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其中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便利了工程施工管理,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建筑质量。为进一步发挥装配式建筑结构在整个建筑行业中的作用,有关设计人员必须不断对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优化。

猜你喜欢
装配式结构设计构件
高层建筑连体结构设计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结构设计优化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智能城市(2018年7期)2018-07-10 08:30:00
建筑构件
国际木业(2016年8期)2017-01-15 13:55:22
建筑构件
国际木业(2016年12期)2016-12-21 03:13:28
建筑构件
国际木业(2016年3期)2016-12-01 05:04:52
建筑构件
国际木业(2016年1期)2016-12-01 05:04:09
BIM结构设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