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演唱中的混合声及运用探究

2021-11-27 04:25刘宏淄
黄河之声 2021年5期
关键词:小字声带音色

刘宏淄

流行音乐演唱作为世界三大唱法之一,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追捧,当代流行音乐发展迅速,人们对于流行音乐的审美不断提高,流行音乐演唱作为歌唱表演艺术种类的一个分支,在与国际流行音乐相互交融的浪潮中不断成长,大众对于流行歌手的演唱技术也有了更高的期望。随着国内外音乐家的不断探索与发现,流行音乐演唱技巧也得到了相应的丰富,混合声技巧也随之诞生。

一、流行唱法中混合声的定义

“混合声”作为一个音乐专用术语,在相关演唱教材和论文中都对“混合声”的概念做出过解释即“真声和假声的混合使用,也就是头腔共鸣和胸腔共鸣的混合使用,它的音色特点是介于假声和真声之间的一种发声方式”。但在许多欧美国家,他们对于流行演唱中混合声的概念做出了另一种解释即“混合声是连接各个声区转换的一种肌肉记忆,是甲杓肌和环甲肌在整个发声过程中的协调配合,混合声是声带肌的发声动作而并非一种音色”。笔者认为这两种说法都具有合理性。因为不管从音色角度出发,还是从肌肉协调的配合角度来解释混合声都是科学的。

混合声从音色的角度来探讨的话,它的音色和我们平时听到的真声和假声是有区别的,假声的音色特点是轻柔,缺乏力度;而真声的音色特点是结实,缺乏柔性。如果仅用胸声,音色就会发闷,声音位置偏低且缺乏空间感。如果仅用头声,音色就会发硬,声音位置偏高且缺乏厚实和宽度。

混合声从肌肉协调的配合角度来讨论的话,它是指演唱时甲杓肌和环甲肌相互配合协调来改变声带发声的方式。甲杓肌可以用来控制声带的形状和振动状态,当甲杓肌参与主要拉伸工作,声带既可以整体振动,亦可以局部振动,甚至可以边缘振动,同时甲杓肌的作用在发声过程中没有消失,声音有芯,有密度;环甲肌可以用来控制声带的松紧,并带动环杓侧肌(可以配合环甲肌控制声带闭合,假声时甲杓肌与杓肌都不用力,只有环杓侧肌用力闭合)和杓肌(可以在环甲肌的带动下使声带闭合)的发力。甲杓肌和环甲肌就像一对“兄弟”在发声时互相较着劲,当甲杓肌发力大于环甲肌时,声音会变得厚实有力;当环甲肌发力大于甲杓肌时,声音会变得清澈透亮。

总之,混合声在流行演唱中的运用既能弥补真声和假声的在各自音色特征里的缺陷,又能更好的协调声带肌肉之间的配合,使我们的演唱系统达到一个科学平衡的状态。

二、混合声的类型

(一)弱混声(Light Mix)

弱混声是指当一个顺畅的气流输出(确保我们在发出声音的同时,气息是流通的)声芯不变的前提之下,头腔共鸣大量渗入,声带从高度闭合状态逐渐向微微闭合状态靠拢,此时振动面积大幅减少,音量亦缩小一半以上,但声音从听感上依然很结实不会让人感到虚弱。弱混声的共鸣腔体以头腔共鸣为主,胸腔共鸣为辅。

善用弱混声,往往能够赋予一首歌曲悠远的意境,我们常说的“天籁之声”,就是对于这项发声技术的形象描述,在演唱至高音时,可以运用弱混声的技巧将高音变轻柔,这样能帮助声音位置的统一,也不会出现高音唱不上的状况。如果将弱混声技巧放在歌曲第一段的副歌位置进行使用,能够使歌曲更有意境和层次感。例如歌手李健在其作品《贝加尔湖畔》的演唱中就运用了大量的弱混声技巧,特别是“这一生一世,有多少你我”这一句歌词就运用到了弱混声的技巧。

一名歌手想要在一段乐句中做到高音的音色柔和且与前面乐句的音色连接顺畅且不能用全假声的音色进行处理,这是非常具有难度的,如果能掌握弱混声的技巧,相信就能更好的诠释这一乐句所表达出来的情感。

对于“弱混声”的定义在国内流行音乐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争议的,他们会将弱混声标签为“头声”或者“强假声”。笔者认为,对于音色概念进行何种标签并没有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演唱者必须知道身体运用了怎样的配合制造出了这种音色。

代表人物:李健、周深、徐佳莹。

(二)平衡混声(Balanced Mix)

平衡混声是指当一个顺畅的气流输出(确保我们在发出声音的同时,气息是流通的)的同时增强声带的闭合的力度产生震动,这时气息也会相应的减少使声带所接触到的面积增加从而产生出声音。这样的声音听起来更加的扎实且具有立体感。平衡混声的发声腔体是头腔共鸣和胸腔共鸣各占到一半,基本处于平衡的状态。

平衡混声是在弱混声的基础上将音色进行美化,让音色的过度更加自然。由于在演唱弱混声时,声带的运作状态区别于平时说话或歌唱时的状态,这种不自然的声带状态十分脆弱且不稳定,而平衡混声是增加声带在演唱混声时的张力和韧性,提高声音密度以建立能自由调节混声音色的能力。强混声和弱混声,一个负责点燃情绪,一个负责安抚心灵,它们适合在歌曲的某一固定节点出现,而歌曲情绪平缓的部分更适合运用平衡混声。

善用平衡混声,能使我们低、中、高音区的音色得到完美统一,有利于我们在演唱时进行各种类型混合声的切换。例如歌手陶喆在演唱其作品《Melody》中就运用了大量平衡混声的技巧,特别是在歌词“Melody,脑海中的旋律转个不停。爱过你,有太多话忘了要告诉你。Melody,无数动人音符在我生命,爱过你。”中运用了平衡混声的演唱技巧,使音色更加贴合演唱者想表达的意境和情绪。如果能掌握平衡混声的技巧,就能更好的减轻歌手的声带压力,使演唱更加轻松。

代表人物:王力宏、方大同、陶喆。

(三)强混声(Full Mix)

强混声是指当一个顺畅的气流输出(确保我们在发出声音的同时,气息是流通的)的同时声带闭合的力度达到最大化并震动,这时气息也会相应的减少许多,使得声带所接触到的面积增加从而产生出声音。这样的声音听起来更加的扎实且具有颗粒感。

强混声是相对平衡混声来说的,强混声是在平衡混声的基础上增加气息量和声带闭合的力度,并且将共鸣腔体进行转移,既以胸腔共鸣为主。

强混声的运用更多表现在发声系统的高音区。因为中低声区音高较低,对于声带闭合的要求不高,而强混声需要较强的气息作为支撑且强调声带的闭合,所以中低声区是很难表现强混声发声状态的。关于这点,大家在生活之中也能感同身受,比如我们在生气的时候会怒发冲冠,并且大声示威,这时说话音量变大,随之音域也会提高。唱歌更是如此,强混声所需要的颗粒感和爆发力,只有在高音区,才能更完美地体现。

善用强混声能增强我们高音区的颗粒感和爆发力,同时更好的带动歌曲情感的表达。强混声还能激发出另一种特别的音色——“撕裂音”。歌手曾一鸣在其翻唱作品《我要快乐》和《也许明天》中运用了“撕裂音”的技巧。

“撕裂音”是建立在强混声基础之上的,演唱者必须具备扎实的强混声技术和咽音技术。其发声方式为压缩咽部,使声道变窄,通过喉内部肌肉摩擦声带形成一种具有撕裂质感的音色。“撕裂音”是一种非常具有冲击力和颗粒感音色,它的动态和声场都非常强大。在歌曲恰当的位置使用“撕裂音”可以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代表人物:黄绮珊、谭维维、曾一鸣。

三、混合声的运用探究

流行演唱需要具备顺畅的声区转换、统一的声线和宽广的音域,人的歌唱声区分为: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想要使音色达成统一,实现声区转换的“无缝连接”,才能让流行音乐的演唱充满活力。所以,混合声学习的重点就在于解决各个声区的过渡问题。

每一位歌唱者的嗓音条件是不一样的,故换声点的位置也有所不同,按照人体生理结构的不同,我们把声区的划分归位两大类:男声换声区和女声换声区。男声的常见换声区划分(按笔者的教学经验):1、小字组A ~小字2 组F;2、小字2 组F ~小字2 组B;3、小字2 组B ~小字3 组E。女声的常见换声区划分(按笔者的教学经验):1、小字组F ~小字2 组F;2、小字2 组F ~小字3 组C;3、小字3 组C ~小字3 组F。所以我们在演唱时,需要运用正确的混合声来匹配相应的声区。接下来笔者将介绍三种混合声在不同声区的运用和练习方法。

(一)弱混声运用

弱混声相对于强混声和平衡混声来说,闭合性较弱。所以为了防止声带在微微并拢,整体偏松软的情况下被气流吹开。我们在使用弱混声时,一定要用更多的意识去控制声带闭合。与此同时,尽量地让自己的声音处于柔软状态,不能太过僵硬。

弱混声所需要的气息,与强混声不同,弱混声不强调气流与声门之间的强烈对抗,而是强调控制气流的平衡。在这个过程中,小腹与横膈膜需要提供强大支撑来保证声音的支点,否则气流便会在演唱过程中将声带吹开,造成破音。

由于先天生理结构的区别,女声的弱混声音色和平衡混声音色十分接近,而男声的弱混声和平衡混声的音色区别较大,在引导女声进行弱混声练习时,一定要提前说明这个观点,防止弱混声概念的偏移。

练声曲:2/4 拍 55 55 |54 32| 1 -||

练习提示:连续发“ma”音,音的选择在小字1 组A 到小字2 组G 之间。发声时,口腔打开,眼睛睁大,始终保持胸腔的共鸣,随着音的升高,把胸腔共鸣逐渐转移至头腔,切忌喉部肌肉用力。

(二)平衡混声运用

平衡混声是在弱混声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胸声的比例,使弱混声音色颗粒化。由于在演唱弱混声时,声带的运作状态区别于平时说话或歌唱时的自然状态,所以这种不自然的声带状态十分脆弱且不稳定,而平衡混声实质上是增加声带在演唱弱混声时的张力和韧性,以建立能自由调节混声比例的能力。

练声曲:4/4 拍 12 34 55 55 |54 32 1 -||

练习提示:在开启弱混声状态的基础上进行,运用开口音“gou”和“ma”进行发声,音的选择在小字1组F ~小字3 组E,上行音阶发“gou”音,下行回来唱“ma”音。要求做到腹部和横膈肌群不断地向外用力,并在腹部肌群扩张的同时把声音聚拢,使共鸣变得结实而饱满,共鸣腔的重心放在胸腔,声音的变化始终顺着弱混声的形态上做变化(即以弱混声为发力系统),不得有偏离。音越高,发声腔体越靠近头腔,反之则靠近胸腔,最好练习中还能做到声音增强的同时往后靠,这样的平衡混声更有空间感。

(三)强混声运用

强混声的两个重要构成要素:胸声、压缩

胸声是我们歌唱系统的基石,代表着力量,而强混声的默认属性就是力量,所以,它需要更多的胸腔共鸣来作为基础。但由于它的发声属性建立在以甲杓肌运动的状态下,因此,胸声所能够保持的音域会有很大的局限,基本上不会超过小字二组G,在如今高质量流行作品频出的年代,这样的音域显然是不够的。为了获得更宽广的音域,我们就必须联系更高的声区,让环甲肌也参与其中,这样就会带来一部分头腔的共鸣。而强混声的要素就是在不断升高音域的同时,保持最大程度胸声的比例并逐渐添加头声的过程。

压缩,就是声带不断拉紧的一种状态,国内很多声乐教师会提到“关闭”一词,形容的就是压缩,压缩的过程就是维持声带拉紧的过程。压缩最直观的效果是让高音变轻松。当我们的声带进行拉紧的时候,声带间的缝隙就会变小,即将送出的气流因通道变窄而集中,像进行了压缩处理。而强混声所需要的压缩程度,远高于平衡混声和弱混声,更强调颗粒感和穿透力。所以,强混声的运用要结合声带压缩的比列,不可压缩过重,也不可压缩太轻。

练声曲:2/4 拍 12 34 | 54 32 | 1 -||

练习提示:运用开口音“yi”和“ya”进行发声,上行音阶1 ~4 运用“yi”进行发声,发“yi”音时尽可能张开嘴,体会腔体共鸣往下拉的感觉。下行音阶5 ~1 运用“ya”进行发声,在发声过程中,“ya”音必须紧贴着“yi”音的位置进行转换,同时把共鸣位置往胸腔位置靠,增强声带的闭合,张开下颚,抬高软腭,声音立在喉咙的下后方。整个发声过程尽量减少气息的流动,越往高唱时声音越要集中下沉。

结 语

每一个混合声都有自己的使用价值,每一位歌唱者都有自己擅长的混合声类型,混合声技巧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有科学的指导,多用耳朵分辨不同类型混声的发声位置,形成发声位置的肌肉记忆,从而帮助我们更快的掌握混合声技巧。同时,也要根据自身嗓音特点和歌曲的需要来进行选择和学习。

最后,希望本文能够给流行音乐爱好者们提供帮助和指导。■

猜你喜欢
小字声带音色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无题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声带常见疾病的应对方法
声带息肉症状表现
声带常见疾病的应对方法
长颈鹿为何是哑巴
天公猪
天公猪
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