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导向下新闻学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教学方法和实验室改革研究

2021-11-27 02:19赵佳音刘少文
山西青年 2021年22期
关键词:新闻学业界产学研

赵佳音 刘少文 陈 杨 柏 洋

(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6)

新闻学的专业特点和行业需求,决定了新闻学的教学必须遵循产学研相结合的思路,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密切联系业界,紧密结合当下的媒介发展现状。产学研导向下的新闻学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核心,即强调实践教学,强调应用型和技能型新闻人才的培养。

国内各大高校的新闻学人才培养模式,都存在着理论课程多,实训内容少,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足,业务水平较低,理论实践和就业无法紧密衔接的问题。此外,随着新媒体的影响力日益增加,研究界和业界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新闻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研究亟需完善。

一、密切联系业界是产学研导向下教学改革的重点

新闻学学科特性和产学研联合培养的导向,决定了新闻学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加大和业界的联系。新闻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理论性教学要服从应用实践和业务实际需求,教学改革必须以产业形态为导向,以业界需要为指向,以行业特点为核心,有的放矢地培养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专业人才。

密切联系业界的人才培养方针体现在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环节中。新闻学专业应用型课程如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摄影学、新闻播音学、新闻编辑学等,需要根据业界特点,加大实训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校内即能获得大量有效的系统训练。此外,新闻学专业的延伸性课程,如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新媒体新闻等,也需要密切和业界的联系,获取业界第一手的行业动态,才能及时调整培养内容和教学重点。

尤其是当下新媒体时代,媒介发展极其迅速,媒介变化非常复杂,新闻学理论内容的演进和教学内容都有着巨大的革新式的变化。密切联系业界,就是要获得最新最快的业界动态信息,以随时指导教学,让教学为学生就业服务,有更坚实的落脚点和更明确的针对性。

产学研导向下的教学改革也体现在学界和业界对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共同培养过程中。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速度和趋势,势必要求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思路和模式快速转变更新,从以学界为主,变成学界和业界共同培养,从以校园为主变成校园和媒体联合培养。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就是深入业界的实训。产学研导向下的教学改革,要求从人才培养模式上入手,把业界的训练环节纳入教学方案之中,让学生深入业界实习,掌握应用技能,提高业务能力。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媒介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传统媒介和新媒体的融合演进,不同媒介之间的联系空前增强,新闻学专业对学生的业务要求也在转变。传统媒介对新闻从业者的业务能力要求比较单一,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发展,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具备多元化、全方位的业务能力,这也要求产学研联动人才培养要适应新媒体的行业特点,培养学生媒介融合业态下的全面业务能力。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在于强调实践教学

新闻学人才培养模式要符合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强调实践教学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实践教学是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结合的桥梁,需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等特点。“实践环节包括专业实训和实习,但是由于我国校内媒体专业度参差不齐,这类实践大多依赖校外媒体。”[1]

第一,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针对具体的媒介特点和业务能力开展。新闻学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媒介特点,训练学生不同的业务能力。同时,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加速,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的传播手段、传输方式和传播符号互相补充。在报社工作的新闻从业者也需要在镜头前播报,在网络工作的新闻工作者亦需要掌握传统采写编评技能。从总体上而言,对新闻工作者的业务能力要求趋向全面化、系统化、立体化,这也要求教学过程中要凸显实践改革内容,符合业界最新要求。

第二,实践教学改革需要具备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向性。在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须根据不同门类课程和不同媒介特点,系统研究实践内容:斟酌实践内容,避免内容确实和不同门类课程授课过程中的内容重复;探讨实践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强化技能训练;筹备实践教学场所,高校教学模拟媒体采制新闻的过程。

第三,实践教学改革应有可操作性行和现实性。实践教学需要能够和业界最大限度的对接,可以通过在校期间的新闻实习和专业技能训练两个方面完成训练。实习是新闻学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生新闻业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应合理设置实习时间、实习地点、实习内容、实习验收等环节,让实习和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相结合。

实践教学是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重点,对学生业务技能的培养会在实习就业过程中,让学生和新闻单位无缝对接,最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三、教学改革需要增加应用性技术性课程

媒介融合导致新闻业界对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凸显,而且对全能型新闻从业者的需求量空前增加。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需要既具备传统媒体所要求的新闻技能,又具备新媒体的技术操作能力,甚至是跨媒介的技术能力。基于此,高校新闻学教育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应用性技术性课程,让学生接受过硬的技术训练。“在当下,‘新闻传播+技术’的人才最为稀缺,既懂新闻传播学,又懂计算机、数据挖掘、复杂网络分析的人才,是媒体急需的。”[2]

以新闻学门类下的广播电视学为例,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近年有了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工程、广播电视技术、声像工程技术、新闻采编与制作、影视编导等专业方向。与此同时,《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也提出,“大力发展超高清节目直播、沉浸式视频、云转播应用,以及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线上演播等产业。”中央电视台提出“5G+4K+AI”的战略思路,建设以“央视频”为品牌的视听新媒体旗舰。这都意味着对新闻学专业人才的技术能力有了更高更全的诉求。

首先,新闻学专业增加技术性内容,包括增加新技术门类的课程。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过程中的新闻制作,要求学生掌握多种计算机使用技能,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要求新闻从业者具备数据分析和数据叙事的能力,网络技术的进一步推进,新媒体新闻深入社会生活中,网络采访、视频新闻、网页制作、新媒体策划运营等,也成为新闻学专业人才亟须具备的素养。媒介融合的环境下,通过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完成新闻采访和新媒体新闻制作,已经是业界和学界都需要重视的一个现实问题。

其次,新闻学专业需在课程设置中增加技术性训练的内容。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新技术包括剪辑技术、数字技术、AR技术、VR技术等;包括各类软件的使用和新闻制作,如:Adobe Premiere、Audition、Adobe After Effects、方正飞腾等软件;还包括各类利用技术进行的新闻制作H5制作、音视频新闻制作、微电影制作等。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加,能够培养学生适应新媒体业态环境,提高学生的技术业务能力。

四、重视实验室内的教学环节,建立工作室

产学研导向下的新闻学教学改革需要完善实验室设备,建立一个具备多种业务训练能力的较为完备的实验室,并重视实验室内的教学环节。实验室教学,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也是学生进入新闻单位实习之前最重要的锻炼场所,重视实验室内的教学环节,意味着需要加大实践力度,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增加实训课时,全方位锻炼学生的业务技能。以往的新闻学专业,或是实验室欠缺,或是实验室内课程设置不充分,不能很好地利用实验室环境锻炼学生的业务能力。在媒介融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当下,新闻学专业开设的课程中,带有较强专业性的课程大部分需要进入实验室进行训练,如视频剪辑、网页编辑、图片制作、数据统计、广告设计、新媒体采编等。实验室教学也能够让学生具备扎实的技术操作能力,可以在完成课业之余,参加各级各类新闻比赛,甚至可以独立完成符合媒介要求的高质量新闻作品。

在此基础之上,整合多个实验室的设备和人员,建立工作室制度,也是新闻学专业在产学研导向下的教学改革重点。Studio(工作室)在新闻学业界是指由一个或多个新闻从业人员组成的可以共同制作某类型新闻产品的独立机构,有的工作室是媒体内部的独立单元,可以完成质量较高且具有一定完整性的新闻采制工作。在高校新闻学教学过程中,工作室是指能够整合学生,并供学生集体完成某类新闻作品的综合性实验室,具备多个实验室的功能,能够满足学生制作多种新闻产品的硬件和软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配合课程内容,让学生加以充分的新闻业务训练,在教学环节之外,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采制新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他们的新闻采制、广告创意及制作、视频拍摄剪辑、数字新闻制作等新媒体新闻制作以物质上和环境上的保障。

工作室是实验室的延伸和发展,工作室的建立需要在较为成熟的实验室教学改革基础之上,工作室也能够进一步推进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

基于以上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思路,笔者认为,在媒介融合的业态环境中,产学研一体化的新闻学教学改革需要加大实践力度,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建立实验室及工作室,完善配套设施,才能适应时代需求,为业界培养更好的新闻从业人员。

猜你喜欢
新闻学业界产学研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业界聚焦
业界聚焦
业界聚焦
业界聚焦
用“国家使命”导引航向——大学之大,重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新闻学话语体系建设
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的思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