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一刀
2021年10月11日,俄罗斯萨哈共和国伦斯克地区,俄气公司石油、天然气和凝析气田3号综合气体处理站
2021年的寒冬,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
这里的“寒冬”,不是指季节,而是指能源市场的供给现状。
英国买不到汽油,法国天然气价格飙升,印度煤炭库存告急,中国出现久违的大面积突发限电……从欧洲到亚洲,从生产供应到物流运输,从工业园区到加油站,能源危机的恐慌笼罩着大半个地球。
虽说在不同的国家,能源短缺的表现不尽相同,但遭遇危机的时间点却不约而同。复杂的成因中,有一个大致相同的背景—相关国家加速淘汰化石燃料,大步迈向清洁能源,全力以赴冲刺碳中和。
在这场新旧能源交替之际,越是发力新能源的国家,在极端天气严重影响新能源产量之后,其能源危机表现得愈加严重。这一点在欧洲、亚洲的某些国家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转型”难离“阵痛”,但后代将面临的气候问题已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关头。这是一场短痛与长痛的抉择,也是一场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博弈。
今年的6月份,欧盟通过了一项法案。
这项法案是欧洲的首部气候法,它要求27个成员国在203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基础上削减55%,并在2050年前成为“净零排放经济体”。
因为这是法案,意味着之前各成员国政府所作的有关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不再是仅关乎国际名声和政体信誉的纯政治承诺,而是具有法律约束力。
“到2030年削减55%,2050年清零”的任务,难度有多大?
从1990—2020年这三十年的数据来看,欧盟只将温室气体减少了25%左右。离第一个目标还有9年,未来还要“削减30%”。
简单计算,这需要欧盟减排的速度提升至三倍还多。这是个相当艰巨的任务。
为何要人为给自身加上个紧箍咒?
因为气候变化已经成了影响人类生存的严重问题,而可能的罪魁祸首—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却没有放缓的迹象。
根据2019年9月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全球现在比工业化前至少高出1摄氏度,接近科学家警告的“无法接受的风险水平”。如果不减缓全球排放,气温到2100年可能比工业化前上升3摄氏度,对全球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进一步破坏。
全球变暖最直接的影响,是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如今,近2/3的“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位于存在海平面上升危险的地区。如不采取行动,纽约、上海、大阪、里约热内卢等城市,有可能会在我们有生之年被海水淹泡,造成数千万人流离失所。
风力减弱、干旱少雨,都让本就处于迭代期的新能源发展平添一道阻碍。
2021年10月10日,马尔代夫建海滩防护墙,应对海平面上升
此外,全球变暖也影响着粮食和供水保障。气候变化是土壤退化的直接原因,限制了地球能够吸纳的碳量。在许多区域,茁壮成长了多个世纪的农作物正在艰难生存,使许多区域的粮食安全更加岌岌可危。
情况危急,但离第一个目标仅剩9年,欧盟的压力不小。但如同大多数人的暑假作业,总是在最后几天完成的一样,在deadline(最后期限)的压力下,人们往往会迸发出疯狂的行动力,这很可能会帮助欧盟各国最终跌跌撞撞地低空飞过合格线。
背后的措施,其实还是老生常谈那一套。根据6月初一份提案的草案,欧委会的措施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对欧盟排放交易系统的修订;更新的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指令;关于运输、建筑和废物排放的条例升级;能源税的修订;替代燃料基础设施;可持续海运燃料;碳边境调节机制,该机制将对欧盟进口的电力、金属、水泥和化肥的碳含量进行收费。
2021年8月16日,乔治王子岛附近浮冰上的北极熊。该地区气候变暖明显,夏季海冰迅速萎缩
其中,新旧能源的投资更迭,是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当然,这也是造成眼下电力、天然气等能源吃紧的主要原因。
为实现减碳,欧洲电力供应结构开始从煤电,向天然气、海上风电、核能等大力转型。
比如,英国15%的电力来自海上风电,由于英吉利海峡缺风导致风力发电不足,占英国发电量41%的天然气发电需要替补,而欧洲库存不足的天然气又面对可能比往年寒冷的冬季,难以满足需求,触发天然气价格大涨。
以往,欧洲经常受到大西洋飓风的袭击,但最近几周,由于风力低于预期,许多涡轮机已经疲软無力。
反常的气候不止出现在欧洲,天气炎热导致的干旱,在美国西部和巴西等地引发了几十年来最严重的水力发电中断。而去年,中国西南部干旱也对云南省水力发电造成了不利影响。
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与气候变暖有着密切关系。风力减弱、干旱少雨,都让本就处于迭代期的新能源发展平添一道阻碍。
眼下的能源危机,引发欧洲各国对于能源转型的讨论。有些人将危机归咎于欧洲能源转型“步子迈得太大”。这些人担心,能源短缺局面下,如果消费者要求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投资以限制未来的价格波动,这反而会增强某些对能源转型怀疑的声音。
在“削减碳排放许可证数量”改革的推动下,欧盟碳排放配额价格已达创纪录水平。
2021年9月1日,奥罗维尔湖是加州第二大水库,目前水量为23%,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影响着附近的电力供应、旅游和农业发展
不过,复杂的原因中,也存在着一定国际因素。比如,欧盟对俄罗斯天然气供应高度依赖,近年欧盟进口的天然气中,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占比超过44%。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是欧洲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商,最近几周被指控故意拒绝向其客户提供额外的天然气供应,从而加剧了天然气短缺,并将价格推至历史新高。
“趁火打劫”这件事,说起来不道义,但如果是出自逐利的公司行为,并非不可能。
从长期来看,欧盟气候政策的好处显然要多于改革成本,但气候政策在短期内确实给弱势家庭、小型企业和交通用户带来了额外压力。
在欧盟使用煤炭需要购买碳排放许可,今年以来,在“削减碳排放许可证数量”改革的推动下,欧盟碳排放配额价格已达创纪录水平。
碳排放配额交易的概念,出自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一种利用市场手段推动碳减排的计划,即清洁发展机制”。
清洁发展机制的核心是,允许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项目级的减排量抵消额的转让与获得。
发达国家能源利用效率高,能源结构优化,新能源技术被大量采用,因此本国进一步减排成本高,难度较大。而发展中国家能源效率低,减排空间大,成本也低。这导致同一减排量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不同成本,形成价格差。
发达国家有需求,发展中国家有供应能力,碳交易市场应运而生—2005年欧盟碳市场启动,有30个国家的1.2万多家企业和其他碳排放单位参与交易,覆盖钢铁、水泥等制造业、电力、民航和公用事业,控排量占欧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5%。
碳交易,曾一度让不少发展中国家的新能源企业吃到甜头,赚了一笔不小的“碳交易钱”。
但如同其他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一样,碳市场中的价格主要取决于供需关系。经济景气时,配额整体需求上升,推高碳价。当经济进入下行周期,企业开工率降低,碳排放的需求随之降低,碳价也就下降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袭来,发达国家的碳排放配额需求不振,以欧洲碳市场为主要指标的全球碳市场价格持续走低,渐渐地发展中国家也觉得“无利可图”了。
市场手段的减排,长远看是环保账,但短期来看总少不了经济层面的考量。
欧盟显然也不想只是自己一个人干减排—毕竟好处是人类共有的,即便发达国家需要多出一些力,其他国家也有必要一起加入,不然自己显然是“不划算”的。
欧盟新提议的“碳边境调节机制”,是这项努力中的一个关键手段。
根据碳边境调节机制,欧盟将对从碳排放限制相对宽松的国家和地区进口的物品征收碳关税,以达到减排的目标。
机制的提出,来源于“碳泄漏”的概念。专家指出,由于与气候政策相关的成本原因,将生产转移到排放限制宽松的其他国家,可能导致这些国家的总排放量增加。
碳边境调节机制会导致中国向欧盟出口的钢铁成本增加约25%。
而实际上,该机制的本质是对碳价格低于欧洲的国家的能源密集型产品征税。根据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提案,该机制将涵盖欧洲碳市场中的电力、钢铁、水泥、铝和化肥5个领域,這会让发展中国家一些试图进入欧洲市场的关键行业付出较大代价。
这一手段,显然是狡猾的。进口的五个领域,均涉及低附加值的物品,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而这一做法把排碳的成本,通过关税的手段转移到了出口国的身上。
根据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的分析,如果欧盟碳边界调节机制的碳价格为每吨44美元,发达国家的收入将增加25亿美元,而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将减少59亿美元。
贸发组织也发出警告:欧盟碳边界调节机制有利于资源效率高、工业生产中碳排放较低的国家,但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贸发组织强调,该机制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的价值十分有限,因为该机制只能减少全球0.1%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缓解气候暖化作用不大。
这一机制,对中国的影响同样不小。
根据《中国环境报》的分析,欧盟未来若完全取消碳市场免费配额,将造成钢铁成本增加21%,而碳边境调节机制会导致中国向欧盟出口的钢铁成本增加约25%。
不过,大部分中国出口欧盟的其他产品(如汽车、太阳能光伏板、电子产品、机械零件、家具、玩具、服装等终端复合产品)当下还不会受到影响。
可以预见的是,在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正式实施之前的一段时期,是中国建立和完善国内碳市场定价政策的重要机会窗口。
长远而言,中国可以通过加快发展国内低碳技术与产品、建立完善的碳定价市场机制等措施,为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