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法治教育的课程体系

2021-11-26 10:36北京教育学院
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治法律

文/北京教育学院 金 钊

相比义务教育阶段的法治教育,高中生法治教育的一个鲜明特色,便是课程的体系化建构,表现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及选修三个课程模块的设置。无论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还是学生,均应对此有整体上的把握和认知。

必修课程:政治与法治

必修课程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业。其中,针对高中生的法治教育,内容集中在“思想政治”必修课程之一的“政治与法治”课中。《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要求,“政治与法治”必修课程模块为2学分,1个学期内完成全部学习。在内容方面,《政治与法治》教材没有像义务教育阶段那样编写成法治专册,而是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框架,以政治与法治整合的形式呈现,其中设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三个主题单元。三个主题单元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教授学生明确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从而奠定学生政治立场与法治思维的基础。

《政治与法治》的“全面依法治国”主题单元,下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中国建设”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三课。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及取得的显著成就,引导学生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懂得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遵循“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一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方针,不断把法治中国建设推向前进。本单元共安排四个议题教学,具体如下:(1)以“公民参与立法有什么意义、有哪些途径”为议题,探究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的意义,理解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制度;(2)以“如何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为议题,探究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的意义;(3)以“为什么说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防线”为议题,探究司法公正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体现公正司法的制度和措施;(4)以“法治如何让生活更美好”为议题,探究法治与生活、法治与道德的关系,认识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意义。

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要求,通过对“政治与法治”必修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明确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鲜明特点和主要优势;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知道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懂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理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具备有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

选择性必修课程:法律与生活

选择性必修课程是选择本课程作为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学生应完成的学业,考试成绩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也可供对该课程有兴趣的学生选修,计入毕业学分。其中,针对高中生的法治教育,内容集中在“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课程之一的“法律与生活”课中。《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要求,“法律与生活”必修课程模块为2学分,课程的开设可灵活安排。

《法律与生活》教材,以“可能面临的法律问题”为出发点,与高中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适应,结合他们的学习特点和需要,介绍了其今后走向社会所必需的基本法律常识。《法律与生活》教材涉及的法律法规内容非常多,但其并不追求体现部门法的系统性,而是强调这些法律中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点。举例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规定,其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但教材只是选择民法典中的主要内容设置在各单元、课、框中。

《法律与生活》教材共有四个主题单元,依次是“民事权利与义务”“家庭与婚姻”“就业与创业”及“社会争议解决”。“民事权利与义务”主题单元,介绍公民一般的民事权利与义务,涉及《民法典》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侵权责任编以及知识产权单行法律。“家庭与婚姻”主题单元,介绍婚姻家庭中的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涉及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就业与创业”主题单元,介绍劳动就业与创业经营的法律制度,涉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主要的税收法律。“社会争议解决”主题单元,论及社会纠纷的解决机制和法律程序,涉及人民调解法、仲裁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教材内容紧扣法律与生活的关系,提供与经济社会生活尤其是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从而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其具备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要求,通过“法律与生活”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更加全面地认识公民的民事权利与义务;更为具体地理解婚姻家庭中的法律责任,以及与创业和就业相关的法律制度;更为理性地看待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懂得调解、仲裁、诉讼等不同的纠纷解决机制;进一步提高主动学法的意愿、自觉用法的能力。

选修课程:法官与律师

选修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涉及个人生活、职业体验、大学先修等方面的内容,可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和当地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特点开设,纳入校本课程管理,如何选课取决于学生个人志趣。其中,针对高中生的法治教育,内容集中在“思想政治”选修课程之一的“法官与律师”课中。法官与律师在法治舞台上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他们共同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使命。“法官与律师”课程立足于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还渗透着职业生涯规划的隐形教育。《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对“法官与律师”课无教材规定,但对其内容要点提出了要求,需包括法官的职责、审判程序,律师的职责、辩护和代理等相关内容。

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要求,“法官与律师”课程模块,目的是帮助高中生更多地了解法官和律师这两种有代表性的法律职业的不同职责和共同使命;理解法官和律师对于维护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实践中,不断增强法治意识,进一步提高法治思维和用法、护法能力。

法治教育课程的有效落实

首先,明确法治教育课程的定位。针对高中生的法治教育,在课程样态上,并非定位于独立开设的法律专业类课程,而是融合在思想政治综合课程之中,是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的法治教育,是大众化的、普及性的公民素养教育。法治教育课程的实施,应遵循高中思想政治综合课程的基本理念,构建以培育学生法治意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力求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让学生在法治主题实践活动的历练中、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法治的力量,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

其次,对标“法治意识”学科核心素养。《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指出: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就是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具有法治意识素养的学生,应能够理解法治是人类文明演进中逐步形成的先进的国家治理方式,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养成依法办事、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的习惯;拥有法治使人共享尊严,让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的认知和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应站在“培养什么人”的高度培育学生法治意识核心素养。

再次,改进和创新教学方式。高中法治教育课程的实施,应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针对高中学生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可塑性,着力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课程实施中,要通过议题的引入、引导和讨论,转变教学方式,使教学在师生互动、开放民主的氛围中进行。要更多采取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与法治事件、现实案例、常见法律问题紧密结合,注重内容的鲜活,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思辨,强化辨析,选择积极价值引领的学习路径。综合采用故事教学、情境模拟(如模拟法庭)、角色扮演、案例研讨、法治辩论、价值辨析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必要时,可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将真实法治案例引入课堂教学,注重学生法治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多种法治教育资源、形式予以整合、提升,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广泛开展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法律情景剧展演、辩论会、理论研讨会、法治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法治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迈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

最后,做好与小学、初中法治教育课程的有效衔接。小学、初中、高中课程中的法治教育,是一以贯之从未间断的,它们总体目标一致,但又有各自学段的特征。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要求,小学阶段的法治教育,着重普及宪法常识,让学生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并且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以此培育他们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法治教育,采用专册与分散融入相结合的方式,安排法治教育内容。具体分为三种情形:小学一到二年级为前法律教育阶段,侧重于规则养成,为后续规范的法治教育奠定基础;小学三到五年级,属于融合法律教育阶段,表现为法治教育的嵌入式渗透,从小学三年级开始,《道德与法治》教材也开始明示相关的法律条文了;而小学六年级为直接法律教育阶段,学习法治专册教材。初中阶段的法治教育,旨在使学生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并且进一步强化守法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观念、程序思维,使学生初步建立宪法法律至上、民主法治等理念,初步具备运用法律知识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初中阶段课程中的法治教育内容体现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包含: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八年级下册(法治教育专册),以及九年级上册“民主与法治”主题单元,该主题单元设有“追求民主价值”“建设法治中国”两课。

高中生的法治教育,在上述义务教育阶段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成长需要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全面拓展法律常识、法律制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增加了重要的法律知识,加大了法治原则、法律理念的教学深度,使学生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基本制度以及法律常识,强化守法意识,增强法治理念,牢固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理念,初步具备参与法治实践、正确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思政课一体化的角度审视高中阶段的法治教育,做好与小学、初中法治主题课程的有效衔接。

猜你喜欢
依法治国法治法律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礼赞70年:从五四宪法到全面依法治国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让人死亡的法律
依法治国:人民幸福安康的保障
两会布局 依法治国
镜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