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健
(河北省黄骅市羊二庄镇杨庄中心校,河北 黄骅 061109)
数学对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给想象力与创造力插上自由翱翔的翅膀具有不可言喻的现实意义。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完善,我们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也在发生改变。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地投身到数学学习中,是现如今摆在小学数学教师眼前的首要任务。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思路,采用开创造性的教学手段。
小学生因为年龄小的缘故,天生对于外界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这样的特质使学生极易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而出现分神的现象。原因还是由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无趣乏味,直接致使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致,造成学生左顾右盼,精力涣散,学习效果不佳。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教师应关注情感教育。教师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将书本的死知识转变为灵活生动的场景化知识。这样一方面贴近生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树立健康的道德观。另一方面,小学数学的很多教学内容本来就来自于现实生活。数学是一门富含情感内涵和较强融合力的学科。教师应拓展教学,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优势。然而,在现如今的小学數学课堂上,教师仅仅讲解的是数学知识,没有将其与情感场景结合起来。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作用就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快速成长期,由于自身情况的差异,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也有所不同。因此,一些学生可能会出现跟不上班级学习进度的情况,或者对于教材中基本知识点的把握不到位等情况。如果出现以上情形就会严重打消学生学习数学的热忱。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基础知识点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结合起来,突出重点,并强调课后复习和预习的作用以及课后指导的意义。对于不同的知识点,教师应运用与之呼应的教学手段。譬如,教师在讲授“长度单位换算”的内容时,一些学生对于换算原则和规律认识不足,容易混淆。这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摸底,随后可采用协作学习的方式将知识掌握牢靠的学生与接受程度较差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教师可给出一个学习主题,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数学换算问题。如此一来,知识掌握得牢固的学生能够深化对已学知识的认识,而学习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也可以渐渐理解换算知识,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成效。
其一是探索和发现。一般情况下,数学老师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在新知识的讲解过程中,都会给学生以实际习题为例,促使学生自主地探究问题,最终在数学老师的指导下获取更多的知识。其二是猜想和实验。学生对新知识的猜想有助于激起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拓展学生的学习眼界,并且增加学生对数学新知识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自主实践活动不光能够增加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育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道路上强化其自身的数学综合素养。
受小学生年龄特征影响,其往往较为多动活泼,在课堂学习中也时常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要想让小学生全神贯注、认真听讲是尤为困难的,甚至可将其作为一种挑战。但虽说如此,教师也应尽可能让小学生完整倾听整节课内容,尽可能让小学生多学习与掌握数学知识。而对此,则要求教师在新课改之下积极创新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在课堂中与小学生进行趣味互动,并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从而吸引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让小学生能够真正爱上数学学习,如此则非常助于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
综上所述,数学是小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但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中,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较差。然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改变这种形式,就要创新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学生喜欢数学。让数学课成为学生最喜欢的地方。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小学数学创新课堂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从而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