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技术在机电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2021-11-26 14:45:57王利
魅力中国 2021年26期
关键词:机电传感器信息

王利

(河南 驻马店 463500)

作为一种新型的智能化技术,传感器技术的操作原理主要体现在借助计算机技术拉力实现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然后再将这些信息数据传送至计算机系统。针对机电自动化控制系统而言,传感器技术的主要价值是对于信息的收集,并对这些信息实施处理分析,之后转换为电信号,最后为系统运行提供相应的支持。从经济角度来看,通过传感器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提升机电自动化控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特别是在控制产品质量和尺寸上,传感器技术不可缺少,是机电自动化控制的核心技术。

一、传感器技术的基本概况分析

(一)传感器技术的基本含义

传感器技术在机电自动化系统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就如同人类的感官一样,该技术能够对机电自动化系统在运行环节中的外界信息进行感知,同时还会做出相应反应,能够帮助工作人员通过这些具体反应对系统运行做出适当的调节,以此来确保几点自动化系统运行的高效和稳定。除此之外,结合传感器技术的属性来看,其隶属于电子工程技术范畴,同时也是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并且还可以对系统的运行状态实施测试操作,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确保机电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传感器技术还具备了一次定位表的性能,能够对各种数据信息的精确性提供坚实的保障,使其成为后续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的参考资料。

(二)传感器技术的基本类型

一般情况下,应依据使用和设计等不同的需求,来对传感器技术实施类型划分,其目的是为了能够确保传感器技术可以完全满足系统的运行需求,使其具备优良的信息感知能力,针对传感器技术的具体分类,我们可以结合以下几点分析:其一,从能量层面来看,传感器技术可以划分为能量转化型传感器以及能量控制型传感器等,其操作原理主要是通过能量来实现对机电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控制,这种处理方式不但能够降低系统运行时的能源损耗量,同时还可以确保几点自动化系统运行状态的稳定性,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概率。其二,从材料层面来看,传感器技术可以划分为晶体结构以及物理结构等,在其实际应用环节中,必须要依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技术手段,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出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价值,为相关行业的经营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二、机电自动化控制中传感器技术现状及优势概述

传感器主要是指可以依据特定规律将测量数据转变为统一类型数值的一种元件。现阶段,传感器在工业工程领域中得到了非常良好的应用,在工程自动化系统检测和工作环境之中,传感器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重要价值,对监测数据实施转化,并将其传送至机电一体化系统当中,以确保机电涉笔能够维持正常的运行状态。

伴随工业生产的日益发展,对传感器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在科技力量的推动下,传感器技术得到了更好的完善与优化。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传感器技术的应用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且集成化程度也越来越高。集成化传感器不仅具备了体积较小且重量较轻等技术优势,同时在稳定性方面也有着更为突出的表现,为机电自动化控制系统提供了非常强大的技术保障,并且随着技术的创新发展,使传感器的生产成本也得到了有效降低,步入量化生产的阶段。

三、传感器技术在机电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探究

(一)在机械制造中的具体应用

结合工业生产情况来看,机械制造在其中是尤为重要的,通过机电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有效降低人为操作失误情况的发生,尤其是传感器的具体应用,能够确保机械制造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针对制造环节而言,传感器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控制和监督等重要价值,同时还能使机械制造的精准度得到显著的提升,尤其是对尺寸方面要求极高的机械制造,通过传感器技术就可以对尺寸数据进行快速准确的收集,之后将其传送至控制中心,再借助数据的分析研究功能,来完成对尺寸的精细化控制。相较传统控制技术而言,传感器技术在其数据采集能力以及控制性能方面均有着突出的表现。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创新发展,再加上扫描仪等设备的辅助,使其能够对任意形状的工件实施尺寸检测,使产品的生产质量得到了切实的保障。除此之外,针对刀具制造环节而言,通过对传感器技术的合理应用,还可以及时获取刀具制造各个环节的各项数据,根据这些数据信息可以对刀具制造实施合理调整,有助于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

(二)在环境监测中的具体应用

针对环境检测而言,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优势也是非常显著的,如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等方面。当多台机电设备在正常运行时,借助传感器技术则可以构建一个检测网络,通过对环境参数、产品参数以及机电自身运行参数等信息实施检测,能够有效提升机电自动化控制的实施效果。在实际操作中,一旦传感器收集到异常信息,则会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并发出预警,经过操作人员的及时解,能够使机电自动化控制系统一直维持在稳定状态,确保其效率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三)在温度测量中的具体应用

针对温度测量工作而言,传感器技术的具体应用体现在其测量方式的不同,如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接触式测量主要是指在传感器与被测对象进行接触时产生热传递的情况,在传感器感温器件和被测物体温度相同时便可读数,传感器显示的温度便是被测物体的温度,此种方法操作过程比较便捷,且精度较高,而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则主要是以物体热辐射性质作为测量依据,运用特定装置对电磁波信号实施接收和分析处理,然后再将收集而来的信号转变为温度,这个就是被测对象的温度,该测量方法的实际范围较广,同时还可以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在具体应用中,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四)在机器人中的具体应用

结合以往的信息传递工作来看,数据误差的情况时常发生,这必然会影响到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传感器具备了传递信息的优秀性能,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其具体应用我们可以结合以下两点进行分析研究:首先,是外部传感器技术的具体应用,通过对外部传感器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对外部信息实施准确的检测和收集,同时还可以对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进行准确的识别,为其系统运行提供非常可靠的信息数据。其次,是内部传感器技术的具体应用,通过对内部传感器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实现控制系统的预设目标,并且还可以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将有价值的信息数据快速的传送至外部传感器中,确保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外部环境信息的实时掌控,进而做出相应反应。

(五)自动控制应用

伴随科技水平的日益攀升,传感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价值也日益凸显出来。比如说,在汽车生产领域,传感器的应用效颇高,为汽车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同时还能够优化汽车的基本性能,有效减低能源的浪费和消耗。针对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而言,通过对传感器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提升汽车的性能和使用中的安全度,同时还能够快速便捷的审查和年初完整的加工零件,这对推动汽车行业的顺利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现阶段,在交通环境控制环节中传感器技术也得到了非常良好的应用,如交通指挥体系当中,通过对传感器技术的合理应用,实现了对汽车行驶、信息传递以及设备转换等性能的一体化控制,再加上汽车本身的整体性能,使汽车在行驶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结束语:综上所述,传感器技术具备了技术含量高且综合性较强等特点,在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中,传感器技术也得到了更好的完善与优化,对机电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伴随新技术不断研发与推出,在机电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传感器技术应用空间会越来越大。在当前技术研究不断深入背景下,通过对传感器技术的合理应用,一定会促进机电自动化控制系统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机电传感器信息
康奈尔大学制造出可拉伸传感器
简述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9年22期)2020-01-14 03:16:52
“传感器新闻”会带来什么
传媒评论(2019年5期)2019-08-30 03:50:18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跟踪导练(三)2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8年10期)2018-08-04 03:24:44
订阅信息
中华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 23:00:31
展会信息
中外会展(2014年4期)2014-11-27 07:46:46
健康信息
祝您健康(1987年3期)1987-12-30 09: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