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
(河北省雄安新区雄县教师发展中心,河北 雄安新区 071800)
小学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初期思维互动具有特殊作用,结合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参与引导,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我们根据小学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其独有的课程特点,提出以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美术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因为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为了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听课,这时老师就需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其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对美术学习充满兴趣和好奇心,这时实践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老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和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或者是通过生动的故事引出今天学习的内容。
兴趣是人前进的动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好的帮手,且小学阶段学生好动、好奇心强、上课不够集中这是他们的天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深知孩子的天性是不能扼杀的,那么怎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产生兴趣后能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继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美术教学效果。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去感受外界的变化,体会外界的新奇,这样对于增强其创造力也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兴趣的追求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会感到枯燥、压力,反而会在轻松的环境下主动的探索知。由于小学生对手工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制作花灯,引导学生主动走进教学中,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有不同的感触,同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声乐结合美术,助于提高学生理解,传统的教学中,美术教学没有得到较高的重视,并且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教师通常教会学生绘画或是手工即可;而随着现代化教育的落实,美术教学逐渐得到了重视,家长开始注重孩子的艺术培养,使得美术教学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教学,更需要实践教学,进而让学生在体验艺术感的同时学会运用美术语言,能够主动的展开绘画,只有学生掌握语言作品以及理论知识才能让学生感受艺术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渐走进课堂,并且经过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效果显著适合应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中动画、影音视频特点为学生播放有关飞机在天空中飞翔的视频,给予学生真切的体验,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材并不是教学活动唯一的参考,老师在教学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美术语言进而让学生学会逻辑思维、情感等,应用在美术作品中,使学生能感受到美术语言所赋予的神奇力量,进而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可以放映《格列佛游记》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巨人来到小人国之后的场景,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各抒己见,之后再进行创作,学生就会将自己的想象展现在作品当中,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音乐等艺术作品和美术作品之间有很多可以融合的地方,音乐借助优美的旋律和节奏给人听觉上的享受,而美术则能够借助线条展现其美感。美术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音乐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当中想象创造。通过艺术和艺术的结合,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说,融合多种艺术手段于美术教学当中,是实现创新与实践的根本。
同时鼓励学生创新,对学生美术语言实施创造性的培养,美术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发智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在美术语言教学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方法散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但要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不可将自己的想象强加在学生思想中,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美术天赋,实行美术语言创造性培养。教师需要做的是积极肯定学生的创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创造出更优秀的作品,教师的鼓励对学生美术语言学习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例如:《心中的风景》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绘画出自己认为最美的风景,这时,学生的想象力就会被激发,进而开创新思维得到创新意识的散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作品点评,学会欣赏作品的造型是否新颖、色彩搭配是否合理等发散思维,进而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加以改正,相互学习、借鉴、感受真实的美术语言。比如:《元宵节里挂彩灯》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展示花灯,猜灯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找同学说一说元宵节习俗,进而引出教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对美术语言有怎样的理解,学到了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客观的像或是不像并不是对美术作品的标准衡量,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改变以栩栩如生为美的思想意识,最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并将这些差异当作是学生身上最闪光的地方,让他们自由发挥,这样也能够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
加强对学生欣赏评价口语表述能力的训练,教师在教学中预留5 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美术作品欣赏评价,起到丰富语言能力的效果。同时通过对他人作品的欣赏,激发自身的思想创造。美术语言是一种视觉感官的体验,学生学会观察、会欣赏,因此,教师需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多提问、多回答,进而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美术教学中没有美术语言,那么美术教学则不存在。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作品点评,学会欣赏作品的造型是否新颖、色彩搭配是否合理等发散思维,进而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加以改正,相互学习、借鉴、感受真实的美术语言。
小学美术教学不能囿于课堂教学的限制,要组织丰富多彩且多样化的课外教学活动来扩宽学生的学习范围,让学生无时无刻不在体会创作所带来的极大乐趣性和成就性。例如:《想象中的飞机》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中动画、影音视频特点为学生播放有关飞机在天空中飞翔的视频,给予学生真切的体验,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组织学生自制日记性绘本。将文字性的日志转换为绘画形式来展现,是锻炼学生创新思维的又一有效途径。
在长期的绘画坚持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水平,而且师生之间也有了更好的关系来达到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共同赏析同学的创作,互相学习。教师要经常性的组织学生作品欣赏活动。此过程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利用幻灯片投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过程和表达的思想来讲解自己创作的美术作品。实验表明,此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进取和学习意识。这样下来,学生便能在相互学习探讨中有意识地去提升自己,进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总而言之,美术语言是美术教学的基础,现代美术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激发,力求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自主认识世界,培养其审美观念,并提升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当中,需要创新教学理念,并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走进生活,这样才能够创造出更好的作品。美术语言是美术教学的基础,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因此,还需要我们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将美术语言以最佳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对今后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