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娟
(南京市中华中学,江苏 南京 210019)
高中地理课程与低年级的地理课程不同的是:它探索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而在过去老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更在乎的是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少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掌握,这也就导致有大部分的学生学不好高中地理。知道了原因,在新课改背景下,创建高效课堂提升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掌握,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空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才是高中地理高效课堂建设的意义。
通俗来说,高效课堂就是指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以往未达到的高水平,令老师与学生双方都得到有效的知识传输和吸收,并能够在往后的学习、生活中应用该知识。而本文所讲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就是通过高效型的课堂传授,学生掌握的方式,将教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高效率完成,并让课堂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能够在课堂上掌握更多非教学目标以内的高中地理知识,激发学生主动性学习和教师引导式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性发展。
第一,新教改发展政策下,传统的应试教育办法已经被时代所摒弃,教育不只要求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等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有力的衡量标尺,通过课堂教学在提升学生及老师双方水平。高效课堂的建设,对学校和教学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再只是单纯的只是输出,而是带领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答案,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毕竟“授人予渔”远比“授人予鱼”来得有效多了。
第二,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建设,是基于高中阶段处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的重要结算,更是学生踏入大学校园前的重要时刻。且地理这一学科作为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结合体,既需要学生的基础文化素养,对于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的掌握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高中地理开设高效课堂将能够有效辐射其他学科的学习,对学生踏入大学后的学习更是益处多多。
因此,文章旨在引导高中地理教师通过课堂创新,包括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创新……以探索型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水平,进而打造高效型的高中地理课堂。当然,打造高效课堂并非是一句话的事,需要教师具有全新的观念转变,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注重教学质量等办法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基于目前大部分学校高中地理课堂教师的教学授课只是单纯地将课本知识传输给学生,在他们所理解的高效课堂是将更多课本知识和自己脑海中的思想传递给学生,导致这样课堂教出来的学生疲于思考,也没有思考行为,在日常学习中只会伸手要,这与我国的素质教育理念相违背不说,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旦脱离学校或教师,将没有办法再快速的向上发展。
想法是行动的先行者。对于任何行业、任何岗位来说,思想先行才能推动行动向前,教育教学更是如此。传统的教学理念盛行于教师的脑海中,而要建设高中地理课堂高效课堂,最根本的操作就是改变课堂教师的思想认知,让他们明确了解到高效课堂对于教学的重要性,知道传统教学方式与新时代下教学方式之间的差距,也让他们切身的去感受两种教学方式的差距,才能够从思想上转变,进而在教学行为上升级优化,实现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打造的目的。
所以在高中地理课堂之上,教师除了要开展课本地理知识的教学之外,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其实更为重要,毕竟学生在学校课堂的时间是短暂的,而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对于学生而言则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学生在课外、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不限时间、不限地点,更不限制所学的内容。这样的课堂上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21 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水平的人才,这样的学生能够因地制宜随时随地的学习,不论怎样的文化内容只要掌握了方法就能学习[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过去照着书本念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在当前的课堂上使用了,更遑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了。而将科学技术搬进课堂,实现信息化教学,这样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就不再局限于课本的,互联网信息平台上也有很多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且因为书本更新的速度比较缓慢,无法和互联网同步,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知识传授,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知识面都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再者,高中地理教学中有相当部分的知识都会涉及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果单纯地依靠讲解不借助外部条件的话,教师难以讲明白,学生更是难以理解。多媒体设备的产生,将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加简便的教学工具,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将更加抽象的内容直观地展现出来,方便学生理解[2]。
高中阶段作为学生所经历比较严格的学习阶段,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也是在这个阶段培养起来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旅程将会有莫大的助益。因此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方式,由有趣、主动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比如在讲解“洋流”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比较经典的案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生一起分析洋流的形成及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并借此鼓励学生来分享自己所知道的洋流内容,继而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全面的掌握洋流这个点。当然创新教学方式是为学生创造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进而促使学生进行主动化学习,在高中地理课堂常见的教学方法有举例教学、情景化教学、故事导入式教学、课堂游戏化教学等教学方法,上述所举例的教学方法便是举例教学方式[3]。
教师作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组织者,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自身素养水平将决定着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作为接受知识内容传输的个人,教师要将学生看作是个体的人,是处于与教师对等位置上的自然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综合水平,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的教学方法,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对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要积极吸取教训并加以改进,明确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是引导者非主体者,是带领学生探索知识海洋的引路人,要学会将课堂还给学生个体,让学生切实参与到高效课堂的建设中去[4]。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要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双重发力,学校和社会作为平台和见证者,更应该在社会大环境下以自身的影响力来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上文所述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打造,是基于高中学生于高考这一关卡中所设定的目的,为展现学生高考中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因此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课堂氛围的营造等方式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效率,强化学生、教师、学校三者间的能量,并将其反作用于学生身上,实现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打造,为高中学生的升学率和专业知识学习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