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群英
(福建省连城邱家山国有林场,福建 连城 366200)
苦竹(pleioblastusamaruskeng f.)属禾本科竹亚科苦竹属。竹林场作为影响竹林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国家及相关政府对林场建设问题愈发重视。从苦竹林场具体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妥善解决苦竹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苦竹自身具备生长快速、适用范围广、材质优良等优势。苦竹低产低效林改造是通过改善树种结构、提升林分质量、提高林地生产力、改善林木生长状况,使林分结构逐步趋向合理,生态系统更加完善。在保证生态系统完善基础上,可对天然苦竹林采取不同垦复措施,并对出笋数、成竹数、成竹率等做出检索,从中得出苦竹林最佳垦复深度,为今后的苦竹林抚育提供指导作用。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连城县赖源乡黄地村余地自然村梅思岭山场,26林班5大班1、2小班,小班面积19 hm2,气候为中亚热带气候,地处东经117°3′,北纬25°36′,以黄红壤为主,土层厚度高达1 m,且土壤较为松软,立地类型为I级地。日照较短,昼夜温差较大,湿度较大。海拔650~875 m。该片苦竹林起源于天然松阔林,零星分布着苦竹,周围群众每年在出笋期有去采挖苦笋的习惯。当时苦竹高1~2 m,地径不到2 cm,如果竹林质量与密度达不到标准,将会影响竹林整体经济价值。1999年6月林木采伐后留养苦竹,当年9~10月在迹地上进行劈草抚育后又经过2年的劈山后形成近300亩的苦竹林。
由于苦竹种植受客观条件限制,如果将苦竹栽植在山顶、高山陡坡或是土壤浅薄的石质山地,与苦竹生长习性相背离,将会影响苦竹林生长质量,且林地土壤较干燥、板结、含石砾多、竹林低矮细小、分布也不均匀,则会严重影响苦竹产量及经济收入。为妥善解决此类问题,可分别采取A、B、C、D 4种不同的垦复措施处理:A为垦复深度10 cm;B为垦复深度15 cm;C为垦复深度20 cm;D为不垦复(对照)。样地面积为20 m×20 m。2002年、2003年调查样地苦竹林的出笋数、成竹数、成竹率。
根据试验设计,2002年、2003年调查样地苦竹林的出笋数、成竹数、成竹率,其结果见表1。由表中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除草垦复是竹林抚育管理常见方法,对改善林地土壤环境非常有利。垦复时间应选择在苦竹休眠期,将苦竹林中的所有杂灌杂草砍除,然后由下坡向上坡作业,并采用多样措施加以治理,不同垦复措施的出笋成竹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垦复措施的出笋成竹情况
(2)在苦竹生长过程中,水分与阳光是保障苦竹存活率的关键要素,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水源灌溉排放工作加以重视,合理控制环境中的水分含量。保障苦竹在舒适环境下生长。由于苦竹林垦复深度存在差异,新竹株数比A、B处理增加51.0%、56.5%,成竹率分别比A、B处理增加17.6%、26.0%,而A、B两种处理差异不大。
(3)苦竹在生长过程中不仅需要适宜的温度、光照、空气、水分等自然条件,还需要足够的营养成分。通过施肥增强土壤肥力,为苦竹生长提供便利。A、B两种处理单位面积平均发笋个数与平均新竹并无明显差异。新株数分别比A、B处理增加60.0%、46.0%,成竹率分别比A、B处理增加12.5%、11.6%。
(4)采取垦复措施比没有垦复的苦竹林生长效果明显更好,2002年度A、B、C处理比D对照的出笋数分别增长23.3%、22.1%、52.2%;成竹数分别增长69.2%、63.2%、155%;成竹率分别增长38.7%、34.9%、69.5%。2003年度A、B、C处理比D对照的出笋数分别增长24.2%、32.7%、73.8 %;成竹数分别增长120%、139%、250%;成竹率分别增长79.3%、80.9%、102%。
(5)在A处理中2003年平均发笋数、平均新竹数和成竹率分别比2002年高8.9%、38.3%、28.3%,B处理2003年平均发笋数、平均新竹数和成竹数分别比2002年高17.6%、56.1%、33.1%,C处理2003年平均发笋数、平均新竹数和成竹率分别比2002年高23.4%、45.7%、18.2%。而没有垦复的苦竹林两年间的差异不大。这虽与留养密度有一定关系,但主要是野生苦竹林经过垦复后,密度效应第二年比第一年更好。
2002年各处理各重复成竹率进行方差分析见表2。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F值=62.00**>F0.01=7.59。
表2 2002年不同垦复措施成竹率方差分析
2003年各处理各重复成竹率进行方差分析见表3,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F值=16.79**>F0.01=7.59。
表3 2003年不同垦复措施成竹率方差分析
A、B处理的发笋个数、新竹株数及成竹率相差不大,C处理的效果明显高于A、B处理。20cm垦复对苦竹林出笋、成竹效果最佳。以科学方法实行种植工作,以保证毛林成活概率的有效提高。在科学技术支持下,采用先进技术,能够从根本上保障苦竹生长质量,为提高苦竹的成活率与生长量奠定基础。而没有经过垦复措施的苦竹林生长效果明显比垦复过的差,发笋数、成竹数、成竹率两年间没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