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品设计工作室以项目制带入日常教学方式改革

2021-11-26 23:41:16李庆君无锡太湖学院
艺术家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教学方式教学模式

□李庆君 无锡太湖学院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社会群体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不断攀升,只有设计出的产品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社会环境和需求的快速转变,同样对高等院校产品设计相关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传统“大班制”教学,显然无法培养出符合行业领域发展的产品设计综合型人才。加之,传统的高校产品设计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难以与行业发展有效衔接,“重理论、轻实践”问题凸显,理论与实践无法深度融合[1]。因此,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是当前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尝试引入打破课堂界限、学科界定的工作室教学模式,以项目制形式带入相关课程实践教学,从而为产品设计专业的高效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基于项目制视角的产品设计工作室内涵界定

实践证明,工作室是现代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基于校企合作模式联合研发中心而形成的一种人才培养机制。其优势在于能够将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设计、工作融为一体,且以项目制形式替代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一般情况下,工作室以专业教师队伍(校内外)为主导地位,以项目产品设计为导向,以就业创业为目标,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实训、实践技能作为重要途径,培养兼具创新意识、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的综合型人才。具体而言,教师应在工作室和产品设计专业教学协同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真实的项目指导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借鉴合作企业或产品设计公司的工作室模式,模仿运营管理机制、项目处置方式、内部人员结构和专业人员素质等诸多方面要求,对教学课堂进行有效管理,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调整,并对教学进行多次设计评价。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高校应以“项目制”方式为主导,精确定位市场、行业及企业的多元化需求,构建高效的育人机制。

从某种程度上讲,采取此种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场景中,以项目制工作室为常态化组织管理形式,能够真实反映企业工作状态和管理机制,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技能,最大限度地规避以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的弊病。这也直接说明了在产品设计工作室视角下以项目制教学形式融入日常教学的现实意义,能够实现实践教育与就业创业的自然衔接。

二、基于项目制的产品设计工作室教学改革的显著特征

从高等院校产品设计专业角度进行分析,墨守成规的纯理论教学方式显然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也使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取得相关经验,以工作室教学为引导,将真实项目融入日常教学中,有效突破理论与实践无法有效衔接的弊端,使教学形式更加个性化、自由化,从而全面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意识。产品设计工作室作为日常教学、学习交流的重要载体,具有以下几方面显著特征。

(一)灵活性

众所周知,高校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方向、研究课题、项目类型各异,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根据自身专业特长、研究方向设置不同类型的产品设计工作室,不再局限于某一种教学方式和研究方向,教学方式、教学时间相对灵活,也能够与学生的内在需求产生共鸣。此外,真实项目、课题研究、教学平台、课程布置、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调整,在学生储备一定基础性产品设计专业知识后,即可申请进入工作室。在此需说明,教师可以为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内教师,也可以是校外企业、产品设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独立性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高校成立的“产品设计工作室”是相互独立的组织结构,归根结底在于产品设计行业多样化及研究方向不一致。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本校专业特点进行独立设置,如“家具家居工作室”“陶瓷工作室”“皮具工作室”等。正是基于这一优势,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和特征,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产品设计工作室。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真实项目让学生全程、全方位参与产品设计工作。

(三)社会化

现阶段,产品设计工作室以项目制带入日常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产品设计工作室的部分教师一般由企业、产品设计公司相关设计师担任,通过真实项目,让学生有接触社会的机会,同时也为项目合作创造了有利契机。与此同时,产品设计工作室也为横向课题、纵向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积极督促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培养职业素质,提早与行业发展接轨,进而促进实际工作室教学模式与产品设计专业双向驱动发展。

三、基于产品设计工作室以项目制带入日常教学方式的改革思路

(一)以项目为主导,构建系统的工作室教学运行机制

一方面,高校必须重点明确产品设计工作室的研究方向,以真实项目为载体,成立校企深度合作项目教学组,整合优势资源,积极引进行业专家、企业管理者等方面主体,组建产品设计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训、实践进行全方位指导,在此基础上,重塑产品设计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以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对应完成真实项目的标准规范,与校内教师共同开发设计相关课程,确保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与行业发展有效衔接。

另一方面,高校应利用项目制工作室的显著优势,与合作企业建立长效运转机制,共建、共管、共同运转工作室教学中不同类型的项目。高校应重点聚焦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现状,为产品设计专业不同方向的工作室提供行业标准,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高校产品设计专业相关课程理论优势和企业项目资源优势,从项目目标、项目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考核等环节紧紧围绕项目制融入日常教学。此外,高校还要根据不同项目要求,制订项目化课程实施计划和具体方案,进一步强化基础性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实训的有效衔接,增强课程教学的灵活性、科学性和市场性,从本质上做到实践教学的产教融合。

(二)以项目为主导,优化产品设计工作室师资配置

众所周知,工作室以项目制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以实践为主,而教师作为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实训的引路者,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目前,“双导师”教师短缺问题长期存在,高校在产品设计工作室教学中应高度重视此类问题。具体而言,高校应让产品设计类专业教师去相关企业或产品设计室进行学习,让企业的技术骨干到院校担任实训课程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融入真实项目,全面指导学生学习产品设计相关技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专业实训课堂上全面接触到真实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切实感受企业技术人员对工作的态度,从而提高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这也直接说明了以项目为主导优化产品设计工作室师资配置,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促进教学方式改革,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意识,从而为学生后续就业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以项目为主导,切实推进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融合

随着各行业领域对产品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不断攀升,高校采取工作室教学模式愈加受到各参与主体的高度重视,因此,借助“项目制”的优势,促进教学环境和工作环境的深度融合迫在眉睫。目前,产品设计及工作室教学实践过程中主要以“教学一体化”形式展开。因此,高校应强化顶层设计,积极整合优势资源,建立以真实项目为基础且类似企业氛围的不同类型产品设计工作室,从而全面促进教学环境和工作环境的有效衔接。此种做法也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和实训基地。此外,在此基础上,高校还应积极引入真实项目进行实践教学,让教师顺利完成由“讲师”向“boss”或项目负责人的华丽转变、由教学环境向工作环境的转化及由教室向企业的快速转变,构建集开发、设计、研究、项目、服务、教学为一体的创新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就是达成“可教学”“可工作”的目标。长此以往,教师会根据学生在真实项目中的具体表现,将相关技能有效转化为实际成效和具体行为,从而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精确定位市场需求,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结 语

综上所述,产品设计工作室在相关专业课程中进行创新融入,有效弥补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不足,此种教学模式能够真实效仿企业的管理机制、组织形式及人员结构,重点凸显了教师的“项目负责人”地位。在产品设计工作室视角下,高校将真实项目带入实践教学,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和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同时符合对产品设计专业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需求。

在实践过程中,产品设计工作室以项目制带入日常教学方式改革中必须有内部机制的大力支持,还要有外部资源的大力支撑。高校只有积极整合内外优势,才能保证产品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高效开展。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高校必须精确定位社会、市场和企业不同层面的需求,在实践中不断发现不足并总结经验。同时,高校应以真实项目为载体,积极探索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育人机制,为产品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教学方式教学模式
智能产品设计
包装工程(2022年12期)2022-07-04 03:05:42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5:14
《冷·暖》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52:10
《教堂之夜》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51:36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16
LESS IS MORE:极简主义的产品设计
工业设计(2016年11期)2016-04-16 02:44:31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