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洁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江溪街道办事处,江苏 无锡 214000)
政治建设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对地方政府内部的工作环境与长远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所以,政府内部需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工作,以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习总书记就现阶段社会的发展情况指出,严抓党内建设,引领基层民众总向发展,要求地方政府需坚持党建工作的政治领导,并将其充分融入到党的建设工作中去,以此进一步提高当地的经济社会效益。
基于政治建设地方政府需要持续坚持党建工作的领导,加强对党建工作理念的进一步理解,以此可促使机关党的建设内容全面丰富。政府机关可以从以下几种观点出发并做进一步强化:其一,需要摒弃错误观点,切实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有一部分人认为所谓党建只需要完全按照规章制度与行为守则来执行即可,可是却忽略了党建的含义,它需要人们的行为、意识、言语做到统一,以此才可发挥出党建的最佳效果。而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党建工作可以有效推动改革发展,党建则是地方政府向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保证;从所有制角度看,地方政府若合理运用党建理念将使得单位属性趋于‘公’化;从制度角度来看,党建工作还是保证办公过程公开、透明化的重要举措。因此,切实摒弃错误观点引入正确的党建理念,将进一步扩增地方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影响力,可促使内部成员主观地提升自身的党建觉悟。其二,以创新思想为全新的‘起跑线’,充分摆脱错误认识。部分群体认为严抓党建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然而实践证明,将党建工作融入到日常管理中可以更好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实验检验真知:只有严格抓好党建才可促使地方各类党组织拥有强大的凝聚力,才能为地方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后援。所以,各机关单位要强化正确的思想意识,杜绝走入“重经济发展轻党建”的错误交叉路口。其三,要明确走出误区的思想目标。一部分群体认为党建工作是党组织班子的职责范围,和自己没有关系,然而党建精神已经深入渗透到改革发展的各个环节,各级干部都应积极响应党建精神理念,肩负起相应的责任,全面推动政治建设的有效实施[1]。
为使地方政府能进一步统领党建工作的全过程,需要将党的政治建设作为重点进行培养,精准地把握党的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公职人员的政治素养。从政治建设的多方面进行考虑:第一,严抓单位内部党的政治建设质量,可使其能有质的提升。政府机关单位应从当今时代的政治角度更深层地理解从严治党的内涵,以此可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政治意识,促使政治监督在社会各阶层都能起到进一步强化的作用。需要通过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将其他纪律都进行严肃地管理,同时还能起到严于律己的作用。第二,应全面推动习总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进行发展,让该指导思想能深入民众中使其走得更长远。政府机关单位需要以创新理念为指导方向,可推动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要不间断的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尤其是那些有关改革发展的不同侧重点,以此可使得地方政府的公职人员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政治建设的判断能力、领悟能力以及执行能力。第三,要切实做到两个坚决维护。一直秉持着知行合一的工作作风与良好的廉洁正气,积极响应与回馈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的诸多决策部署;在思想政治、行为文化上,应始终与习总书记的核心发展目标与战略部署计划保持在同一高度,将促使政府萦绕在廉政风气中,并进一步提高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地位。
拥有较为完整的标准体系,并将其全面落实到地方政府管理的各方面中去,可进一步确保党建工作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因此,政府内部需要构建相对完整的标准体系,并进行强力的落实,可以使得政治建设在其内部扎根发芽。首先,地方政府需要基于党建工作的工作内容完善自身的工作制度体系,这将为夯实体系基础提供重要保障。在严抓党建制度时需要对原有的旧制度进行创改,加强自身在执行该制度全过程的监督力度与考核难度,各阶层领导干部需要以身作则,起到带头作用,自发的学习与领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维护党的制度的权威性作用,同时还能营造出一个好的氛围便于党建制度能全面落实到位。其次,需要以党建精神为重要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流程。在梳理地方政府党建业务时需要有系统的规划,以保操作流程能更加有序。即在紧扣党建精神的同时又要按照规章制度开展相继工作,同时还要将特色发展充分融入到工作重心里,以此可使得各单位的党建工作方向更加明确、拥有较强的可控性、规范性的操作流程,从而打造出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党组织。最后,需要切实根据政治建设要求完善相关监督体系,以此可促使各单位的体系更加标准有效。在构建相对完整监督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会计审计、风险预测、资金内控等工作的监督,将他们充分融合在一起可以构建出更加合理、可行性强、运行效果更佳的监督体系。
需要切实地根据党的政治建设和自身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推广,并以党建为中心打造出一个具有特色效果的品牌效应。第一点,在确立规则时应制定相应的职责管理范围,让各阶层党组织及其成员都能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让各党组织成员的责任、权力都明确的‘分水岭’,以此可确保党员干部以及党员都能有清晰明确的条理,便于品牌规则能顺利形成。第二点,需要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而定,同时还要将党建精神、政治建设、特色发展理念充分融入进去,以此可打造出内含多种载体的活动项目。各单位需要细致研究“三会一课”、党员突击队等活动,开展类似此种形式的党内活动可以使得各单位的内容更加丰富、有吸引力、具有鲜明特色。第三点,各单位需要切实将党建精神与条线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在一起,这将为打造特色党建品牌提供重要保障。因此,地方政府机关在打造本地特色品牌时需要联系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条线业务工作难点等问题,这是打造特色党建品牌的重要要素。基于党的政治建设发展党建品牌时需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能效、组织能力、质保效果以及党员的模范作用,这是解决党建工作在群众中存在问题的基准[2]。
构建保障条件是确保党建精神在党建工作中能有显著成效的重要保证。保障条件可以分为组织保障、经费和时间保障、队伍保障。(1)组织保障可以概括为党组织与其他治理主体两大组织团体,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使得它们都合法使用权力与规则。(2)务必要将“两个1%”保障落实到实处,党干部需要起到先锋作用,倡导党组织人员积极参与党内活动,当举办一些重要活动时党组织班子领导必须亲力亲为、亲自进行督导。(3)需要多投入一些精力到建设专业化队伍和党务干部队伍中去,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业务培训,以此可以有效在增强队伍成员的政治素养、个人能力、爱岗敬业精神。现阶段,党的政治建设理念已经逐步渗透到各地方政府对党建工作的管理中去,并在其内部形成了强大的共识,严格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与新时代的发展特点推进“从严治党”理念,可促使党建工作的涉及领域更加广泛[3]。
结语:基于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背景可知,高质量发展是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务,所以,地方政府的公职人员需要明确自己的使命、担负起相应的责任、为目标努力奋斗,并以习总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十九大精神全面地贯彻到底,坚持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发展、力求攻坚克难,同时还要持有极强的凝聚力,以此可促使政府与社区能开拓出与以往不同的、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