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歌嘹亮润红心·思政微课齐树人
——从学唱红歌看百年党史

2021-11-26 10:49倪龙柏
黄河之声 2021年19期
关键词:红歌祖国红色

倪龙柏

引 言

红色一直都是我国人民受欢迎的颜色,可以这样说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红色历史。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雪山草地中的赤胆衷心,八一南昌上的熊熊炮火,新世纪人民红红火火的好日子,都承载在成千上万首的红歌之中。当下随着人类进入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不断的更新与科技发展,音乐课也被注入了新的活力,音乐类思政课和普通课程相比,在教材体系、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体系方面有共同性,也在学情、课情方面因差异而具有多样性。但在主动拥抱新媒体方面,都不谋而合。这一方面源于思政课教学的阵地意识,必须主动占领互联网阵地,另一方面也说明思政课教学加入新媒体因素后会在感染力、亲和力、针对性方面有效提升。

一、红歌的特征与发展历史

不同时期的红歌具有不同时代的特征与写照,往往这些歌曲曲调优美,词藻朴实,时代性特征鲜明,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与朗朗上口的便是红军歌曲、抗日歌曲、解放歌曲等居多,这些赞扬祖国与歌赞革命的歌曲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歌曲《团结就是力量》中唱到:“团结就是力量!者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向着法西斯开火,把一起不民主的制度死亡,向着太阳,向着自由,向着全中国,发出万丈光芒。”将团结的重要性表现的淋漓尽致,团结一心是战胜敌人的基础保证,团结使大家的战斗力聚集到了一起,努力战胜敌人。到了和平时代,大家同样用歌声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对祖国的热爱,于是我们有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草原儿女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崭新而又美好的新生活,我们的红歌总是跟随着时代的步伐,唱响时代的声音,体现着它独有的时代性。

红歌除了鲜明的时代性,还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往往朗朗上口,更容易被大家所理解与接受,引起共鸣,很多歌曲表现了群众人民生活的真实内容,表现了人民群众真实情感。比如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写到:“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电,咱们革命的力量大发展,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这首经典的陕北红色歌曲,表达了群众们对完成两万五千里长征红军的热烈欢迎之情,旋律婉转悠扬,词曲质朴。还有更多的表达群众性的红歌《唱支山歌给党听》等等。

红歌的语言美、声音美、情感美、含意美都着实体现了它的艺术性,歌唱本身就是声音的艺术,红歌在传唱与推广的过程中,造就了一大批红色歌唱家,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郭兰英、才旦卓玛等,他们声音各具特色,高亢但又不失柔美,悦耳又不失磁性。而红歌的语言美体现在它的质朴,词藻直截了当,没有过多的修饰性,直接表达出人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

二、学唱红歌的方法与重点问题——以《我爱这土地》为例

《我爱这土地》是陆在易以“祖国”为题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歌曲本身从合唱到独唱都充满着激情,表达对祖国的眷恋。歌曲最后“啊”,衬托雄伟气氛,强调“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可以说陆在易把对祖国的爱化作此诗,回应诗词“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感受作者对祖国用情至深的爱,时时刻刻关心祖国母亲命运。其中针对民族存亡的担忧,运用多元素音乐的技巧,抒发对祖国山川河流的热爱,表达对自己民族的眷恋。

钢琴伴奏的织体使用民族调式是与爱国情怀相呼应,把民族期望与希冀承载于语言中,丰富钢琴织体,好比管弦乐队演奏一样,通过冲锋号角般的音响效果引起了人们的警示,钢琴曲的前奏奠定了不安、忧郁的基调。而首段则是情绪稳定,体现出呈示性,在段落以及第二段使用六连音织体,以便营造犹如奔涌不息的河流,或者宣泄作者内心翻腾的心情。针对间奏可以赋予作品更多思考空间,实现诗歌的“生命化”,在转调部分可以通过织体实现舒缓转急促的三连音,表现曲子高潮复杂的感情。

进入到第二段,旋律与第一段相似,开头调式建立A大调上,如同幻想般的感觉,色彩相比首段差别明显并且速度加快,从而更好营造情绪。第二段后半句,需要自然回到歌曲的主调上,给人一种回归的感觉,实现全曲统一的效果。针对由问答构成的尾声:犹如抛出平静的问题,继而得到奔放的回答,结合柱式强有力的伴奏进行情绪烘托。而尾奏部分,通过钢琴展示加以缩减、中板速度的前奏织体,从而呼应前奏速度,回归到整首乐曲结束。如“嘶哑的喉咙歌唱”等,洋溢出沉重的历史责任感,给人以深深感染力,仿佛回到当时战争年代,让强烈民族情怀冲击听众耳朵。陆在易先生运用多种节奏型,高潮使用六度大跳法,节奏用弱起并以六度大跳弱起到下小节,将艺术歌曲感情表达细致。歌词中“假如我是一只鸟”词尾复韵母“a o”与“嘶哑的喉咙歌唱”后鼻音韵母“a,n,g”达成一致性。

演唱者需要多方面把握歌词、旋律以及和声结构,通过清晰的发音以及标准的肢体语言,完美呈现作品内容。《我爱这土地》表现了浓烈的民族特色,充满了时代感,体现陆在易对国家、民族的热爱,演唱者需要结合歌曲内涵,感受钢琴伴奏中和声与织体的使用,体会意境中的画面,从而充分表达个人感受,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三、学唱红歌在思政微课教学中的体现

“互联网+”时代下,微课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红歌思政微课活动课很大的优势。通过学校的融入与合作,逐渐深入到了中小学,并且深入到课堂中去,有效的进行传播和教授。但依然会有一些障碍存在,比如每个学生接受能力不同,或是抗拒接受红色文化、红色歌曲思政微课的传播和进行,红色意识不强,党史知识匮乏,导致学生缺少兴趣,难以接受,理解不足,而且这类情况不仅仅是在中小学教学中,在大学校园和社会中也仍存在红色意识不强,红色文化缺陷等屡见不鲜的问题。

面对这类问题或是障碍,我们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并制定方案,针对中、小学通过娱乐活动来传播红色知识和文化,在娱乐中学唱,深入实践,走出课堂,使学生克服畏难心理,积极主动的接受红色知识和红色文化,利用学生课余与他们一同开展红色娱乐活动,学唱红歌,开展观影活动,在校内组织社团活动,组织歌唱比赛或是歌曲创作比赛,激发学生学唱与了解红歌的积极性,从方方面面的活动中潜移默化的传播红色经典,进行思政育人。

在社会上和高校里,开展社会文化活动,校园社团活动,传承红色经典,进行红色文化传播,红歌传唱等,开设红歌传唱角,穿插在校园各个角落,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红歌传唱,了解红色经典,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增强红色意识。我们知道我们目前和未来都会面对各种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仍然会坚持积极的去解决问题,用最合理最科学最理性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不断的传播红色文化,传唱红歌,弘扬经典红色文化,使红色文化深入人心,循序渐进,不断发展。在大学教学中可引入电影题材,举办小型的比赛歌唱活动,小型的音乐活动从选歌、学歌,再加入朗诵或是舞蹈的环节,都要经过精心的排练与琢磨,这不仅仅让大家更加了解我们的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同时也增强了大家之间团结合作的能力。另一方面,校园可以组织红歌歌手赛,为大家提供更多的歌唱平台,很多的红歌在如今也是进行了“老歌新唱”,如歌手胡彦斌在他的演唱会“接过前辈的枪”,他演唱了《在北京的金山上》、《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乍一看好似一成不变,但细一听却耳目一新,歌曲中与以往不同,进行了改编与编配,加入了贝斯、吉他等配合,演唱风格上以一种抒情摇滚的风格呈现,这样的改编不仅仅没有改变歌曲原本想表达的内容与含意,同时旋律也与时俱进,受到众多青年一代的喜爱,将歌曲的音乐性与艺术性完整诠释出来,并且对于学生来说,也更容易引起他们对红色歌曲的兴趣。

结 语

将思政课与多元化学科所相结合,经过众多探索出现了多式多样的方式,很多方式都结合了新媒体的运用,践行“互联网+”理念,譬如浙大马院设计思政课“菜谱”,打造网上思政慕课;武汉大学马院引入微电影、慕课等新媒体形式让思政课有滋有味;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3所高校在微博上发起拉歌活动,覆盖百所高校,把思政课具有“亲和力”“针对性”的理念,融入新媒体时代,契合“互联网+”理念,让思政课教学走出太难课堂知识灌输,越界到互联网领域,用90后互联网原住民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道授业解惑”,同样,红歌的学唱教学模式也受到了影响,比如与思政课的有效结合,帮助学生通过思政课先了解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发展与背景,再结合音乐课中的学唱,使得学生更加了解红色歌曲中所表达与蕴含的蕴意。■

猜你喜欢
红歌祖国红色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红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追忆红色浪漫
江苏省“新红歌”大赛决赛在淮安举行
永远的红歌
我爱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