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数据信息化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2021-11-26 10:27:54夏静萍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1年5期
关键词:预警监管机构

夏静萍

近年来,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工程的复杂程度不断提升,对工程质量的检测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利用现代的先进技术,对工程建设的材料、配件等进行一系列的检测,并形成最终的检测报告,为参与工程建设的不同相关方提供数据依据,对工程质量水平进行评判,因此检测数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检测数据不再是单纯的静态数据,更应该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进行分析和统计,帮助及时发现并处理工程建设中的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1.检测数据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1.1 规范企业行为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一般检测机构会和施工单位之间签订建设材料、配件等的委托检测合同,通过检测机构的设备对相关物件进行检测,得到检测数据,并通过检测数据与相关的质量技术标准数据之间的对比,来判断相关材料的质量是否合格,最后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检测数据不仅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工程建设的质量相关情况,而且能够对工程建设中的每一步流程和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数据指导,进而能够对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起到监管的作用。

目前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白热化,市场中开始出现一些不合规的竞争方式,在利益的驱使下,有的检测机构连同施工单位一起对检测结果进行篡改或者隐瞒检测结果,丧失了检测数据的作用。而且在传统的方式之下,检测数据大多通过书面文件的形式进行传递和存储,导致信息的传递不及时,容易造成信息不全面和不准确,这些都给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管带来诸多的隐患。通过对检测数据的信息化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和公开透明,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防止一些不合规的方式和行为的存在,保障信息的质量,加快流通的速度,提高信息的收集效率和准确性,加强对企业行为的约束,规范市场中的行为,加强工程建设中的质量监管。

1.2 提高监管效率

目前,工程项目数量众多,且分布的地域广泛,彼此距离相隔较远,检测机构近年来数量也出现大规模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给政府的监督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政府的监督一般是采用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配合进行的方式,虽然尽量保证监管效果,但是因为不能实时、全面地监管,因此在监管中效率不高,存在难以避免的疏漏。另一方面,因为监管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效率较低,监管机构对于工程项目缺乏整体深入的了解和全面的把控,因此在监管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是针对问题进行监管,基本是被动式监管,效率低下。而通过检测数据的信息化管理,一方面检测机构的检测设备都具有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功能,及时全面地收集信息,并进行存储和传输,这样监管部门的人员不需要一个个奔赴现场,能够及时高效地了解工程建设的相关情况,进行实时监管,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监管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检测监管信息系统,可将不同的检测机构的检测数据上传至统一的平台,实现了彼此之间的信息互通,有效地解决了不同的检测机构数据不统一的问题,并且通过检测数据信息的平台共享,能够让各方及时查阅信息,提升了信息的透明度,使全社会参与监督,也大大提升了监管的效率[1]。

2.检测数据信息化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检测数据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工程项目管理应用的主要功能之一便是预警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数据未实时进行采集的预警,如果检测机构在采集数据后上传过程中存在延迟的现象,系统便会发出预警,可以有效地提醒监管机构数据存在被篡改的可能,从而加强对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管。

(2)数据被修改的预警,检测数据信息化系统会自动对检测机构采集到的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如果有不一致之处便会发出预警,提醒监管机构数据可能被修改。

(3)检测结果异常预警,信息化管理系统会根据检测机构所采集到的相关材料的力学情况来计算该材料的极限值,如果系统计算出来的极限值与检测机构上传的极限值之间存在着差异,则系统会进行预警,提示检测结构的数据可能存在失实之处。比如在混凝土的抗压试验中,信息化系统会根据检测设备所采集到的试验数据来绘制试验曲线,并计算得出该混凝土试验块的遭受破坏负荷的极值,如果检测机构所上传的承受负荷的极值与系统计算出的数值之间存在着差异,那么系统就会发出预警,提示检测机构的检测数据可能存在问题,提示监管机构和检测机构需要再次对数据进行核查。

(4)断线或者断网的预警,信息化管理系统会及时地检测数据检测仪与检测服务软件之间的网络连接情况,若是二者之间的网络连接断开或者是与监管部门的服务器部门的网络连接断开,则系统会自动向检测部门和监管机构发送短信,提醒网络连接情况,避免因网络的断开导致数据检测仪没有能够及时收集到数据或者数据并没有能够及时上传,减少工作中发生失误或者需要重新来做的可能,提升检测机构和监管机构的工作效率。

(5)监管预警,如果信息化管理系统收到的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存在不合格或者数据存在不合理之处,系统会自动向监管机构发送短信,提醒监管机构重点关注和追踪该检测报告,及时地提示和预警相关问题,对检测报告实施精准的监管,及时地发现并处理问题,提升监管效率,防止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建设,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2]。

3.数据的共享和分析

(1)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检测数据的共享,促进监督机构与工程参建各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地将所有的检测数据上传至统一平台,各级市、区政府的监管部门可以实时地在数据平台查询所有工程建设的信息,实时全面地了解工程建设项目的情况。

(2)信息管理系统面向工程建设中的施工方、监理方等不同参建方可同步开放信息查询功能,进行相关检测报告的查询。对于施工方来说,他们是建筑材料的使用方和采购方,尤其关注检测数据的统计情况,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统计数据和分析,可以看到材料出现不合理的是哪些企业的哪些产品,一般是用于工程的什么地方,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对工程建设中可能发生质量问题的环节或者是材料进行预判,并针对性地提出预案,一方面可以尽量避免问题的发生,减少损失,确保工程质量,另一方面在发生问题后能够第一时间解决,将损失降到最低。而对于监理单位来说,他们是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监管,通过信息化系统,监理单位能够实时地对工程建设中相关材料和配件的检测情况进行了解,及时地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合格之处,要求施工方整改,确保工程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应用信息化系统,监理方需要及时上传施工方不合格检测数据的处理结果,可以有效地促使监理方人员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有效地防止施工方和监理方联合隐瞒,不顾工程质量的问题发生,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3]

(3)通过对检测数据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对检测不合格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形成检测不合格的排名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管,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一方面对于不同检测机构的相同检测项目的不合格率进行排名,或者是定期对于检测机构的不合格率进行排名,对于哪些排名十分靠后或者是该检测机构的不合格率基本为零的检测机构进行重点监察,进行差异化管理,有效地防范检测机构与施工方同流合污的行为,确保工程建设按照要求开展[4]。另一方面,通过对过去一段时间的检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为监管机构对建材市场的监管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对于长期存在不合格现象或者综合的不合格率较高的企业要进行重点的监管和整顿,进行差别化针对性的管理,有效地解决监管机构规模相对市场规模不足,监管不力的问题,同时通过在平台定期发布数据,分析不合格材料的相关情况,也能够发动全社会进行监督[5]。

4.结论

检测数据的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数据的有效传输、分析和管理,不仅可以帮助监管机构实时地了解工程项目情况,提升监管质量,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同时信息的公开和透明,有助于进一步规范企业行为,从而推动工程建设保质保量顺利进行。工程建设中应该进一步推进监测数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

猜你喜欢
预警监管机构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3 00:50:02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01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监管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监管和扶持并行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52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