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黎黎
(1.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2.哈尔滨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渤海国是以粟末靺鞨为主体建立的政权。在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粟末靺鞨部首领大祚荣父子建立了政权,后接受武则天和唐中宗的册封,于公元698年始称“震国”,公元713年改称“渤海”,公元762年,唐朝晋封其为渤海王国。渤海国在存续期间,在制度和文化方面积极仿效唐朝,开创了举世闻名的“海东盛国”。直至公元926年,渤海国被契丹所灭,国祚228年。渤海国对我国东北边疆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东北地区的文化发展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进程。中国历代古籍中对与渤海国相关历史都有比较全面的记载,为渤海史研究提供了丰富史料。渤海国主体民族是粟末靺鞨,其民族渊源最早可追溯至商周时期的肃慎,经历了从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到渤海、女真、满族的发展历程。我国古籍中对于这一历史进程的演进有丰富完整的记录,涉及渤海先世、渤海国及渤海遗裔的古籍多达一百余种,按古籍内容涉及的时代可划分为先秦时期、两汉至魏晋时期、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
一、先秦时期。这一时期,渤海祖先被称为肃慎(息慎)。相关古籍有《尚书》《左传》《礼记》《逸周书》《国语》《山海经》《竹书纪年》。这些古籍对于肃慎只有零星记载,内容相对单一,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1.客观描述肃慎的地理位置。如《山海经》卷七《海外西经》:“肃慎之国在白民北”[1](P236),另一篇卷十七《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1](P328)。书中指出肃慎国位于传说中的白民国北边,不咸山(长白山)之中。《大戴礼记》卷七《武帝德》 :“孔子曰:‘……举贤而天下平,南抚交趾、大、教、鲜支、渠廋、氐羌。北山戎、发、息慎……’”[2](P133)意为孔子在评价舜时,说他能够任用贤才而使天下太平,安抚南方民族如交趾等以及北方的息慎(肃慎)等民族。此两处记载说明肃慎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中原之北,且说明肃慎作为我国北方民族而存在。
2.记录肃慎向中原王朝纳贡。如《大戴礼记》卷十一《少闲》:“昔虞舜以天德嗣尧,……海外肃慎、北发、渠搜、氐羌来服。舜崩,有禹代兴,禹卒受命,……海之外肃慎、北发、渠搜、 氐、羌来服。……成汤卒受天命,……海之外肃慎、北发、渠搜、氐羌来服。……文王卒受天命,……海之外肃慎、北发、 渠搜、氐羌来服”[2](P213-216)。《逸周书》卷七《王会》:“周公旦主东方所之。……西面者正北方,稷慎(贡)大麈。”[3](P819-821)。《国语》卷五《鲁语下》记载,至周武王时,“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4](P229)。以上内容分别记载了肃慎曾向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朝贡的史实,所贡之物主要为弓矢和一种鹿类的动物——麈。
3.申明肃慎被纳入中原国土。如《左传》卷二十二昭公九年:“肃慎、燕、亳,吾北土也。”[5](P1137)记载的内容是周王在说明周朝疆域四至时称,肃慎地处最北边。这是中国古籍中第一次明确指出肃慎所在地为中原国土,意义重大。
从以上内容可知,先秦古籍对肃慎的记载从单纯描述地理位置到记录进贡情况再到明确肃慎为“北土”,肃慎与中原的联系不断加强。可见早在尧舜禹时代至商周,肃慎就已归附中原。肃慎之地虽处中国北疆,但一直积极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足证渤海先世同中原自古以来就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二、两汉至魏晋时期。这一时期,肃慎改称为挹娄,但在古籍中常将肃慎与挹娄并称。相关古籍有《淮南子》《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相较于先秦古籍,这一时期对挹娄的记载逐渐丰富,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
1.肃慎(息慎)与中原王朝的朝贡关系。如《淮南子》卷一《原道训》:“夫能理三苗,朝羽民,徙裸国,纳肃慎……”[6](P47)《史记》卷四《周本纪》:“成王既伐东夷,息慎来贺,王赐荣伯,作贿息慎之命。”[7](P133)《汉书》卷六《武帝纪》:“(元光元年五月)诏贤良曰:‘……周之成、康,刑错不用,德及鸟兽,教通四海。海外肃眘(慎)、北发渠搜,氐羌徕服。’”[8](P160)。
2.有关渤海先世的专门传记。值得注意的变化是在《后汉书》《三国志》和《晋书》中出现了渤海先世的详传。其中,《后汉书》卷八十五《东夷列传·挹娄》是第一篇有关渤海先世的详细传记,相较于前代典籍中只字片语的记载,《后汉书》用了近三百字的篇幅系统叙述了古肃慎的延续——挹娄的地理位置、气候特产、生活习惯,独特风俗。在《三国志》中也载有《挹娄传》,其内容与《后汉书》中的《挹娄传》基本一致。再后的《晋书》中载有《肃慎传》,除了复述《三国志》中《挹娄传》所载肃慎基本情况之外,增添了从周朝至魏晋时期,肃慎人向中原王朝进贡楛矢、石砮的史实。
两汉至魏晋时期史籍对于渤海先世的记载延续了先秦史籍的记事方法,即仍以中原王朝为叙事主体,肃慎作为与之有朝贡关系的民族之一一笔带过,但可以明确的一点是,肃慎对中原王朝的朝贡一直继续。而挹娄专传的出现则说明肃慎发展到两汉魏晋时期逐渐走向强大,作为边疆民族引起中原史学家的重视。从此以后,纪传体正史中一直设有肃慎族系专传。
三、南北朝时期。这一时其挹娄改称为勿吉,但在古籍中有称之为肃慎国或靺鞨族的情况。《宋书》《魏书》《北齐书》《北史》 中皆有相关记载。共分三种情形。
1.在帝王本纪中记载勿吉朝贡概况。如《宋书》卷六《孝武帝纪》:“(大明三年十一月己巳),肃慎国重译献楛矢、石砮”[9](P125),《魏书》卷七《孝文帝纪》共记载四次勿吉朝贡的史实,卷八《宣武帝纪》中记载九次,卷九《孝明帝纪》中四次,卷十二《孝静帝纪》中六次。《北齐书》卷七《武成纪》记载两次靺鞨朝贡,卷八《后主纪》中八次。可见,这一时期勿吉(或称靺鞨)对中原王朝一直保持朝贡关系,所贡之物仍以楛矢、石砮为主。但对于并立的南朝和北朝,显然勿吉对北朝朝贡更加频繁,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相近,北朝政权对其影响更大。
2.设有渤海先世的专门传记。如《魏书》《北史》中都有《勿吉传》,内容较以往古籍中的《肃慎传》或《挹娄传》在内容上更加充实。除了介绍勿吉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风俗习惯和与中原王朝的朝贡关系外,还记录了勿吉社会结构的历史性变革,即部分部落已拥有独立的军事力量,完成了向阶级社会的过渡,并经过长期武力兼并,最后形成各自统领的七个部落。
3.其它志、传中有所涉及。如《宋书》卷二十九《符瑞志下》“孝武帝大明三年十一月己巳,肃慎氏献楛矢石砮”[9](P873),将肃慎纳贡这一行为视为祥瑞加以记载。《魏书》卷一百《高句丽传》中“夫余为勿吉所逐”[10](P2216)。《北齐书》卷四十一《高保宁传》“保宁率骁锐并契丹、靺鞨万余骑将赴救”[11](P547)和《北史》卷五十三《高宝(保)宁传》“宝宁引绍义集夷夏兵数万救之”[12](P1933),另有《北史》卷三十八《裴仁基传》载,裴仁基“斩获寇掠靺鞨,拜左光禄大夫”[12](P1405)。
相较于先秦和两汉魏晋时期,此时所记载有关渤海先世的内容更加丰富:在体裁上,不再局限于本纪或者民族专传,而是扩大到了志和人物传记中;在内容上,除了延续以往的记录朝贡和本民族风土人情之外,还增加了军事内容。古籍中关于勿吉的记载越发全面,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勿吉与中原的往来更加频繁,规模也逐渐扩大,使中原对勿吉的了解越发深入。据《魏书》卷一百《勿吉传》记载,北魏孝文帝太和初年,勿吉曾贡马五百匹;十七年,又遣婆非等五百余人来朝献。这种颇具规模的频繁往来对加速各民族共同发展以及民族融合无疑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隋唐时期。古籍中又称勿吉为靺鞨。在唐朝统治期间,靺鞨七部中的粟末靺鞨建立了渤海政权。涉及的古籍有《隋书》《旧唐书》《新唐书》《通典》《唐会要》《翰苑》《渤海记》等。在这一时期内,渤海政权建立并且发展到鼎盛,与唐朝交往频繁,受到中原史家的关注,故此在隋唐古籍中留下诸多记录。按具体内容可分为五种类别。
1.有关靺鞨内附和朝贡的史实。如《隋书》卷一《高祖纪》:“(开皇元年秋七月)庚午,靺鞨酋长贡方物。”[13](P15)“(三年五月)丁未,靺鞨贡方物。……八月丁丑,靺鞨贡方物。”[13](P19)“(四年二月)丁未,靺鞨贡方物。”[13](P21)……记载了隋文帝在位期间,靺鞨共七次朝贡。《隋书》卷三《炀帝纪》记载了靺鞨两次向隋炀帝朝贡。《旧唐书》卷二《太宗纪》:“(贞观二年)二月丙戌,靺鞨内属”[14](P33),记载了唐朝建立之初,靺鞨积极向唐太宗称臣。
2.本民族专传。有《隋书·靺鞨传》《旧唐书·靺鞨传》《旧唐书·渤海靺鞨传》《新唐书·黑水靺鞨传》《新唐书·渤海传》《通典·挹娄》《通典·勿吉》《唐会要·靺鞨》《唐会要·渤海》《翰苑·肃慎》。以上渤海相关民族的专传以纪传体正史为主,也有典志体政书和类书。内容涉及本民族的历史源流、地理位置、民族构成和风俗习惯。尤其是其中的几部《渤海》专传,记载了渤海政权建立的过程,是研究渤海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3.其它民族传记中有所提及。如《隋书》中的《高丽传》,《旧唐书》中的《高丽传》《百济传》《铁勒传》,《新唐书》中的《突厥传》《高丽传》《百济传》《新罗传》,《通典》中的《百济》《高句丽》《流鬼》,《唐会要》中的《高句丽》《百济》。因靺鞨与高丽、百济、新罗、突厥等民族多有交往,并且发生过一些军事冲突。所以在这些民族的传记中有涉及靺鞨的只言片语。
4.相关人物传记。如《隋书》中的《阴寿传》,《旧唐书》中的《韦世康附弟冲传》《裴仁基传》《梁师都传》《契苾何力传》《李多祚传》,《新唐书》中的《李谨行传》。涉及的人物可分三类:第一,主管靺鞨所在地之人。如《隋书·阴寿传》和《北齐书·高保宁传》同时记载了时任幽州刺史的高保宁率契丹、靺鞨一万骑兵救援北齐。《旧唐书·韦世康附弟冲传》记载了时任营州总管的韦冲“怀抚靺鞨”。《旧唐书·梁师都传》记载梁师都引突厥兵南下,于是突利可汗率领所管辖的靺鞨部配合;第二,对靺鞨作战有功之人。如《旧唐书》卷一百九《契苾何力传》载,契苾何力在对高句丽作战时“高丽有众十五万,屯于辽水,又引靺鞨数万据南苏城”[14](P3293),契苾何力大破高句丽和靺鞨军;第三,人物本身出自靺鞨族。如《旧唐书·李多祚传》《新唐书·李谨行传》中李多祚身份是靺鞨酋长,李谨行是靺鞨人。
5.渤海专著。唐朝幽州卢龙节度使张建章所著《渤海记》是第一部记述渤海政权的专著,虽然本书已经失传,但其部分内容被收录进其它史书中。再加上张建章墓志所载“又著《渤海记》,备尽岛夷风俗、宫殿、品官”[15]可知《渤海记》基本内容涉及了渤海国地理、官制、特产、诸王年号等方面。尽管《渤海记》失传,但引发了学者对渤海国的研究兴趣,后世有关渤海政权的专著日渐丰富。
在隋唐时期,古肃慎族发展到鼎盛,其中一部族还建立了政权。所以在这一时期的古籍中,涉及渤海国的内容无论在数量还是类别上都远超前代。渤海政权在存续期间,多次派王族、使者入唐学习先进文化,双方交流频繁,关系友好。唐代著名诗人温庭筠在送渤海王子归国时所赋诗“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即是见证。唐王朝重用靺鞨族出身的将领如李多祚和李谨行,所以在正史中首次出现靺鞨杰出人物传记。尤其张建章《渤海记》作为渤海专著首次出现,引起了学者对“海东盛国”的关注,开启了以渤海为专门研究对象的时代,推动了渤海史的研究。
五、五代宋元时期。公元926年,渤海被辽朝所灭,黑水靺鞨取代渤海,改称女真。《三朝北盟会编》卷三载:“女真,古肃慎国也”[16](P16),《金史》卷一《本纪》载:“女直(女真)、渤海本同一家”[17](P2)点明了肃慎 、渤海与女真的延续关系。相关古籍有《册府元龟》《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资治通鉴》《文献通考》《松漠纪闻》《三朝北盟会编》《大金国志》《宋史》《辽史》《金史》等。与渤海相关的内容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1.本民族专传。《五代会要·渤海》《宋会要辑稿·渤海国》《旧五代史·渤海》《旧五代史·靺鞨传》《新五代史·渤海》《册府元龟·渤海》(另在《土风》《官号》《继袭》《怨仇》都记有渤海史事)《太平御览·勿吉》《太平御览·挹娄》《太平寰宇记·挹娄》《太平寰宇记·勿吉》《武经总要·渤海》《松漠纪闻·渤海》《通志·挹娄》《契丹国志·渤海》《契丹国志·勿吉》《文献通考·挹娄》《文献通考·勿吉》《文献通考·渤海》《宋史·渤海传》。在内容上除了延续前代对于渤海及先民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传承、风俗习惯等内容的记载,更增加了渤海被契丹所灭的史实,完整展现了渤海政权从建立到灭亡的全过程。
2.与中原王朝的朝贡关系。《玉海》卷一五三《朝贡·唐渤海遣子入侍》:“初,其王数遣诸子诣京师太学,习议古今制度”[18](P2812),《资治通鉴》卷一九三:“(太宗贞观三年十二月)壬午,靺鞨遣使入贡”[19](P6067),《辽史》卷六十九《部族表》:“(会同四年十一月)女直来贡”[20][13](P1084),《辽史》卷七十《属国表》:“(神册三年二月)渤海、高丽……各遣史来贡”[20](P1126)、“(天显二年十二月)“女直国遺史来贡”[20](P1129),“(天显七年四月)女直来贡”[20](P1130),(应历二年一月)女直来贡”[20](P1135)等内容展现了靺鞨、渤海、女直(女真)对中原王朝的朝贡情况。
3.对渤海遗裔的记载。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第一,反映渤海遗民反辽复国的活动。《宋史》卷二百六十四:“渤海兵马土地,盛于奚帐,虽勉事契丹,俱怀杀主破国之怨”[21](P9124),反映了渤海遗民不忘契丹灭国之仇,伺机复国的心理。渤海遗民曾掀起数次声势浩大的反辽斗争,如《辽史》所载,渤海遗民乌玄明、乌昭度前后建立起定安国、乌舍国,与辽抗争几十年。1029年,大祚荣之孙大延琳据辽东京起兵称王,建立兴辽国。1116年,渤海遗民高永昌起兵抗辽,占据辽阳,自称大渤海皇帝,意图恢复渤海国。虽然渤海遗民开展多次反辽复国的斗争都没能成功,但却加速了辽朝的灭亡;第二,渤海上层人物及后裔在辽、金、宋为官的情况。《辽史》卷十七:“渤海旧族有勋劳材力者叙用”[20](P206),《金史》卷八十三:“张浩,字浩然,辽阳渤海人……拜尚书右丞相兼侍中”[17](P1862-1863),《宋史》卷二百六十四:“渤海之国,各选重望亲嫡,封册为王……永服皇化”[21](P9124)。辽、金、宋的统治者积极招徕渤海上层,使渤海遗裔在统治阶层中充当了重要角色。他们积极融入统治集团,为统治阶层服务,推动民族融合与社会发展,成为统治机构中重要政治力量。
五代宋元时期的史籍对于渤海政权的记载最为完整,从大祚荣父子建立政权到被契丹所灭,完整展现了渤海国的兴衰过程。本民族专传与隋唐时期相比数量更多,体裁也更丰富,除了隋唐已见的正史、典志体政书和类书外,又增加了别史和兵书。在记录朝贡方面也有创新,以往都是零散见于帝纪,内容分散。而在《辽史》中的《部族表》《属国表》中记录了女直、渤海朝贡情况,利用“表”这一体裁的形式,清晰、完整展现于读者面前,一目了然。另外,这一时期的史籍对渤海遗裔的关注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虽然渤海国已灭,但本族人民的去向如何是研究整个肃慎族系发展历史中不可缺失的一环。
六、明清时期。明朝末年,女真杰出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即后来的“满族”。至此,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满洲(满族)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与渤海及后世民族相关的古籍主要有:《辽东志》《全辽志》《满洲源流考》《大清一统志》《盛京通志》《吉林外纪》《吉林通志》《宁古塔志》《宁古塔山水记》《龙沙纪略》《宁古塔纪略》《黑龙江外纪》《卜魁纪略》《黑龙江述略》《宁古塔地方乡土志》《黑龙江地略》《黑龙江志略》《黑龙江乡土志》《柳边纪略》《清史稿》《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渤海国志》《渤海国记》等。按内容划分以上古籍可大致分为两类。
1.涉及女真、满族以及渤海国的记载。第一,有关女真、满族世系的内容,如《辽东志》卷九《外志》:“女真,世居混同江、长白山……其族分六部,有黑水部,即今女真”[22](P466),《满洲源流考》卷一:“金之先出靺鞨部,古肃慎地。我朝肇兴时,旧称‘满珠’……今汉字作‘满洲’……实则族名”[23](P451-470);第二,黑龙江地方志中有关满族风俗和渤海国的记录。方拱乾《宁古塔志》(一名《绝域纪略》)、张缙彦《宁古塔山水记》、吴桭臣《宁古塔纪略》、杨宾《柳边纪略》、方式济《龙沙纪略》、英和《卜魁纪略》、西清《黑龙江外纪》、徐宗亮《黑龙江述略》、马冠群《黑龙江地略》、林传甲《黑龙江乡土志》,以上黑龙江地方志内容涉及黑龙江地区山川名物、风俗特产、满族民俗、历史遗迹。其中有作者考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东京城)遗址的内容。
2.渤海专著。如成书于清末民初的《渤海国志》《渤海国记》。唐宴《渤海国志》用纪传体体裁编写了一部全面的渤海史专著,内容包括:第一,渤海政权和先世及遗裔史事;第二,地理、职官、舆服、礼乐、词命、姓氏、风俗、特产;第三,进贡和征战;第四,人物传记。黄维翰《渤海国记》篇目效法唐代张建章《渤海记》,分为上篇、中篇和下篇三部分:上篇分为国统、种族、礼俗;中篇分为地理、职官、人物、特产;下篇分为进贡中国、交聘日本、比邻新罗,移国契丹、遗民、杂识、年表上下、再建国。《渤海国记》比《渤海国志》内容更加丰富,记事更加准确。尤其值得肯定的是书中篇目“进贡中国”“交聘日本”明确了渤海国与中原王朝的隶属关系以及与日本的对等关系。
明朝时期,地方志繁荣发展,到了清朝已达全盛。尤其在面临沙俄军事威胁下,国人更加关注东北边疆,再加上东北流人带来先进的编纂理念,所以在这一时期无论官修地方志还是个人私撰地方志对于女真、满族以及渤海国都留下诸多记载。而以渤海国为研究对象的专著《渤海国志》《渤海国记》是继已失传的唐张建章所著《渤海记》后仅有的专门研究著作,这两部书与民国年间金毓黻的《渤海国志长编》并称为渤海史研究的奠基之作,为后世学者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
至此,从先秦到清代中国古籍对于渤海国的记载已做基本梳理。而学者们对于渤海国的研究却一直继续,民国时期金毓黻撰写的《渤海国志长编》集前人研究之大成,是继清代《渤海国记》《渤海国志》之后又一部渤海史研究的奠基之作。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我国考古工作者对渤海王室贵族墓地和都城遗址的发掘,不断涌现出新的研究成果,掀起了渤海史研究的几次热潮。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日本、朝鲜、韩国和俄罗斯学者的关注,渤海史更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今,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国内、国际对渤海史研究的深入开展下,有必要将中国古籍所记载渤海国原始材料重新整理一番,与它国史料以及考古资料相对照,再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指导研究,使渤海国史料整理更加科学、全面和系统,为从事渤海史研究的学者准备必要的史料。只有在全面、系统占有史料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分析,才能厘正目前仍有争议的一些问题,还渤海国历史以本来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