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地
上海作为中国近代最早开辟的通商口岸之一,是中西文化的融汇之地,具有近现代工商文明的特征。因此,上海非遗独具特色,与其他城市地区以农耕文明为主的非遗项目十分不同。抢救、保护、利用好上海的非遗,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上海的非遗保护有着科学、完善的工作体系,在全国的非遗保护工作中一直具有引领性和开创性。那么,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在十多年的非遗保护事业中都有哪些重要举措和大胆探索?上海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带着这些问题,上海德缘文化工作组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会长高春明进行了一次深度访谈。
德缘:请您介绍一下协会的日常工作内容。
高: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 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该公约首次使用了规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对此概念作出详细界定,以此来推动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工作。中国是较早加入《公约》的国家,目前全世界已经有近180 个国家和地区加入,其中包括所有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发展中国家有更强的意愿加入《公约》?因为处在文化弱势的国家和地区,一直受到发达国家的强势文化输入,本民族的文化备受冲击,如果再不加以保护,民族文化将支离破碎甚至被摧毁,那么这个民族也会衰亡,这就是非遗保护的重要性。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积淀,非遗丰富多彩,而且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实力也需要相应提升,我们不仅要做经济强国,也要做文化大国。上海是一座文化包容性很强的国际都市,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也要注重坚守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深的血脉印迹。保护好、利用好非遗,是赋予我国传统文化新的时代活力,是给古老的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
协会成立于2015 年9 月22 日,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成员由上海市非遗保护机构、项目保护单位、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专家学者和社会其他组织及热心人士组成。协会主要工作是作为政府主管部门与项目保护单位、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社会力量之间的桥梁,推进非遗保护工作良性发展,为上海的非遗保护工作建立一个直接和有效的社会化服务平台。协会有五大职能:为非遗项目保护单位提供学术研究等指导工作和相关文献共享;为项目保护单位和传承人组织专业培训;为非遗项目、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提供申报咨询指导、学术论证以及专业拍摄;对非遗项目进行国内外推广;提供非遗项目的决策咨询服务。
简而言之,协会的工作就是发掘上海民间多种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帮助完成非遗申报,做好非遗项目传承人的培训与资助,对已经认证的非遗项目开展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和进一步开发,让这些非遗项目能够一直传承下去,同时在海内外进行推广交流,扩大非遗的文化影响力。
德缘:上海的非遗项目是否有其自身的特点?
高:上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脉络。从江南一个后起的古镇,到清末开埠通商,上海既有农耕文化的底蕴,又有近代工商业文明的宝贵遗产,而且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因此留下许多“红色印迹”。比如,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港码头号子”就是20 世纪码头工人在黄浦江畔搬运时创作的劳动歌曲;再比如用上海方言创作和表演的沪剧,还有上海的一些中医药、食品老字号等,这些都是上海特有的非遗项目。
但是,上海的非遗也因自身的特殊性而受到一定的限制。我国非遗认定标准要求非遗项目需传承三代以上,至少有一百年的历史。而上海并不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开埠时间较晚,所以有些非遗项目在时间上还需要沉淀。
德缘:上海市政府对非遗项目的保护方针和具体办法有哪些?有过哪些创新性探索?
高:2015 年12 月30 日,上海颁布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将非遗保护工作上升到法制高度。对非遗的保护工作,上海一直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科学指导,分类保护;合理利用,融入生活”的指导思想。[1]
第一,科学保护。利用技术手段,比如建立数据库,对一些项目进行数字化保存,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就是一种新的保护传承方式。
第二,政府在财政投入、专项资金、人才培养等多个环节都不遗余力。非遗保护事业是政府的职责,同时也需要社会和民众力量的加入。各区县不仅加大财政投入,为非遗项目提供资金、场地、传承人培训,而且就各项资金的使用建立、健全相关法规,使非遗保护的各项工作能够稳定、持续地执行下去。2015 年协会的成立,打开了上海非遗保护的新局面。
第三,从“抢救性保护”向“生产性保护”转化,鼓励非遗项目通过创新的方式进入市场,融入市民生活,增强非遗项目的自我“造血”能力。在抢救性保护方面,有部分非遗项目濒临消亡,我们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比如用影像的方式原汁原味地记录一些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再如传承人断层的问题,一些传统技艺因为无法产生经济效益而导致无人继承,老一代传承人相继离世,解决传承人的问题也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这些都是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方面,我们做了许多创新探索。上海有许多非遗项目是近代工商业文明遗存,比如海派旗袍、海派家具、本帮菜、梨膏糖、六神丸,还有针灸、推拿等传统医术,它们与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一定的市场。在不违背传统手工艺生产方式的前提下,帮助传承人或者企业进行产品开发,把非遗项目变成商品投入市场,这样做不仅受到市民欢迎,更增强了这些非遗项目自身的“造血”机能,有助于持续传承。
第四,建立“活态传承”的保护模式,使非遗技艺和文化融入市民的生活中。我们以资金和政策支持传承人建立工作室,组织社会培训,建立传承基地,开展贴近大众的活动,推动非遗社会化传承,让非遗活在当下、活在民间。这种方式有别于“博物馆式”的固化保护形式,它是活态的。
德缘:您提到的两种保护方式,一种是政府“输血式”的,一种是自身“造血式”的,后者是一种更理想的办法。您能介绍几个非遗项目自身“造血”的成功案例吗?
高:要说成功的案例太多了!挖掘非遗项目的市场潜力,开发符合市场规律的产品和运营模式,如何推广,如何销售,在这些方面,我们都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如2015 年,我们集合了多家食品类老字号的非遗项目,推出了“非遗老味道”礼盒,一款礼盒里面有三林酱菜、立丰猪肉脯、老城隍庙奶油五香豆和梨膏糖,还有一款礼盒囊括了功德林、邵万生等上海特色食品,这些都是市民耳熟能详的老字号,非常熟悉的老味道。礼盒在线上商城、线下店铺同时销售,效果出奇地好,很快就销售一空,厂家都来不及补货。这款礼盒的销售后来夸张到什么程度呢?一度发生外包装盒来不及印制,只能登报发起回收礼盒活动的小插曲,回收来的礼盒经过处理后,再次投入市场。
如今,“非遗老味道”已经成为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品牌,我们每年都会推出不同系列的礼盒,尽可能涵盖更多非遗保护项目。今年我们推出了至尊版、尊享版、温馨版三款礼盒,不仅汇集了本市几十家食品类非遗保护单位的产品,也尽可能多地将沪上“中华老字号”囊括其中。除了在产品上注重创新,在推广方式上也力求与时俱进。我们运用了当下最受欢迎的销售方式,比如拍小视频、通过抖音在线直播带货等,只要是对推广销售有利的好办法,我们都愿意尝试。
中华老字号“曹素功”有350 多年的历史,曹素功墨厂从1917 年起就在上海南山路生产了。2019 年那块区域要进行旧城区改建,这么古老的一个厂就要被拆掉,员工也要被遣散,很可惜。这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所在地,许多上海人使用的第一件“文房四宝”就是曹素功的墨。我们知道以后,就去现场勘查评估,然后帮助曹素功墨厂获得了上亿资金的扶持,让他们有条件另辟新址。经过一年多的区域规划、环境评估等工作,他们终于找到了新的基地建厂,这不仅仅是一次搬迁,也是一次整体业务的拓展和提升。根据规划,新厂址将成为融非遗生产、非遗传习、非遗研究、非遗传播、旅游观光等于一体的崭新平台。
自身“造血”的成功案例有很多,还有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上海的红木家具制作技艺等,都在生产性保护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脚步。
德缘:德缘文化一直密切关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尤其是玉雕领域。请问,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工艺美术类非遗项目的现状是什么?该如何传承?
高:我们对非遗和传统工艺美术的融合非常重视,目前上海市级的工艺美术类非遗项目有81 项,国家级的有12 项,包括剪纸、印泥制作技艺、古陶瓷修复技艺、海派玉雕等。上海工艺美术类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最迫切的问题是严重缺乏传承人,工艺美术作品的产品价值亟待提高。因此我们在传承人认定、资金支持,进行适当的商业开发和创意设计上下功夫,输血和造血两种方式一起抓。
首先,以发掘项目、协助申请和加强推广等措施加强上海市工艺美术类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促使博物馆、艺术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加大征集、收藏、展览濒危非遗作品的力度;建立工艺美术资源档案库,做好相关学术研究的工作。
其次,优化工艺美术类非遗在上海各区及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每个区域板块的非遗特色,在空间分布、资源协调、生态环境和谐等方面科学管理工艺美术类非遗,激发产业与旅游、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要为这类项目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实现工艺美术类非遗与文创产业的结合。我们鼓励和支持非遗的创意设计与新材料、新技术、新科技有机结合,创造出消费者喜欢的产品,让非遗不再是阳春白雪,而是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这是最具生命力的传承方式。比如海派玉雕代表人物,同时也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翟倚卫,他的工作室团队研发设计的以玉石为主的珠宝饰品参加了进博会,把中国的玉文化向全世界输出,同时也让玉文化走进市民生活,成为一种日常用品。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会给予政策和推广方面的支持。
另外,培养传承人和营销人才也是重中之重。开办职业学校,培养各种技术人才,鼓励龙头企业与大师、名师联合举办各类工艺美术培训班[2],加强企业和创作人员跨区域交流合作。协助做好四年一次的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认定工作,培养和引进市场营销方面的人才,充分了解当下的市场语言,利用好多种推广平台,做好品牌宣传和产品销售工作,尤其是网络销售,协会已经进行过多次直播带货,效果非常好。
德缘:在您经手的这么多非遗项目中,是否有过消失或者无法传承下去的项目?有没有遇到过传承人丧失传承能力的情况?
高:有的。非遗是人类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根植于日常生活,当社会发展,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改变,有一些非遗就失去了社会生存土壤,会自然消失。对待这样的非遗项目,我们以抢救性保护和保存为主。比如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港码头号子”,这种根植于码头工人日常劳作的民歌,是和当时那种艰苦的劳动环境以及生活内容息息相关的,工人们边搬运货物边把身边发生的生活琐事编成顺口溜来吟唱,属于即兴创作,迸发出乐观而坚韧的生命力。而社会发展至今,这样的工种早已消失,码头号子失去了生存土壤,传承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保护这个项目,我们想过许多方法,将这种民歌编成情景歌舞剧,通过演员的表演呈现。但是这种纯表演性质的“传承”,失去了码头号子原本的精神内核,变了味道,这样的保护和传承就会流于形式。所以,我们尝试逐渐取消这种表面化的传承方式,转而用录制音频视频和出版的方式予以保存,从某种意义上说,保存也是一种保护。对不同的项目,我们要采取灵活的方法,这也是我们在非遗保护中不断探索的一个案例。
传承人认定后发生丧失传承能力的例子也有,国家现在已经有了最新的法规来解决这个问题。2020 年3 月1 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印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建立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退出机制,同时使传承人认定标准更加严格,认定流程更为完善。每一个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都具有唯一性,传承人因年迈或者健康原因无法继续传承工作的情况,或者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资格,或是传承人违背社会公德和法律等情况,都将被依法取消资格。传承人退出机制无疑使我国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体制更加完善。
德缘:上海的非遗保护工作一直都是全国的典范,尤其是听了您此番介绍之后,我们更感到协会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请问,协会在运行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未来协会还将有哪些新举措?
高:协会是一个社会组织,我们的运营也是靠“自主造血”,我们承担了政府无法涉及的商业经营、非官方出国展示展演和文化交流等事务。去行政化后,在各个机关单位协调中会遇到许多阻力,我从事相关工作有几十年了,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和合作资源,上海的非遗项目几乎全部在我的脑子里,再过几年,我也即将步入古稀之年,未来卸任之后,新的接班人能否很快很好地接过这根沉甸甸的接力棒,也是一个问题。我相信,大家都会竭尽全力去做好这项伟大而重要的事业。
在协会所在地不远,就有我们协会开设的一家展示和销售非遗衍生品的专卖店,线上线下同时售卖,我们也会定期做直播。未来,我们计划再开辟一个新的空间,做一些非遗主题的沙龙和融入非遗技艺的现场活动,希望能够和当下的数字化、娱乐性的产业深度结合,实现非遗跨界破圈。同时,我们要依托上海特有的红色历史底蕴,去发掘更多的“红色非遗”项目,继续构建文化生态环境,加强非遗整体性保护,以内引外联为举措,打造长三角及国内外非遗文化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