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向阳 赵丽华
摘要:气相色谱法测定粗乙腈中微量丙烯腈和常量乙腈含量,采用Porapak Q填充柱、FID检测器、外标法定量。丙烯腈的回收率为95.1%~106.6%,变异系数为6.3%,最低检出限为10 mg/kg。乙腈的回收率为97.6%~102.3%,变异系数为2.9%,方法重复性和准确度高。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 粗乙腈 微量丙烯腈 常量乙腈 含量
1 前言
丙烯、氨和空气在催化剂作用下按一定条件进行氧化反应,得到主产物丙烯腈及副产物乙腈、氢氰酸等,再以水作萃取剂把富水中的丙烯腈、乙腈、氢氰酸等有机物通过精馏分离出来,得到粗丙烯腈和粗乙腈,其中粗乙腈再通过化学反应脱除残余氢氰酸和丙烯腈。准确测定粗乙腈中丙烯腈含量对指导工艺生产有重要意义[1]。
本文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粗乙腈中丙烯腈含量的方法,实现了同时测定粗乙腈样品中乙腈和丙烯腈含量。采用填充柱,FID检测器,外标法定量,方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样品用量少,对人体危害减少并有利于环境保护。
2 方法概要
将一定量的试样注入气相色谱仪,汽化的试样组分被载气带入色谱柱,在色谱柱内各组分被分离,通过FID检测,采用外标法定量测定各组分含量。
3 试验部分
3.1 仪器
3.1.1 气相色谱仪
配有FID检测器,填充柱进样口和工作站。
3.2 试剂或材料
3.2.1 丙烯腈:纯度≥99.0%(质量分数)。
3.2.2 乙腈:纯度≥99.0%(质量分数)。
3.3 标准样品的配制
按照待测试样中乙腈、丙烯腈的实际含量,用50mL容量瓶称取适量蒸馏水,加入适量乙腈、丙烯腈,均精确至0.0001g,充分摇匀,配制含乙腈、丙烯腈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约50mL。
3.4 校正因子的測定
用微量注射器准确吸取0.6μL标准样品,依次注入色谱仪中,通过重复测定3次计算丙烯腈、乙腈的平均色谱峰面积计算。
4 结果与讨论
4.1 色谱柱的选择
聚合物固定相适用于腈类物质的分析[2-3]。GDX-502二乙烯苯含氮系环单共聚物,极性较强。PorapakQ由乙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而成,属于极性填料。目前化验室使用毛细柱HP-FFAP硝基对苯二酸改性的聚乙二醇分离腈类、丙烯醛、丙烯酸等物质。选用填充柱GDX-502(6mx3mm)、PorapakQ(6mx3mm)、毛细柱HP-FFAP(60mx0.32mmx0.53um)分别进行试验。
在GDX-502填充柱中,乙腈组分拖尾严重,影响与丙烯腈的分离。使用PorapakQ填充柱丙烯腈与乙腈具有较好的选择性,HP-FFAP毛细柱丙烯腈与乙腈分离效果较好,粗乙腈样品存在一定重组分,在接触空气后易氧化,颜色逐渐变深,影响毛细柱的使用寿命,不利于长期使用。综合考虑,选择PorapakQ填充柱作为分离柱。
4.2 试验条件选择
4.2.1 柱温的选择
粗乙腈样品中存在大量的水,乙腈及少量的丙烯腈及重组分,根据各组分的平均沸点,在保证乙腈与丙烯腈分离度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柱温,保证丙烯腈具有较高的柱效,同时减小高含量乙腈的拖尾。
通过实验发现,柱温在130℃~160℃之间时,均能满足分离度R大于1.5的要求[4]。柱温为130℃~160℃时的丙烯腈色谱峰的拖尾因子分别为1.24、1.05、1.04、1.01。可见,柱温为140℃~160℃时丙烯腈峰形对称性较好,柱效高。此外,适当提高柱温,可提高高含量的乙腈峰柱效,减少拖尾,所以选择柱温范围为150℃。
4.2.2 载气流速的选择
载气流速慢有利于组分的分离,载气流速快有利于加快分析速度,减少分子扩散,但载气流速过慢或过快都会降低柱效率。选择载气流速为27mL/min、32mL/min、37 mL/min、42mL/min进行试验。
实验表明,流速为27 mL/min时出峰时间长,乙腈的峰形宽,拖尾因子为3.80,柱效低。考虑分离度及分析时间最终选择载气流速为35mL/min。
4.2.3 汽化室与检测器温度的选择
粗乙腈样品由水、乙腈、丙烯腈及重组分组成。在保证样品组分能够瞬间气化的前提下,选择汽化室温度为180℃。一般检测器的温度选择高于柱温30℃~70℃,检测器温度选择为200℃。
4.6 检出限及线性范围
4.6.1 丙烯腈的检出限
以色谱峰高为基线噪声的3倍作为标准计算检出限[4]。当丙烯腈浓度为10.0mg/kg时,满足峰高为基线噪音3倍的要求,重复性好,回收率稳定,确定丙烯腈的最低检出限为10.0mg/kg。
4.6.2 乙腈线性范围的确定
考察了乙腈浓度在24.0%~60.0%范围内的线性相关系数R = 0.9996,表明在此范围内线性良好,乙腈的测定范围为24.0%~60.0%,能够满足生产装置馏出口质量控制要求。
5 结论
5.1 建立了粗乙腈中丙烯腈与乙腈含量的气相色谱法,采用FID检测器、Porapak Q(6m×3mm )填充柱、外标校正曲线定量,丙烯腈的最小检出限为10mg/kg。丙烯腈的回收率为95.1%~106.6%,变异系数为6.3%,乙腈的回收率为97.6%~102.3%,变异系数为2.9%,方法的重复性和准确度较好。
5.2 本方法实现了一次进样同时完成乙腈、丙烯腈两个组分的分析。所需样品用量少,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有毒样品及试剂,对检测人员的健康危害减少,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吴泽学.气相色谱法分析丙烯腈反应器流出物中丙烯腈、乙腈、丙烯醛、丙烯酸.安徽化工.2019.4.第 45卷 第 2期.
[2]徐立.氢火焰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乙腈和丙烯腈的应用.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年 12月 第 20卷 第 12期.
[3]杜新丽.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乙腈、丙烯腈.陕西环境.1997年9月第4卷第3期.
[4]魏培海.仪器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34-175.